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这段时间无聊.进论坛仔细看了一些蜂友的创意和发明.仔细的揣摸里面的深意..把蜂友们的发明分成这个层次.首先是基础层.就是方耀斗老师的组合蜂箱养中蜂.看了看很不错.他的组合箱.是融合了格子箱和活框的完美结合.实现无巢础做脾.便于寻常人家饲养中蜂.材料简单易得.是业余养中蜂的好技术.
: i5 ]. t. U W/ N N" _9 y其次就是进阶层.这位大哥就是我们湖北宜昌的三峡中蜂研究室的孙群孙大哥.他的孙氏蜂箱.已经开始迈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箱框一体.但是不足之处是不可以摇蜜.也不便于管理." L" u! K3 { F' {! B/ F% |
然后就是提高层的.广西的高山名猴大哥.他的设计在于他设计的散热方面.热气上升.浑气下降.他的上盖的设计.可以想像得到.能提高蜂箱的散热能力..虽无缘看清箱盖的内部.但是我想像应该是转折的通气通道..这样的通道可大大提高热缓冲能力.不至于一下子热散尽.应该是更利于保温.: c8 o3 k! z) v/ z
综合上述几位朋友的创新.本人杂交出一种新型的养蜂工具.综合了以上几位养蜂朋友的思想.在这里我提出来.供大家一起和我探讨.
( T* m4 V9 K/ }$ n8 o9 y这个蜂箱是以组合箱为基础.加以孙氏蜂箱的理念.配合高山名猴的散热系统的中蜂箱.
$ q9 {- \$ {" ^0 j. i6 D t6 k- y蜂箱的基本单位就是框.9 g, l4 T' P3 [% h' w2 z; k3 r
这个框既是箱又是框.通过一个个的框拼成一个箱的其中两面.另外空出来的两面用木板直接拼上组合成一个箱子 A1 c, {" A, v; a
.这个框的结构初步采用方老师的框..把每个框上面打两个洞.用于把所有的框用铁丝连接起来.达到无缝的效果.另两个格的大小采用和框一样大小的板.上面也打两个洞.便于把板和框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样一个大单位就组合好了.每个框和板都采用同一规格.这样便于加减脾.' F' z; u% E+ |2 W0 M
然后设计的盖子和底也是可以加减的.可随的箱的大小调动. 通风设计采用空心墙结构式通风.避免空气的直接灌入.
& x7 ~& I5 D2 k: O1 f( T饲养方法.同格子箱的饲养方法.只是要注意脾的方向和框壁的方向一致.可用旧脾和巢础做引子.每个框都配一可取的上梁.需要时装上.不需要时就取下.起初的上梁应不留框耳.便于上盖子.2 x7 V. u% J% J& q) [
取蜜时和格子箱一样.当里面的脾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把整个箱取下.分开每个框.通过摇蜜机取蜜.取完组合好依然加上或者储存备用.% _. O9 ]: Z8 C" m/ d
其他管理同格子箱.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