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6|回复: 35
收起左侧

建议广大蜂友不要盲目引种外地中蜂

[复制链接]
QQ
QQ
积分
333
在线时间
1034 小时

5556

金钱

1506

回帖

33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1-4-16 12: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蜂各地的不同地理亚种是大自然千万年进化的结果,都有它们存在的一切理由,都是值得保护和值得研究的昆虫动物资源素材。
' q) d/ R; J! s9 {  现在很多蜂友盲目地从外地引进所谓的优良中蜂种,试图改良自己的蜂种,但蜂友你认真思索过吗,既然所谓的优良地理中蜂种那么优秀,为什么他们没能是同一亚种,而没有穿越千山万水在辽阔的中华大地繁衍生息。而是分别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显现出自身的优良特性。知道有的人水土不服吗,让中国的东北人到泰国缅甸这些热带地区生活会适应吗?让热带生活的人到东北生存,他们又能适应吗?) e+ \( M, n; z1 |9 e
  想想吧  蜂友们  抱怨自己的本地蜂种没优越性是错误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你可以说还没有完全了解熟悉摸透你当地的中蜂地理亚种的优点所在,就盲目的下结论,结果只能是把本地蜜蜂和外来蜂种杂交一气,诞生一个四不像的怪物!!
QQ
QQ
积分
843
在线时间
1727 小时

386

金钱

1908

回帖

84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1-4-16 12: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都有两面性~~~杂交有优势:handshake
积分
475
在线时间
1164 小时

1万

金钱

3008

回帖

475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1-4-16 13: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有的人水土不服吗,让中国的东北人到泰国缅甸这些热带地区生活会适应吗?
/ ~* m2 N7 l6 T: x$ w5 y
我试问:东北妈妈跑到泰国缅甸生孩子,会出现什么情况?!
我忘记今天老婆生日,但我记得明天蜂王出台;
QQ
QQ
积分
333
在线时间
1034 小时

5556

金钱

1506

回帖

33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13: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兄弟  你知道缅甸和泰国人的平均寿命吗?你了解下就知道了!!
积分
0
在线时间
190 小时

50

金钱

15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1-4-16 13: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自然的力量是我们所无法掌握的。
  ?# m1 S6 I% _' R4 B以前因为地域因素无法杂交并不能代表以后也都无法杂交。
+ s: v0 N2 g9 @9 q% N6 l随它们去才是正道,强则生,弱则亡,存在自然有存在的道理。
+ g5 ?" o; L" G! m4 g7 s' P: k$ e4 ?# Q* g6 V  J
这就是自然。这就是物种。
积分
3110
在线时间
910 小时
居住地
福建省 莆田市 涵江区 萩芦镇

7104

金钱

1454

回帖

311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1-4-16 14: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pilu04 于 2011-4-16 14:09 编辑 " j! R1 o5 x! `) x) W

, n9 ^# e/ W, [) Y2 w( K  W6 E人类的基因差别多吗?
2 k8 n5 a. e/ a# A5 K" v; C5 i远方的蜂种到后形成的杂交后代遗传是不稳定的.3--5代后就将被本地的 同化.(如果中蜂不能杂交,那袁隆平大师就该**了,那可是水稻啊(说这种对人类大贡献的人的坏话话,该死))$ s8 x8 [, B* c9 h% Q  r
不要盲目引种外地中蜂是意蜂养殖者骗人的(他们可以,你不可以)不要说意蜂野外不能自己生存(新疆黑\东北黑就可以的----天知道哪天会冒出个广东黄)4 ]! w+ U# p/ ^! F4 t  ~% q: F
等中蜂被意蜂消灭后一切都来不及了.
) z9 N+ z1 }, n+ v, @: w中蜂养殖除了宣传,自己还有练内功啊!就是提高养中蜂的收益--杂交是必由之路,* q# J1 N& l, }0 T" v( E
现在阶段没有保护区的地方谈纯种都是废话.--如果蜂不好的话自然界和养殖者会淘汰的,人类比自然还幼稚点了
积分
3110
在线时间
910 小时
居住地
福建省 莆田市 涵江区 萩芦镇

7104

金钱

1454

回帖

311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1-4-16 14: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看漫山遍野的黄色意大利蜂,心中大大的恐怖.6 x. r$ W' v1 N& p4 |6 x
幸亏其他季节少啊!0 p+ T( c& j; Z0 T% @" a0 v+ K
我在半山区,我老婆在平原,那里因为荔枝,中蜂已经死光了.
QQ
QQ
积分
2785
在线时间
1400 小时
居住地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万

