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寒江 于 2011-7-21 09:11 编辑
% ~: r( ~( g& [" K8 ^! k+ F, I1 s8 R0 }2 x6 b
从金不换到元胡,再到白水,利用神农氏尝百草的笨办法,四川的科研工作者找到了治疗制约本土蜂群生存的重大问题——烂仔病的办法。
7 x& R# s! x, ?: o
! A# M4 T/ Q# ^ 四川保卫蜜蜂的战斗,30多年前就已经悄然打响。( B" x7 e' V1 Q
$ O# f& ]8 R: @8 _+ q1 `5 J. l r 龚凫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现年55岁,他早在14岁,就开始跟随父亲龚崇德饲养蜜蜂。1979年,他从四川农业大学工农理学院毕业后,留校进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仅仅4年后,他决定从实验室跳出来,专事蜜蜂养殖研究。8 h4 P' N2 D! H m
4 P, N. B3 u% ^, G
因为,1973年四川爆发的蜜蜂大面积死亡事件的阴影一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当年,在遂宁、南充一带,农户饲养的蜜蜂大量患中囊病而死,并迅速蔓延到全省。其后3年,全省蜜蜂种群锐减80%以上。经过对蜜蜂的尸体现场勘验,专家们发现,得病的蜜蜂身体只剩下了一个外壳,内部全部变成了一包水。几年过去了,病因依然是一个谜。
9 V: f8 F. O( ^- a. H" R# r# d# _) x! j) _
而在这期间,西蜂开始大量引入。本土种群由于繁殖能力差、不擅长迁移且烂仔病频发,根本无法西蜂竞争。一群西蜂年产蜜量可以高达200公斤,而一群本土蜂最多产50公斤,一般的仅有10多公斤。本土种群很快被大量抛弃。
4 j: ]6 \2 P3 A" w8 I
) q* F. M# Z! S( Y) X- x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龚凫羌说,虽然相对于猪、鸡等家畜家禽,人类喂养蜜蜂的历史更为悠远,但是人类对于蜜蜂的了解程度,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推移深入。
' `. m4 Q5 L& I3 p* p0 N
, J! C0 I8 U5 l1 c7 o4 c5 x) F 面对频发的烂仔病,龚凫羌他们一开始怀疑是病毒,后来通过现代仪器检测,又检测不出来任何病毒的存在。! p) T, I' R# d2 ]6 o0 h, c
# l/ L. v. L3 O. N+ Y* N# ^- j
西药不行就想中医,“唯一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寻找治疗蜜蜂烂仔病的验方。”龚凫羌说,当年用了神农氏尝百草的办法,从北国到南疆,将传统中草药一味味地进行实验,熬成药汁,给患病的蜜蜂喷洒或饲喂。经过一年多寻找,还真在海南找到了名为金不换的草药,对于治疗蜜蜂烂仔病非常有效。/ {9 D; }- w6 @
- q) i8 f* w N& a
2004年,全国性的蜜蜂烂仔病再次爆发。金不换产量有限,难以满足短时间大规模的需求,蜂农们无药可用,电话一个接一个打到龚凫羌这里来。“头发都急白了。”龚凫羌回忆。“东边不亮,西边亮”,情急之下,他曾经连头痛粉都尝试用过,却没有效果。- }; r! R3 |$ v+ D
有人提示,寻找与金不换同样功效的中药。循着这个思路,龚凫羌对金不换含量进行了实验室分析,发现其主要的药物元素是一种名为延胡索乙素的物质。又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在中药元胡中发现了这种成分,使用效果虽然差一点,还是有效。在此基础上,他发现,只要用元胡配合扑尔敏使用,效果就会非常好。由于元胡产地广泛,产量充足,而且成本极低,一两元胡可管几箱蜂,从此解决了烂仔病的问题。% y6 _+ ~% M4 Z/ `" j: c
' ^/ e7 P0 U' L4 |" o! u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药物共同作用为镇静安神。为什么用了镇静安神的药物,就能治疗蜜蜂的烂仔病呢?. D5 D- e+ g- T! w9 A1 b. W+ Y
4 J( x6 \, j3 e! W( b( j! s3 i( k 研究继续。龚凫羌证实了判断。蜜蜂烂仔病一般都发生在孵化期间,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孵化期间为例,大量幼子聚集导致箱内温度升高,本土蜜蜂种群对于抗高温能力低,所以导致死亡。于是,龚凫羌又有了一个新的解决办法:在蜜蜂孵化期间,适当喷水降温。嘿,效果还非常好。# ?* V) i# g& k6 u& J2 b! g2 O
, b6 Z" Q3 G6 C/ q" d2 M 2006年,他出于对蜜蜂的热爱,放弃了任何经营性的念头,不顾周围一些人的劝阻,向全国发布了自己这一成果。这意味着,中国蜂农不需要花一分钱,就可以治疗烂仔病了。
9 A% p9 C7 }# Q" n" S' B. i6 M' F4 ?3 R' J: @( h
从金不换到元胡,再到白水。经过20多年的艰苦跋涉,龚凫羌为蜜蜂烂仔病起了一个新名字:应激发热症。其实,类似的情况不仅是在蜜蜂中才有,龚凫羌说,鸡也有同样的现象,为了避免鸡蛋在孵化过程中被高温烧坏,母鸡过一段时间后,会走出鸡窝,这个过程叫“晾蛋”,其实就是给蛋降温。
& `) Y8 ^6 I6 O6 T m9 m" |# X9 i' l5 T
龚凫羌最终明白,之所以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对于蜜蜂的了解知之甚少,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蜜蜂生存环境的隐秘,导致观察的难度加大。
4 u/ c4 o6 I5 y4 o
9 n8 _6 C1 l4 Y$ P3 R1 u 之后,他又将目光投向本土蜜蜂不善于迁徙这一难题。不迁移,意味着一年只能有一次或两次大的采蜜机会,就拿四川来说,最大的蜜源是菜花,在为期20天的蜜月里,一箱蜜蜂就可以采40公斤的菜花蜜,之后,只有零星小蜜源。但西蜂不一样,一个大蜜源的花期结束之后,它可以迅速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迁移几次,产蜜量就会大大提高。
9 S& p. }) A+ e( _# s1 p B& w+ j6 y: _4 Q
后来,他也是采用了治疗烂仔病的办法,在迁移开始前,给蜜蜂喷洒元胡水,到达目的地后,再喷洒一次,这样下来,蜜蜂就再也不怕迁移了。; S$ P: t4 Y* S* Z8 n
: u* H2 p# o. E& r; [5 Q 他还研究发明了适合本土蜜蜂种群繁衍的GN式蜂箱,并摸索出一套独特的饲喂办法。最终,全面解决了制约本土蜜蜂发展的三大难题,进而提高了本土蜜蜂的产量,目前,按照他的技术,一个本土蜜蜂种群年产蜜量照样可以达到100公斤以上,与西蜂相差无几。0 Q+ w3 \. p1 `+ S# X) n
* ]2 I( \+ z+ ?呵呵,看到这儿蜂友们明白了吧,烂仔病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只要在繁蜂期喷点白开水就解决了,由此可见黑蜂赛的新说根本是误人子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