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8-27 16: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迷蜂 于 2011-8-27 16:21 编辑 # ?+ b# m) c; P% _4 q
C6 e0 o8 e3 F7 i+ R2 G8 W, ~有兴趣的蜂友可以看看
/ V( L1 x& _% S8 ^3 ~DDT:从人类救星到禁止生产  □孙小礼
# z5 f1 }9 u- o0 `, k, i; Q4 b8 LDDT(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之简称)这种化合物是1874年由德国化学家O·蔡德勒首先合成的,但是DDT具有杀虫的特性则是在六十多年以后,在1939年才由瑞士化学家P·H·米勒(1899-1965)发现。1 @$ p% j, i, f3 g. k% M
米勒1925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后,被瑞士奇吉公司聘为药剂师。1935年,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公司要求他筛选一种强效低毒的农药。当时的情况是:有关的文献汗牛充栋,已经取得的专利的农药数目惊人,但是实际上进入市场的真正有效的农药却几乎等于零。面对各地乡间包括他自己的家乡屡遭虫灾的情景,他决心解决这一难题。怎样解决呢?一天,他突然想起了中国人有句名言:以毒攻毒。受此启发,他试按这个思路来选制新的杀虫剂。
3 Q1 }: f7 l$ y, K! C% U米勒以符合以下七项指标的理想杀虫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对昆虫有剧毒;(2)毒性发作迅速;(3)对温血动物和植物毒性较小或完全无毒;(4)没有刺激性,没有臭味;(5)杀虫谱尽可能广泛;(6)化学性能稳定,即作用时间长;(7)价格低廉。/ b( V8 [9 l8 ?1 r4 u# B7 y; l
他在设备相当简陋的实验室里,对几百种药物,经过近四年的艰苦筛选试验,于1939年9月制出了DDT这种杀虫剂,对家蝇有惊人的触杀作用。当时他认为,除第二条外,其他六条指标都能满足。接着他又制备出DDT的各种衍生物。经过多次仔细检验,DDT对害虫的触杀效力才被化工界承认,又在制造工艺方面作了反复多次的改进之后,于1942年开始投放市场。9 t3 i h4 j' E2 ]- }, }+ v. @, a
1943年美国农业部试验用DDT杀灭马铃薯甲虫,证实了DDT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1944年1月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战役中,虱传斑疹伤寒流行,每天出现60例新病人,官兵们处于绝望之中,由于运用了DDT,在三周内为130万人灭了虱,使斑疹伤寒的流行顿告平息。 3个月后,在日本出现类似病情,也是用了DDT,才得以转危为安。
9 C0 v! {; B+ d" _1 l以后DDT作为一种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成为农民神速战胜田禾虫害的得力手段。同时,在医疗卫生方面,DDT则是根绝传染疾病的害虫的良药。所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医疗卫生实践中,DDT都显示出巨大的效力。于是,人们把DDT视为“人类的救星”。3 }6 _# \. ?" w/ x5 J* O
那时人们都相信DDT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杀虫药物。其无害性有大量事实为根据,或者说经过了实践检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把DDT粉剂撒到成千上万的士兵、难民、俘虏身上,以灭虱子,十分有效,而人体则没有受到伤害。既然有这么多人与DDT粉剂打过交道,没有遭受危害,足见这种药物对于人体是有益而无害的。1948年,米勒因发现DDT及其化学衍生物对害虫有剧烈毒性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 K A& a* J& t6 l实际上DDT对生物和人体是有害的,不过这种有害性是在以后十多年的一系列实践过程中逐步发现和证实的。