金钱

1827

回帖

2785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1-4-16 15: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听说限制各色人种杂交。$ b! N; B2 q' x" n5 W7 ]' Z
中国本不该引进西蜂,这是蜂螨和中囊的根源,$ @# |3 {! O* o+ D. t. z
我地经过中囊大爆发,余下的少量蜂群,有很明显的抗病力,听说长白山中蜂正在发生中囊,可能也会爆发。
6 J0 M" s* [$ u: K- {所以害怕通过引种传染中囊的说法基本破灭。
% |* ~- a- D7 o$ x5 {8 R1 B; J7 L  n% B2 T9 n
另一种说法是引种会造成中蜂亚种间的基因污染与变异。
: H$ _0 z, ^6 T$ E台湾中蜂、海南中蜂、阿坝中蜂和长白山中蜂数量少,地理隔离较好,在蜜蜂形态上可以鉴定为独立亚种,是应该严格限制引进外地种。% ]/ N  v" y; V# a: M; _: T0 T
其他地方的中蜂,地理上未有明显隔离,且蜜蜂基数很大。如果不是大规模的换种,在上万群的南方,引进几只外地王,对本地群的影响应该很微弱。
( r: l, B5 \  E* L/ y杂交中蜂是提高中蜂产能的一条可能的途径。
$ i1 y, [( F" l) A8 ^归根揭底,国家对中蜂的研究不力。
中华小蜜蜂
积分
14273
在线时间
3601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佛山市 顺德区 容桂街道

1万

金钱

2718

回帖

1万

威望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1-4-16 15: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搞出个杀人蜂就行了,国外的杀人蜜蜂好就是杂交出来的。
积分
475
在线时间
1164 小时

1万

金钱

3008

回帖

475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1-4-16 15: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 Z% @+ L+ g1 S1 q" P0 @1 V
呵呵,兄弟还是先看看蜜蜂的育种工程学,再来这发表吧!(我的提问真是的指人吗?
我忘记今天老婆生日,但我记得明天蜂王出台;
QQ
QQ
积分
843
在线时间
1727 小时

386

金钱

1908

回帖

84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1-4-16 18: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归根揭底,国家对中蜂的研究不力。 ) x" r( Z5 U( z# ?
中华小蜜蜂 发表于 2011-4-16 15:04

  g' L3 a) e8 q: O/ o# y这是正解~~
( v' s. U5 K. K8 d- e" h, j试想如果政府重视,从育种研究到产品销售投入科研力量,形成产业链....何愁中蜂不兴?+ w' t: s, F5 R" m. ^- U
象方舟子所说,蜂蜜只是高浓度的糖~~~~所以,苹果是碳水化合物,大便也是碳水化合物.吃大便好了.
积分
6950
在线时间
2632 小时
居住地
安徽省

2万

金钱

6142

回帖

6950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1-4-16 19: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正解~~
$ u. u+ b! x4 i" Z' u7 G; V# B, B试想如果政府重视,从育种研究到产品销售投入科研力量,形成产业链....何愁中蜂不兴?8 C3 d+ h* `% N6 a/ L1 ?$ H2 a
象方舟子所说,蜂蜜只是高浓度的糖~~~~所以,苹果是碳水化合物,大便也是碳水化合物.吃大便好了.
# T4 B, V' Q% V# X  w& b7 p8 Y. z3 ~( |歪诗一曲 发表于 2011-4-16 18:21

) L8 q$ l% U9 _9 G$ f. H* \
积分
9408
在线时间
3686 小时
居住地
湖北省 武汉市

2万

金钱

4272

回帖

9408

威望

超版

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

发表于 2011-4-16 19: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盲目引进”?这个概念本来就太含糊,中蜂经过活框饲养及引进西蜂产业化饲养后,种群大为减少是个不争的事实,在许多地区,近亲繁殖问题十分突出,有些怪病不能不说与近亲繁殖多代有关,适当交流一些外地蜂种的基因也未必就有那么多的危害。至于说中囊病的传播,不能单纯归处于引种,全国性的中囊病大流行大概是发生在1972年,那时候有谁引种中蜂了吗?反正我没有听说过。当然,为了保护如长白山中蜂、阿坝中蜂等宝贵的资源,在保护区内及其附近禁止引进别的蜂种,防止血液混杂是有必要的,而其他地区引进这些良种蜂王应该不受限制的吧?
QQ
QQ
积分
3538
在线时间
806 小时

8378

金钱

2007

回帖

3538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1-4-16 22: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  选择蜂种的问题 可以看看刘先蜀老师的<<蜜蜂育种技术>>我认为很权威的  可以多点了解 引种过来杂交后代很多有优势 一二代表现明显一点 再后优势慢慢就减弱  所以引种后一般的养蜂场保种技术也不完善(掌握人工手授精技术的除外)主要无法控制交尾  对种原(原产地)的良种没有的影响
积分
6306
在线时间
2027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东莞市

1万

金钱

2430

回帖

6306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1-4-17 00: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盲目引种指的应该是:保护长白山中蜂、阿坝中蜂等宝贵的资源,在保护区内及其附近禁止盲目引种外地中蜂,防止血液混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25 12:55 , Processed in 0.138455 second(s), 21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