|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土法饲养的中蜂改成活框饲养后遭受巢虫危害程度大大超过自然蜂群。轻则难以养成强群,重则迫使蜂群飞逃,致使许多活框饲养中蜂的蜂友又回到传统土法饲养上。这是我国目前活框饲养中蜂发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之一。9 v$ ^7 o7 ?& K8 y- U+ s. ]
笔者饲养巾蜂已40余年,先前20年随父土法饲养,尽管蜂群数量少,产量低,存活下来的蜂群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巢脾受巢虫危害少,有的蜂群甚至找不到巢虫。5 a# e% H* ?7 X" P! H9 L" G" |8 ?
后来我改成活框饲养,首先碰到的难题就是巢虫上脾数量多,伤子严重。收益反比不上土法饲养。为此我便不断寻找自然蜂巢不生巢虫的原因。我着重对自然蜂巢的整体形状、巢脾长宽比、脾间距以及巢下部的残渣作了分析。把我的活框群组合成类似自然群的形态,从此遭受巢虫侵害大大减少了。数量由当初的几群发展到现在近80群(由于忙不过来,不能增值),平常及流蜜期,我的蜂群脾数均在6-10脾间(我的巢框净空面积是40cm×24cm)。这样的中蜂群势也算可以了。' P' F2 o8 ^9 A% X5 e1 @
我们有机会的时候,切莫错过对营居野外中蜂巢的观察。; {" \9 [) ~0 J& X* ^
首先观察蜂巢外形,它一定是一个近似球体,表面重叠的蜜蜂把蜂巢包裹得密不见脾,新筑巢的第一年,蜜蜂是根据自己的蜂数来决定蜂巢体积的,绝不会轻易露脾,这样的蜂群一年割一次蜜,割蜜时看不到巢虫。如果两年才割蜜,蜂巢的体积也随之加大,蜂盛子旺的蜂群可护好脾,否则蜂少露脾也有巢虫上脾的现象,维持到3年不割蜜的自然蜂巢就很少见了,到了第3年,蜂巢下部增长,不再是一个球形,更像一个圆桶形,上部蜜蜂无法护脾,蜡螟则趁机上脾产卵,危及下部蜂巢的子脾,迫使蜂群弃巢飞逃,这就是自然中蜂巢兴衰的规律。这就足以说明中蜂巢房裸露护脾蜜蜂数量稀少是巢虫上脾的重要原因。
/ y* m* h6 Z# x1 s4 } 割脾取蜜时,注意巢脾的排列及间距。自然蜂巢中间巢脾面积大两边小,脾间距在8-10mm间。
* q s6 J4 ~! ]2 \+ J/ j 最后再观察蜂巢底下的残渣,如果野生无人照管的蜂巢底面高,下面的渣物被多种昆虫搬走或蛀食,就是一两年来未动的蜂巢,底部残渣物都不多,巢房离底面较近的蜜蜂也清除得较干净,但底部周围也有巢虫潜匿于残渣之中。
' N. |" d1 S4 b% O1 J4 c, m 我改活框中蜂后,由于原来的蜂具无法更改.只有尽量把它组合成自然蜂巢模式,也能够减少巢虫的侵害。近几年我也试用30cmx30em的巢框饲养,夏秋两季根据群势的强弱每箱放7-9脾,这样的蜂巢就接近于球体,由于把巢框缩短增高了,增加了前后箱壁、蜂路、框耳处的护脾蜂数,巢虫上脾数量明显小于40cm×24cm的巢框。
' V) v C! l+ ]1 {* n& x- }% V2 Z8 p 由于活框饲养巢脾间距可随意调节,夏秋气温高时,有些蜂友提出可放宽蜂路,以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殊不知把蜂巢的体积增大了,就加大了蜜蜂护脾的难度,蜂路放宽后,巢内湿度也相应减少,不仅对育子不利,巢虫也最喜欢干燥的环境。自然蜂巢的蜂路是常年不变的。所以我的蜂群脾距在夏秋巢虫繁殖旺盛的时节保持在8-10mm间,在流蜜期,只作急需的短时间适当放宽蜂路以便储蜜外,流蜜期后及时缩回,不给巢虫上脾机会。( p1 ]2 M3 e$ P8 T1 F
我对蜂箱底板的残渣处理也借鉴了自然蜂巢一些可取的优点,自然巢底的渣物常年无人清除,给蜡幼虫提供了生存的条件,相应地也避免了巢虫为了生存无条件而硬闯蜂巢的情况。我清扫箱底的次数少,每隔月余才扫一次,只把底板上有巢虫结丝的团清除,以降低虫口,不把箱底清扫得过于干净。清扫干扰蜂群次数少。
, w: b! S4 K8 `# j7 t 定地小转地活框饲养中蜂只要遏制巢虫的危害,减少中囊病的发生,它的经济收入比定地意蜂高。虽然中蜂的巢虫难治,但意蜂的蜂螨更让人头痛。虽然中蜂很难养成意蜂群那么大,但我可把中蜂多繁几群,就弥补了这一弱点,我用两群中蜂的产品量同意蜂一群来比较还是差不多的。所以只要喜爱中蜂,善于学习,把土法饲养的中蜂改良成活框饲养,它的收益会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 j) d7 K) n3 f
; f6 o, y3 p% k9 R; G1 C5 D
摘自鹰之号角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