% |0 ^$ w, K& r) t' O! c8 u从20世纪50年代起,科学家们通过对多种实际现象的观察,并进行过多种科学实验才陆续取得了以下的认识:
5 r9 A5 ?9 w* W: m9 Q(一)粉状DDT不容易通过人的皮肤被吸收,所以表现不出它的毒性,但它溶于油以后肯定是有毒的。如果液体DDT被人吞咽下去,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就大量地贮存在富于脂肪质的器官内。
+ u/ d4 K( m1 N* z1 j1 K" c(二) DDT通过食物链上的各个环节由一个机体传至另一机体。例如,在苜蓿地里撒了DDT粉剂,而后用这里的苜蓿作为鸡的饲料,鸡所生的蛋就含有DDT了。再如,以含有百万分之七至八的DDT干草喂养奶牛,牛奶里的DDT含量就会达到大约百万分之三,而在用这种牛奶制成的奶油里,由于经过浓缩,DDT含量就会增至百万分之六十以上。
) T+ r) `. s- I S I# ^(三) DDT渗入水体,就会进入水生生物体内。1960年美国渔业及野生生物服务处的调查报告说:有些地方为了控制云彬树的蛆虫而大面积地喷洒DDT,结果在距离喷药区约15公里的小河湾里,发现鱼的身体里含有DDT。经研究,地面的含有DDT的雨水,通过土壤、岩石的细孔和裂隙不断往下渗透,使地下水体受到污染。由于地下水的流动,又把DDT带入小溪与河流之中,并且进入河里的生物体内。
+ z3 q% k% ~, j(四)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DDT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大量杀灭益虫。1958年美国一位家庭妇女写信给鸟类专家:在她所住的村子里,好几年一直给榆树喷DDT,本来这里各种各样的鸟儿多极了,可是后来这些鸟都不来了。为什么鸟都不来了呢?美国伊利诺伊州自然历史考察所的R·巴克博士在1958年发表的著作中说明:DDT不仅杀死了要消灭的树皮甲虫,也杀死了许多益虫。毒物在树叶和树皮上形成了一层很牢的黏膜,秋天,榆树叶落到地上,恰好是蚯蚓喜爱的食物,于是DDT进入蚯蚓体内,深积在蚯蚓的消化道、血管、神经和体壁中。有的蚯蚓抵挡不住这种毒剂而死去,而活下来的蚯蚓则成为鸟儿的食物,11条蚯蚓就可以使一只鸟致死。
6 w6 V6 A. m: f! Y+ w5 v* J, Z0 Z& m* f渐渐地,人们获得了共识:决不能低估DDT对生物和人体的危害性,不能继续使用DDT。4 E2 ^* s. m2 ], i
人们通过实践还发现了“昆虫的抗药性”问题。世界各地陆续发现,在使用了几年DDT之后,许多昆虫,像苍蝇、蚊子、臭虫、跳蚤、虱子等都有了抗药性。DDT消灭害虫的有效性已不像当初那么灵验了。8 _' Z- `1 q" t2 u4 `
自20世纪60年代起,各国各地陆续停止生产和使用DDT。到70年代,DDT已是世界各国明令宣布的禁用品。而科学家们又发现和制作出了新的一些毒性较低的化学杀虫剂,而且开辟了制作对人无害的生物农药的新方向。; A) N1 m* @& Z( }/ v
DDT由功臣或救星变为罪魁祸首、由兴盛到灭亡的过程,正是人们对DDT的认识在更多更新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深化、逐步全面的过程。
+ R9 w% x0 H9 }- D: N( [! o' J2 o有人提出问题:1948年颁发给米勒的诺贝尔奖是否“误奖”?回答并不一致。怎样看待人类文明史上出现过的DDT?我想,DDT曾经使农业大增产,使一些传染病不再流行,使许多绝望病人得到拯救,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DDT的发明者确实功不可没,那时颁发了诺贝尔奖是可以理解的。至于是不是一定早在1948年就颁发诺贝尔奖,现在看来则是可以多加考虑的。
2 {, H, `7 D3 W: M2 E作为“事后诸葛亮”,与其谴责DDT获诺贝尔奖是“误奖”,不如引导人们从DDT的兴亡史中认真地总结人类认识的宝贵经验:人的认识与实践检验密不可分、相伴而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实践本身是历史的、相对的。认识的片面性常常源于实践的局限性。真理不可能从一次认识过程中获得,检验也不可能在一次实践过程中完成,认识必然要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向前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