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30|回复: 62
收起左侧

中蜂科学饲养技术

[复制链接]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2-2-17 19: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讲目的/ c! B& F2 r! r$ D" K7 b  ^
 了解中蜂特有的生物学特性,掌握中蜂过箱技术和活框饲9 @# m9 {0 X0 n- }3 i% l. X; ^
养技术,为保护和开发我国特有的中蜂资源,为贫困山区的脱贫致5 |  t" x8 a8 O/ h; J
富服务。, k, G+ i, O/ ~4 w3 J
 中蜂 (中华蜜蜂)是原产我国的优良蜂种。全国除新疆以
8 S( p; [8 O9 _" k- A; L外,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均有中蜂的繁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 U- [- \5 Q& f
南各地的山区和半山区,全国约200多万群。在我国南方山区地( p4 B( [$ k+ Z3 z$ \
形复杂、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雾浓潮湿的恶劣环境条
( H. _) Q* @3 B3 w件下,中蜂是外来蜂难以取代的优良蜂种,在养蜂生产上具有" V9 L; C! P( Q- \
独特的优势。中蜂在长期进化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特别
6 L1 i& D* l( S9 r0 ~. D适应我国气候、蜜源条件的生物学特性。中蜂有很多西方蜜蜂$ g: E. z. a2 Z1 Q1 n' L- q0 m4 J
不可比拟的优良特性,如采集勤奋、个体耐寒能力强、善于利
: j  v7 y: N, U用零星蜜源和冬季蜜源、节约饲料、飞行灵活、躲避胡蜂等敌7 F$ \- E5 s: x* a0 \% k) \8 z2 Q
害和抗螨能力强等。但中蜂也有弱点,如分蜂性强、蜂王产卵* P( K. S1 P; P+ \: D
量低、不易维持强群、易飞逃、采蜜量较低等。只有在科学饲) ~. G( ]' O: c2 @
养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中蜂的优良特性,改进和解决中蜂
8 H# E; I4 m6 S* s的弱点。
( S7 i, L8 |( B6 s虽然我国饲养中蜂历史悠久,但科学饲养技术的形成只有数
6 @! r) R/ o: [9 V& h; M十年。我们应积极地保护和开发我国丰富的中蜂资源,推广普及
; ?: c2 N# J* I中蜂科学饲养技术,使中蜂这一 “国宝”为贫困山区的脱贫致# Y; Y. l1 q. a
富、奔小康服务。
, x- ?: U9 m0 ^% G" o, D  e--------------请不要抢楼 我发完了在说 一定不要发言 看就是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9: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中蜂的生物学特性
4 x: R7 D/ X# `3 W中蜂的生物学特性是对我国生态地理条件的一种极好的适
9 A& ~1 J& j6 h  s3 |( E应,也是我国特有的生态条件形成的。中蜂具有以下生物学) b9 k+ V8 X2 Y* D/ C# s
特性:     
; h- R  d: f9 f(一)体小翅长,飞行灵活1 ]( N# m) z7 L. x# z' h
中蜂的翅长约占体长的64%,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6次,
( @1 e- s* K2 ^而西方蜜蜂只有235次,因此,中蜂的飞行速度比西方蜜蜂快。
# `- l; w3 l" P$ q; D, h& D据统计,中蜂在32秒钟内能够飞行1千米左右,这样可以缩短% a0 h  M! E4 K9 s
采集途中飞行的时间,增加采集时间内的采集次数。在同样的条
6 V! x5 Z+ e# r件下,5分钟内,中蜂有140只采集蜂返巢,意蜂只有96只蜂3 r( z, X5 F; O) H4 L
返巢。在荞麦开花期,1分钟内中蜂采访30~31朵,意蜂只采
9 N$ }( _# A- ~访25~26朵。中蜂飞行迅速,飞行中的蜂敌 (燕、雀、胡蜂、
0 Y$ V- |, o) {3 l4 y蜻蜓等)也不易捉食它,即使在暴风雨的时候,也能够很快地飞, |3 |+ v5 |  u: j) X4 g
