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国闽南山区黑盾胡蜂1年可发生5~6代,闽东地区的墨胸胡蜂1年4~5代。由于种类不同或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就是同一种类也由于越冬蜂王营巢产卵的始期差别较大,均可直接影响世代数的差异。
( P% H r* A6 K- R1 U+ c! U4 d4 s8 k d: Z6 z+ A
⑵生活习性
! v9 b/ y3 |, h+ T0 O' ]* m- \8 [
$ \( j2 ^4 M: B7 X& H3 n- F ① 3型蜂生活习性1 r( n: @8 Y$ I8 q! |4 j0 W
1 [5 a) ~# S8 n 蜂王越冬后的蜂王经过一段时间活动和补充营养后,各自寻找相对向阳避风的场所营巢,边筑巢边产下第1代卵,还担负御敌捕猎食物,饲育第1代幼虫和羽化不久的工蜂等内外勤一切工作,它是这时巢内唯一的成年蜂。从第2代羽化后的雌蜂中少数个体与雄蜂交尾成功成为当年正常产卵的首批新王,接着越冬蜂王被交替了。因此从第2代起,胡蜂就出现多王同巢产卵繁殖,最多可达几十只蜂王同巢产卵繁殖。其蜂王的卵巢管多为12~16条,仅占意大利蜜蜂蜂王卵巢管数的1/25左右。
- z0 @, d# c0 E$ `, e" @* F- D$ o
8 O1 y9 b4 r0 R 雄蜂墨胸胡蜂第3代就出现雄蜂100多只。它是第2代雌蜂中未经交尾受精的个体产卵繁育而来的,它们可与同巢或异巢的少数雌蜂交尾,亦可与同代或母一代雌蜂交尾,交尾后不久陆续死亡,而最后一代雄蜂数量多占总蜂数1/6~1/5。可见,墨胸胡蜂1年中雄蜂至少发生2代以上。* j1 ~+ U5 a" v4 v+ G
5 E, Q: B1 P& x* S
工蜂专司扩大蜂巢的建筑、饲喂、清巢、保温、捕猎食物、采集、御敌和护巢等内外勤活动。这些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有攻击力,第1代的成蜂全为担任内外勤工作的工蜂。第2代雌蜂中除少数交尾成功成新蜂王和个别个体未经交尾产雄性卵的雌蜂外,余下大部分是工蜂。8 Z6 v: X, I) L6 K
N! j: v, @6 _
②群势
4 f- c& t7 F7 F+ V1 n' O
. A @$ P0 i2 g8 m. J 因种类不同有很大差异,最后一代的墨胸胡蜂3型蜂总蜂数有的可达4000只以上,其成蜂数约为同期基胡蜂29倍左右。而同一种类群势最大多出现在越冬代的前一代。
( P4 m) d, c. B; r* I( a' E9 {
$ }* V' y8 R0 ]: | e" R ③营巢& j- q2 ~, m7 T" E6 {
4 a- U7 J0 C' H
最早3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单独觅寻屋檐下或避风向阳的小灌木、灌木枝干上第1次筑巢并开始产下第1代卵,这时蜂巢单脾悬挂,巢房口向下,巢房数仅20~30个。整个巢脾边缘开始有巢壳,但仍自然可见巢内蜂王逐房饲喂幼虫的情况,第2代出现第2片巢脾(有的还筑成第3片巢脾),总巢房数100~150个,这时巢脾已被巢壳所包裹,蜂巢呈球状,仅留直径约2cm的巢口出入。胡蜂一般都选在冬暖夏凉、温湿度适宜的场所营巢,不同种类选择营巢场所颇有差异。大型胡蜂常于地下掘洞筑巢,如黑尾胡蜂、金环胡蜂。小型胡蜂于高枝筑巢,如基胡蜂、墨胸胡蜂。
5 ~6 k1 n H I- u* M# I9 O% e: \. Q0 I5 f* B7 i8 b0 F/ [
④出勤
* E8 m- O$ ?) ^( t; \/ m- V V; c
7 ]8 ]& q5 i5 u) g 夏、秋2季胡蜂每天出勤通常都有明显的2个高蜂,夏季5∶30和16∶30前后.而秋季均推迟1h左右。, ?% w6 l; c, ~
2 t% r6 M5 |: O1 _, h ⑤食性
& ]* }; \2 z: ~: y" x. G. v0 v; T
