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野生蜂蜜中毒事件,我有话要说!(图文说明)
4 @+ x. ~8 ]# k6 a w D上周三的《南国早报》刊登的“慎食野生蜂蜜!”已致3人中毒死亡的事件,社会影响很大,使部分群众对食用蜂蜜比较谨慎。对此,小蜂农有必要做点图文说明,帮助大家对野生蜂蜜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 ~0 Q' l o/ d2 c 不够详细的地方大家拍砖!!
2 r9 m S: ` V- h7 x- r* }/ b
, i! y5 N3 a6 U首先,大家有必要了解下面的小知识
9 L) X/ r& b. [4 O2 G 有毒蜂蜜的产生是由于蜜蜂采集蜜粉源植物中极少数部分特殊植株的花蜜,因里面带有某些有毒成分(致毒生物碱),蜜蜂或人食用后引起中毒反应,这类蜂蜜就称为有毒蜂蜜。
6 A7 D6 l+ _. k8 |8 w" N 此外,有毒花粉也同样存在。
6 y8 Q3 a# U# S5 m" Z 应该注意的是,有毒蜜粉源植物所含有毒生物碱存在种类不同和含量多少的差异,因此产生的毒性往往是相对的,不绝对所谓“致毒”。有的对蜜蜂有剧毒而对人体无害,如油茶蜜等;有的对蜜蜂无害对人体却产生致命毒性,如南烛蜜、雷公藤属植物蜂蜜等。& E" U# r# l8 x5 w! r* m4 c
( a( J; z6 Z6 @$ c9 ?事件回放:
! k$ I5 q% S4 t- ?/ m% n, X6 X时间:2007年11月21日——2007年12月2日
3 K8 x3 Q4 u1 y( `) H地点:罗城龙山村、环江川山镇都川村、环江思恩镇城南社区
: s. c+ e" C: j& V$ z# x过程:食用野生蜂蜜(野外采收中华蜜蜂蜂蜜)6 r$ ?- V5 e4 Y5 {$ e( \4 o
结果:食用总人数19人,中毒人数13人,死亡3人
5 F* G0 |- y! n% |+ `4 w& N; [+ M& H, \# [7 ?; y! n
分析:. |+ H& x' U: J6 I3 x' {7 }
事发地罗城县和环江县,两地均位于广西中北部地区,正位于剧毒蜜粉源植物:“昆明山海棠”生长区域之内(桂南无记载)。2 ]" h, o0 K+ }
今年入夏以来,广西大部一直严重干旱,导致很多乔木类蜜源植物如乌桕、隆缘桉、速生桉等泌蜜量减少,相反,象野生昆明山海棠等灌木植被更能适应干旱的生长条件,泌蜜更加旺盛,使得周边的蜜蜂都被吸引过去采集其花蜜和花粉,蜂蜜因此部分或全部带有毒素,于是出现了有毒蜂蜜。
- Q( Z0 I5 \ o Q" h8 w. V% A3 a; \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有毒蜜粉源植物,希望有所帮助。! Z8 W- G/ z7 m* }, G
# m2 `9 b& H/ z, P# _昆明山海棠 雷公藤属,卫矛科。俗名:白背雷公藤、山砒霜、鸭子药。形态特征与雷公藤相似,主要区别点是叶下面粉绿白色。数量较少且呈星散分布。生于山地灌丛、林中、荒地等。全株剧毒,花蜜含有毒雷公藤碱8 [& h3 o; A% |6 o6 } d- J! M7 M
$ J3 D5 E. Q2 [, `8 D. V
s. l1 ~% F2 B0 z: o3 V: u雷公藤
; Y! Q9 w" ~$ i* n! _4 G/ q" \3 i! T, `
+ J3 [8 L& ]$ m2 V# N% W% g- T
南烛- @' P% Y5 ?" H6 N; Y
' A8 T% w" P% P* @# a/ d) u' N7 D
* v; V& _ I; v0 N# Q乌头
! y( D4 S0 b* P% |6 v! v: r" M, p9 [( C7 k3 G7 E( d' G
( F3 f7 t0 b- k) O6 G: \; W
钩吻(断肠草)
, A4 Q3 U$ O# |: a; w/ I! y1 @# X7 \' U# C4 c0 z
: p3 O, f7 J; \' t; N1 E. L: e" ~博落回
& m* G4 R1 _1 u
0 L O- g, `5 G% P( B9 @) ]
8 Z! u5 I6 i; z4 c4 [, q八角枫; H+ ?) \- N. H9 C' `2 C
3 }" S8 ~- m, E! K8 ]$ C# {' }( | @9 U& e2 e; q
白色曼佗罗
