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蜂蜜,顾名思义,是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再经过酿造而成。然而,不用蜜蜂出工,也不需要有花源,养蜂人只要晚上多让蜜蜂喝些糖水,第二天同样能摇出蜜来。日前,一位有着多年养蜂经验的养蜂人朱强致电记者揭露了蜂蜜行业存在的一个黑幕。朱强说,他之所以要跳出来揭开这一黑幕,是因为“三鹿奶粉事件”对他的触动实在太深了,如果“糖水蜂蜜”的黑幕不揭开,总有一天,它会毁掉消费者的信任,同时也毁了整个蜂蜜行业。
7 d4 ^# p6 U' b! S# n6 R9 o2 a( K; Q, V1 L7 F4 e; b* C& z4 L
, a. _; \2 `1 ^, {& Z
* w; W; u9 L/ v" c! {0 S( B0 r
# q) s+ G/ m) [/ k/ v 记者就此展开调查。9 w9 G) n5 N' _! Z
4 j$ o" I% ]* V2 \
晚上喂糖水白天摇蜜“糖水”摇身成“蜂蜜”
- d h6 c. f" O+ T
: Y- A; B5 e- J: I ?( w “对于蜂蜜,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它离不开蜜蜂和花。”朱强说,每年春夏时节,随着槐树、枇杷树、油菜花的开花,养蜂人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养蜂人总会带着蜂箱外出放蜂,让蜜蜂四处采蜜。如此通过蜜蜂采集百花而成的蜂蜜,才是真蜂蜜,它的主要成分是各种果糖和葡萄糖,人们服用后,可促进人的消化吸收,具有增进食欲,清肺止咳和调节睡眠等功效。3 [4 v) H0 U5 K/ ?3 v
2 M; {8 f9 k, \% a( h0 ^
朱强说,如今,随着各种果树和绿地的减少,各种蜜源也越来越少。尤其是过了花期后,蜜蜂应该是养起来的,留作来年花期到来时再放蜂。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每年秋冬时节,在无处可以采蜜的情况下,为了蜜蜂的存活,养蜂人的确会用糖水喂蜜蜂。”朱强说,一旦到了花期时,一般说来,养蜂人还是不敢乱喂糖水的,因为一旦喂了糖水,便会导致原始蜜的含量不达标,很难销售给收购的厂家。7 m* L7 Q; E/ R8 z! r
7 K& m$ {* g) n" Q" l. N2 ^: z1 n: I
朱强说,玄机就出在这糖水上:在没有花的时候,晚上,养蜂人将蔗糖化成糖水,喂给蜜蜂吃。蜜蜂也有一个特点,它在自己吃的同时,它还会不停地搬运,直到将存放花蜜的巢房全部搬满了,它才会停止工作。“蜂箱里的巢皮全部装满糖水后,本来它是蜜蜂的食物仓库,养蜂人不能动它的,但事实上,不少养蜂人却把它当成了摇钱树。”朱强说,到了白天,养蜂人把装满糖水的巢皮拿出来摇蜜。所谓的“蜂蜜”,其实大部分是蜜蜂喝进去又吐出来的糖水。“作为养蜂人,我觉得这样的‘糖水蜜’肯定不应该称作是蜂蜜,而是在弄虚作假。”朱强说,“糖水蜂蜜”虽然色泽上跟真蜂蜜差不了多少,但它的主要成分却是蔗糖。人如果吃多了,对身体却是有害。朱强说,最让他感到痛心的是,现在许多养蜂人都在制作这样的“糖水蜂蜜”。
+ M% p' E& O- O3 M
& @; } d' Q3 r- n 一个“利”字是“糖水蜜”造假原因
7 ^1 ?4 Z: M6 Z V! z/ d: N. s6 l( E* O' A
“养蜂人为何纷纷制作糖水蜂蜜,归根到底,还不是为了一个‘利’字!”朱强一针见血道出了同行酿造“糖水蜂蜜”的根本原因。朱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斤蔗糖可以加半斤左右的开水进行稀释,拿一窝3-4万只蜜蜂的蜂群来说,一个晚上,他们能消耗15斤左右的糖水。哪怕外面没有任何的蜜源,除去蜜蜂自身的消耗,也能摇出7-8斤的“糖水蜜”。而这样的“糖水蜜”很难出售给蜂厂或采购的厂家,因为它的蔗糖含量肯定无法通过验收。因此这一部分蜜,大都是流向市场,卖给了消费者。一些黑心的养蜂人或是小贩在销售时,都是假冒苏州人最喜爱吃的枇杷蜜和洋槐蜜,而这两种蜜零售价一般在20元一斤左右。如此算来,一窝蜂一晚酿成的“糖水蜜”可以卖150元以上,10斤左右的蔗糖,其成本按一斤2元来计算,也只有20元,因此,中间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K' g' Q5 F6 y8 `; W- \
% |2 D5 E& n/ x; z% a
街头叫卖的“三无”蜂蜜真不少
) n" B6 f+ D0 \- C- g4 a/ D/ z0 E5 R; L; g) n" g% o6 U$ b
“正宗的枇杷蜜,要不要?”1月10日中午,在景德路上,记者遇到了一名挑着担子叫卖蜂蜜的小贩,每有行人经过,她都这样的招呼。记者走上前随手拿起一瓶,发现瓶身上虽然贴着“枇杷蜜”的包装,但上面既没有厂家,也没有生产日期,连容量都没有。见记者有兴趣,小贩解释说,这蜂蜜是她自家养的蜜蜂酿的,可正宗了。就是这样的一瓶“三无”产品,小贩却给出了45元的报价。当记者表示太贵时,她伸出了四个手指(40元),当记者以太贵离开时,小贩在身后喊道:“亏本给你了,一瓶30元要不要?”