通过越冬代(12月中旬)观察胡蜂采回的食物,可以辨认的多为昆虫类,它是杂食性的,但山区的蜜蜂为主要的捕食对象,特别在食物短缺季节,更集中捕杀蜜蜂。据观察,在有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的蜂场里,胡蜂更偏向进攻西方蜜蜂。若有2种胡蜂存在,个体较大的胡蜂进攻西方蜜蜂,个体小的胡蜂则捕杀东方蜜蜂。
# b0 u* g9 |( q- @* F: U3 n
$ G {1 L$ c! K2 i+ \. F 胡蜂捕杀蜜蜂有多种方式。金环胡蜂捕杀蜜蜂经历3个阶段;第1阶段为“捕食阶段”,胡蜂每次捕猎1只蜜蜂,咬下其胸躯做成肉团;第2阶段为“屠杀阶段”,每个蜂箱受到几只胡蜂的同时进攻;第3阶段为“占据阶段”,20~30只胡蜂可将防御蜂咬杀,在数小时内,杀死5000~25000只蜜蜂。然后占据蜂箱,相当凶猛地守卫着蜂箱,将蜜蜂巢中的蛹虫和成蜂运回自己的巢穴,哺育后代。
$ H4 N- s' e6 X& @2 n- p1 t4 J$ e6 {$ K# x
⑥越冬5 Y, U# S2 d: T, E6 c* B
4 J9 h) @( c$ Q 闽东、闽南黑盾胡蜂、墨胸胡蜂和基胡蜂越冬代交尾成功雌蜂均于1月中旬~2月初分批逐渐弃巢迁飞到暖和、气温较稳定又干燥避风的山村屋植下、墙洞裂缝、腐蛀的树洞孔隙、蜜蜂土蜂箱盖下和墓洞裂缝等处,通常集结越冬,越冬期50~70 d 。
5 z6 t% Y3 n T4 S0 H& B
8 t+ J+ G+ u: J7 V( Y ⒋防除方法
1 g6 R) R2 P) F6 m2 {& T, g# f1 W* D
2 e, w( R0 f4 k7 D I ⑴敷药法
/ q+ u5 l/ r2 Q7 v" i2 z! q: g) S. U% v* U; }
要根除胡蜂的危害,必须摧毁养蜂场周围的胡蜂巢,但许多胡蜂营巢隐蔽不易发现,或蜂巢高空悬挂,无法举巢歼灭。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养蜂场上捕擒来犯的胡蜂,给其敷药处理后再纵其归巢,最终达到毁其全巢的目的。其具体方法:
3 o1 ?0 v8 y6 c- ^- F% ~6 ^" T3 v( l1 o! y7 I9 f Q
①“毁巢灵”人工敷药法用人工敷药器进行。敷药器由白色透明塑料制成.分诱入腔、出口通道和驱蜂阀3个部分。通道直径约为蜂体的2倍,但不容胡蜂有钩腹行茧的余地。诱人腔直径30~40 mm ,附有诱入腔盖和通道棉塞。在养蜂场网捕到胡蜂后,打开诱入腔盖顺势把网内的胡蜂诱人腔内,覆上腔盖,推动驱蜂阀,当胡蜂进入出口通道时,取出棉塞,胡蜂沿通道伸出头胸部(腹部仍在通道内)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侧部按住蜂体,右手取棉签或小柴梗沾蘸“毁巢灵”粉剂少许(约2~3 mg)敷散在胡蜂胸部背板绒毛间,后即松手放蜂,让其归巢,污染全巢。. h# R9 C$ L1 a) H
$ b. V7 U$ }$ }5 R0 Q* J ②“毁巢灵”自动敷药法同上法网捕到胡蜂后,诱入100~150 ml的广口普通瓶子内,立即罩上瓶盖。因瓶内预置“毁巢灵”粉剂1g左右,这时瓶内的药物借胡蜂挣脱振翅的气流,自动地均匀地敷散到蜂体各部分,旋即掀盖放蜂归巢,可更快地污染全巢,达到毁除全巢的目的。
9 ]& Q' O8 @+ b, m9 G' M! I: a) H8 c- E% p
敷药后放蜂归巢,蜂场距离胡蜂巢越近,敷药蜂回巢的比例越大,反之越少。在蜂场上网捕到的胡蜂,因不明其胡蜂巢远近,最宜2法兼用,才能保证有一定数量的敷药蜂回巢,确保毁其全巢的防除效果。
- m7 C- c4 r9 w0 j! i# t% [& e6 O3 F3 p
( c+ C1 t. p( T% L& e ⑵毒饵诱杀法用1%的硫酸亚铊或砷化铅或有机磷农药拌入水、滑石粉和剁碎的肉团里(1∶1∶2),盛于盘内,放在蜂场附近诱杀。
2 d/ w @& Z, y# r0 e Z. X" |$ A& g/ E, B4 I2 m/ C