$ F7 R& R6 y" {2 Q( ?! Q
0 t Y' m$ L& ^
u6 @: s% r* q- y: W苦皮藤
1 z F2 K( c& x6 j1 k, h1 F& n" J& X* L+ P, h+ V/ X* }
8 t6 d4 d% j+ T# A
茶和油茶# N g/ \$ I1 J5 U, ]
, d8 b% b. g( X% b/ E! b; w! g* l ^" c# j ]% y+ ^
藜芦. C( R( J, a' \! i2 z
5 ?+ ^5 ^& V0 s/ ]
! a, E3 c, E% x& ]' ` M5 V喜树
: o! F* E, c, u3 D+ s: U9 |( |9 d) f; c+ B0 n6 b
2 F9 p# k X. @1 S: `2 X( ?羊踯躅
4 U! A6 Q4 t( ], e! R6 |3 f% |& i: W! Q0 F+ @/ m
* K4 ]8 n; U# _% d5 ]$ G) R: m- Z6 F5 O2 G3 E* x
历史往往在重复:1972年7月,夏季大旱,广西龙胜县马堤乡中洞村发生多人蜂蜜中毒事件,恰巧同一月份,福建建宁县和湖南黔阳县也发生蜂蜜中毒现象,总共中毒人数691人,发病320人,发病率46.3%。广西植物研究所和江西养蜂研究所深入中毒地区调查,发现大量雷公藤属的昆明秋海棠在当地生长。如今同样在桂北地区,同样是干旱夏秋季节,同样是在有毒蜜源植被分布地区,罗城和环江两县发生中毒事件的背后带有某些必然成分便不足为奇了。
2 E" j8 E3 V. @1 U/ e, I4 q2 y
3 `: f9 s( n8 B2 ?$ i4 ^% K9 f如何识别有毒蜂蜜,一般需要借助一些实验仪器做例如“醋酸酐分解”之类的花粉鉴别操作,比较麻烦,从日常角度上来识别,小蜂农建议大家注意几点(只使用广西范围):1、凡是桂北地区山林地域,秋冬季节,尤其中华蜜蜂(土蜂)的蜂蜜要慎食。2、所有有毒蜂蜜的口感几乎都会出现苦(或甜中带苦)、发麻、涩的味觉,毕竟真正产苦味蜂蜜的植物非常罕有。3、食用有毒蜂蜜6-24小时后初期会出现低热、恶心、头晕、四肢麻木,腹泻等症状,要特别注意。
2 g9 Z6 n5 ]( _7 }; I8 g
/ i5 M1 M. ~$ Y/ Q8 K6 {$ X以下是有关蜂蜜的一些常识. N. ?* q* _ h' S
6 f% u) ?+ t- G蜂蜜主要成分:
4 d v8 h, V+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二者占蜂蜜重量的65%-85%,蔗糖不超过5%;含水量16—25%,其他成分包括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
+ R Q7 D' ?4 ^0 o0 ?. e' U) G% P7 ]* b2 s( |
天然蜂蜜(野生蜂蜜)特点:
M3 k& e3 V: u Y. A9 F天然蜂蜜是浓缩的花蜜,是没有经过商业深加工热处理的蜂蜜,包含更多的花粉微粒、淀粉酶和生化酶,通过花粉中浓缩的酶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0 O" p+ A/ X# W2 ]- r" _3 {
* h. c1 c8 K K0 d商品蜜(加工蜜)特点:
: K' @) Y" V0 s3 s( y" u平时我们在超市中看到的蜂蜜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商品蜜而不是天然蜂蜜。经过高温处理和过滤的蜂蜜看起来色彩更纯净、更容易吸引人,但是却失去了原有蜜种的芳香气味和清纯口感,因为当蜂蜜加热处理之后,虽然令蜂蜜的气味更浓,但是蜂蜜中的淀粉酶和生化酶以及蜂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已经被破坏掉了。
: f7 m8 \& q% d( w- ^3 J1 T3 F7 n0 p6 H* |* f
结论:4 {; f5 i6 J! U, \& ]
天然蜂蜜的营养价值虽然会比商品蜜略高,但只要是蜂蜜品质有保证,其蜂蜜的总体性状特征没有大的差异,没有必要一味盲目追求。
' b$ s/ M2 }; S# y! Y
! q# f" Q. m0 Z, K" U) m: P& E
6 o0 H3 J1 D' ]帖子长了点,谢谢看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