( e* D* s( F6 N! U% ?1 V# r4 i
# _/ P$ O! y% t8 |2 W, | 朱强说,据他掌握的情况,那些小贩在街头叫卖的,大多数都是“糖水蜜”。此外,市民还有一个消费误区,那便是在各个风景区旅游时,在路边会看到一些养蜂人,他们也现场销售蜂蜜。许多市民都以为,从养蜂人那里买的蜂蜜肯定是真蜜,不料一些利欲熏心的养蜂人,正好利用了市民这个心理,高价销售“糖水蜂蜜”。
4 m# R) v: }$ G" q |$ E+ w7 g7 k( w' ?3 Z2 K% L( G( k* g
源头上堵住假蜂蜜到底有多难: J3 B2 a7 Q. S
) e& Q6 S, s7 P/ Q8 e- a6 c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蜂蜜的质量问题,一直以来,也是市民关注的话题。2006年3月1日起,蜂蜜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实施,按照要求,蜂蜜中是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等物质,如果添加了就不能以“蜂蜜”或“蜜”作为产品名称或名称主词。“以前只知道有人用糖浆加水勾兑成假蜂蜜,像给蜜蜂喂糖水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位负责人说,要想判定蜂蜜的真假,倒是一件难事,因为到目前为止,苏州还不能对蜂蜜进行检测。$ Z! v/ ]& e `2 I4 a: g6 x# d
T: A7 `4 G# v3 d' y+ t! ], Q 记者通过采访相关部门后发现,要想从源头上堵住“糖水蜂蜜”,的确还是有点难,因为那些造假者正是抓住了各部门管理的“真空”。比如,许多假蜂蜜都是“三无产品”,没有固定地点,也不是大批量生产,质监部门很难从生产加工领域进行检查监管;同时,养蜂行业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不但具有季节性,而且具有流动性,农林部门也无法监管;市场上的假蜂蜜贩子,都是靠走街串巷销售,没有店铺,也没有销售凭证,工商部门同样很难对其进行监管,即便能抓住假蜂蜜贩子,最多扣下点假蜂蜜,换个地方,小贩照样可以重新销售。“我们也一直呼吁,消费者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不要去购买来路不明的商品,否则一旦出了问题,风险只能自己承担。”苏州市工商局12315价格举报中心李科长提醒广大市民,要想购买放心的蜂蜜,最好还是去正规的超市、商场或专卖店,购买那些贴有“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志的蜂蜜,那样,自己的权益才会得到维护。 (保护报料人隐私,朱强为化名)
1 S; J( v# d5 r( c( ~2 Q1 C7 u3 Q' G2 r
资料链接:
6 s% R# H2 |2 J2 q$ ]9 M8 x; l) n, y9 b4 l
专家提醒,可通过如下办法区分真假蜂蜜:
8 c) p' r* |3 f5 g4 [2 }+ _+ U' h+ E! C
首先是眼观。花种不同的蜂蜜颜色差别很大,从水白色到淡琥珀色的都有。纯正优质的蜂蜜呈透明或半透明,呈黏稠的液体状或者结晶状。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蜂蜜表面有没有气泡,如果有大量的气泡那么蜂蜜就是变质了。# q3 K- T4 t6 o9 G" X
2 r, N' c; G& W
其次是鼻闻。纯正优质的蜂蜜闻起来味道清新,带花香。单一花种的蜂蜜与花源的味道一样,而混合花种的蜂蜜也会有花香。" ]/ ]- x+ v" N! p
5 W% Q6 L7 F% n" W5 W 再次是舌尝。纯正优质的蜂蜜味道甜润而略带微酸,口感绵软细腻。而劣质的蜂蜜会很甜,或者有涩味、金属味等不良味道。
; k8 H5 l( M0 S) z' u3 Z3 d/ K: v; {9 u( k2 V
最后是手摸。纯正优质的蜂蜜手感比较黏,在常温下,好蜂蜜可以拉成很长的细丝,细丝断了后,丝头回弹有力。2 _( U2 k9 x( y3 H& v
! A" h- v' i1 z, I# b9 j
/ M2 b: R% u- {2 ?$ b+ h5 [ G( [6 i 本网站的各类新闻来源于网上搜集,不代表我们的观点。如果您发现您的新闻在此转载并且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核实并且改正。联系电话0512-68301067、68301061 传真0512-683010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