⑶巢穴毒杀法对地上筑巢的胡蜂巢穴,在夜间可用棉花沾敌敌畏塞入巢穴,可以毁掉整群胡蜂。
! @0 O: V& B1 c( N. q i
% e& j+ G) t @$ P" L ⑷防护法在蜂巢口安上金属隔王板或金属片,以防胡蜂咬入。
7 S9 e* A5 a+ l. V1 A
$ v# g! \" y! J! f$ h/ M ⑸人工扑打法通过人工用木片或竹片在蜂群巢门口扑打灭除在蜂箱前捕食蜜蜂的胡蜂。* |" k0 \' @, L# P7 S; g$ _
- n1 d6 n* |9 i- V. l5 ~* S) [1 Y 五、蚂蚁的防治! H3 m H+ m8 i, x* `+ V
/ i( O/ v0 H; k- b1 S ⒈分布与危害7 n& s9 b' o$ h, A8 G' ~
! l( H$ ]' G, T' a
蚁科中蚁类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昆虫。尽管其个体小,但它们的众多个体和习性使得它们成为最重要的无脊椎动物的捕食者。蚁类的多样性从温带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逐渐加强。
7 k' X4 Z1 K4 x7 s) {! J& z8 v7 J: M- ?" s
军蚁,遍布热带和较暖的温带地区。常以数万或数十万的群体进行采集,可取食蜂群的幼虫和蛹。蜜蜂一般无法抵挡军蚁的进攻。是蜜蜂一种可怕的害虫。它可以持续数天进攻蜂群,直接摧毁强大蜂群(图10-9)。在欧洲和北美,红木蚁,会摧毁靠近蚁巢的蜂群。+ a! K K. q( M- ]
; j) p8 n# q" @ Camponotus属的蚁主要危害蜂箱木质部分,导致蜂箱损坏。另外这种蚁还十分喜爱甜味,可危害贮存的巢蜜。木工蚁或大黑蚁会杀死蜂箱内蜜蜂和咬掉木质蜂箱。
( f/ Y: N1 x3 @) ]: V* z" {, x3 @; p! T" d R7 u
另外还有10多种蚁类,如丝蚁、火蚁等也偶尔进入蜂巢寻找食物或建造巢穴,给蜂群管理造成很多麻烦。有人称之为蜜蜂世界的耗子。0 r6 i9 C* s: E/ F' i
3 O' n: ]6 c' Y; z4 H1 i" h% Q
/ h r" _9 k" o5 \6 {
$ d% j+ k p6 \
图 10-9 蚂蚁危害蜜蜂( e; ]! ~$ O5 l+ g6 Z, X
, H+ l9 s p) q$ T' d3 w- k( t+ V ⒉防治方法, J: x0 Z& }: P6 o# U% F' t
; G: q( H: ~8 Y" B 蜜蜂自身具有在巢门口阻止蚁类进入的行为。采用扇风、蹬踢行为阻止蚁类进入蜂箱。蜜蜂这种行为是依据蚁类的气味做出反应的。
]9 i, V# x V# O6 i8 E; ^# W' t& ?7 f. o
⑴捣毁蚁巢5 ]3 h- q9 @9 @' v# C0 x( K J
& n8 ` G# H; L2 o% Z# j
找到蚁穴后,用木桩或竹竿对准蚁穴部位,打3~4个深600 mm 左右的孔洞,再往每个孔洞里灌注100~150ml的煤油,然后用土填平,以杀死其中的蚂蚁。此外,也可用火焚毁蚁巢。
5 |& S4 X" P- w1 z8 O3 C) R2 c& B$ [2 b$ V5 \: D+ e/ h Q
⑵拒避蚂蚁. H* s& t. ~; A7 T. B0 s& `- W( Y
+ j/ l( c% N7 v! [4 i
用特种木材做蜂箱基板,可排斥蚂蚁。在蜂箱四周的支撑木桩上涂上沥青或加有杀虫剂的润滑油,可以拒避蚁类侵入。或在桩脚下套1个容器,内置少量机油,可防蚂蚁侵入蜂箱。! `/ r5 i% s/ d1 ?
) p ]" U& q) w o% l+ j ⑶药剂毒杀; `, ?& E& ?: x% m$ U9 e5 K+ `
1 D# D. ?) w5 ^
在蚁类活动的地方,可用氯丹施用于土壤上,可杀死蚂蚁。也可采用硼砂、白糖、蜂蜜的混合水溶液做毒饵,可收到良好的诱杀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