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建议中蜂饲养者不要盲目引进外地中蜂6 C! X2 r. _9 B1 |. d' y$ g6 \
& U8 ?0 E. y6 Y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蜜蜂专业委员会 葛凤晨
4 d& _9 ^& w# {; b4 y; i; N; @. f# Y0 U* J8 M. s l4 I
中华蜜蜂分布在全国各地,是原产于我国的东方蜜蜂物种,它是多个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东方蜜蜂品种和类型组成的遗传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制定并公布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对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国家对中华蜜蜂资源的保护工作很重视,多年前已将中华蜜蜂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并对中华蜜蜂采取了重要的保护措施。8 v+ D- i s% P8 L. j5 U+ `: \5 h
6 e8 E& T$ t6 T* o! m: } 目前,有的中蜂饲养者盲目引进外地中蜂,有的向外地销售中蜂王.中蜂群,加快了中蜂囊状幼虫病的传播和危害,并使一些中蜂分布区内的中蜂地方品种严重混杂,失去了特有的地方中蜂特性,不仅个人没有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甚至有的遭受经济损失,而且给当地的 地方中蜂遗传资源带来了危害。
, G: ~8 D* t4 Y6 D- {2 ^5 B* j
6 ~5 {. S3 m/ Q. h, o- t 我国是饲养中蜂较多的国家,但由于引进西蜂以后,在中西蜂竞争中,中蜂失利,加上生态资源破坏的影响以及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现在全国中蜂分布区大幅度缩小,剩余的中蜂为数不是很多,且多数患有中蜂囊状幼虫病,为此保护现有的中蜂资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纯依靠保护区.保种场的力量还达不到目的,关键是是广大中蜂饲养者不仅要认识到中蜂的处境,而且要有保护中蜂责任感积极参与和支持中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在中蜂饲养区内自觉地形成地方中蜂资源保护区,使中蜂地方品种的保护工作与中蜂生产融为一体,在中蜂生产中保护中蜂资源,在保护中蜂资源中发展中蜂生产。
* \6 q% v5 w$ O% @8 D3 e9 D T; S$ e$ R$ R# ~9 a) y
中蜂经过千万年的自然选择,在我国南方.北方.西部.东部不同的气候.蜜源.地理条件下,形成了多个具有地方特性的品种.和类型,如抗寒.耐热.个体大.个体小.黑色.黄色.灰色.大群体.小群体等中蜂,这些不同特性的中蜂,对自己所分布的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表现出特有的地方生存优势,但中蜂一经离开分布区,引到一个新的地方饲养就不一定有这种优势,这就是中蜂地方品种(类型)的特性。近年有人将无囊状幼虫病区的中蜂引到中囊病区饲养,想以此换成无病中蜂,但结果是引进的中蜂感染囊状幼虫病的程度却比本地中蜂严重;北方中蜂抗寒被引到南方采冬蜜,但没有感到明显的优势;南方中蜂繁殖快,引到北方繁殖力和越冬性能却低于北方中蜂等等;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中蜂离开了原产地,其地方特性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这种现象在西蜂中也存在,如新疆黑蜂在新疆很有优势,但引到内地还不如其他西蜂)。因此说中蜂分布区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引进外地中蜂。就地饲养本地中蜂,不仅减少了中蜂囊状幼虫病的传播危害,而且避免了地方中蜂被迫杂交而失去地方品种的特性,有利于各地方中蜂资源的保护。2 H0 L5 x& F+ ~
* ^$ x0 L# i! k' Y 为此,呼吁并建议广大中蜂饲养者,充分认识保护中华蜜蜂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要盲目引进外地中蜂,避免混乱杂交而失去地方品种的 特性,控制中囊虫病的蔓延,保障中蜂资源的安全性。依法保护和科学利用中华蜜蜂遗传资源,让全国各地的中华蜜蜂在千万年形成的中蜂分布区永续生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