返巢内。9 T8 x! t4 n& Z  k* A8 F
(二)抗病、抗螨力强
; f3 t, m5 ~5 x, E; e* t中蜂由于长期生活在野生的环境条件下,对自然环境的适应3 T- l# u: n3 P3 z: j# S8 u
性很强,抗病、抗螨力也强,但对囊状幼虫病抵抗力弱。
* O; h) e; `; g1 u( q; N* Z(三)抗寒耐热力强4 p' u: w3 d: @+ ]. u
中蜂耐寒又耐热,每日外出采集活动的时间要比意蜂长1~4 R7 |; f2 T+ k& j; A8 Z
3小时,并能在微雨及雾天进行采集。因此,中蜂在我国南方能0 j, }  y/ o- i) v  C, P
顺利度过炎热的夏季而群势不减,在北方却能在简陋的蜂窝里顺
& J3 U! q: B; _# s利过冬。) `+ v- ~5 G* m5 v
中蜂在外界气温10℃时就能够出巢飞翔采集。所以,能很' y8 u* U  z) A. G# T" M3 K
好地利用早春晚秋的零星蜜粉源。在北京地区,早春山桃花盛开2 Q: F, ^% V% n; C- f) {4 ]4 H# S8 V
时,就有大量中蜂采集。在5月份洋槐开花期,中蜂在早晨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9: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6点钟就出巢采集。夏季炎热的中午,气温高达43℃时,只要外1 B* B, R6 Q% K  k5 E0 p
界有小蜜源,中蜂照样外出采集。& k( D3 i0 V+ y6 k* I: Y- ?3 S, Y
(四)嗅觉灵敏,善于利用零星蜜源
4 k2 c% u& V: I$ [( t中蜂嗅觉非常灵敏,善于发现蜜源,采到别的蜂种采不到的
- ]# o6 {# _  D零星蜜源。因此,巢内时常存有充足的花粉和蜂蜜,甚至在外界( S7 y8 E. f9 Q* N) B$ x/ S1 K
蜜源条件差、管理粗放的情况下,巢内也不缺蜜和花粉,能够正
0 x9 _/ M& P) k; t" r) {; D3 D( ?常繁殖。所以,特别适于蜜源分散的山区饲养。
3 b% P+ _( s; C(五)造脾力强9 S- F: d+ N$ W' ]8 n( r5 p
中蜂泌蜡多、造脾快、不用巢础也能造出整齐的工蜂巢脾,2 ?( G7 ]1 f+ O6 q" ]2 @8 T
并且颜色洁白。蜂王很喜欢在新脾上产卵。
) `$ J. v# D# _7 F* D8 x. O(六)好分蜂,群势不强
% o+ c/ j% w5 b  p+ t, u, U: X" I1 l& W野生在岩洞和树洞里的中蜂,由于巢内狭小,蜂群的发展受5 X& ^/ {. T# `9 D! G' K6 V6 T# d& t
到很大的限制。当蜂群发展到一定程度无法居住时,不得不分出
' ^# k' R' {9 B% p' |% W* S. W8 y1 _7 |小群,这就是中蜂爱分蜂的主要原因。这一缺点如果采用活框蜂
6 u* M- o' Y1 v, g$ q3 h箱饲养,进行人工选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
, q) j" q. C, r+ E! v( O8 I(七)怕巢虫,爱咬旧脾
0 {; c" K7 L' J* C# s1 U由于中蜂分泌的蜡质没有掺入树胶,因而清香质脆,巢脾极
, B7 s/ i5 B8 w4 Z7 s6 ]. |易受到巢虫的侵袭。应及时将旧脾化蜡,多造新脾。通常中蜂在) `: o; {8 i" e; o4 n, G& i
以下几种情况下开始咬旧脾:& i- Y" W+ [9 m& a: `# M( S3 k2 A
(1)越冬前蜂王停止产卵以后,外界气温在15℃以下的时
8 c5 V3 ?( B  R' [4 T0 ?候,蜂群为了御寒,工蜂开始咬脾,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扩大9 S4 I  _9 U; r" I
咬脾面积。
( o" L1 o, ]8 ?4 B(2)越冬以后,蜂王开始产卵,有的蜂群还要咬脾,接着旧8 ]. y) N) O' j  \6 ?2 n( `
脾造新脾。蜂王只在新脾上产卵。, N( o# H; r8 S3 G
(3)过旧的巢脾,即使没有巢虫,也会被咬掉,重新修脾。
5 w- }8 A; `& N  Z4 }% |0 c因为,旧脾内常有幼虫遗留下来的茧衣和粪便,房壁加厚,不能
& T* g6 o8 W8 _" {6 n# o( N很好地传热和保温。! Y9 P; [% q7 b0 b5 C" G& P
(八)性情暴躁盗性强: v4 {# s4 }+ ~0 n  p2 Q5 I
中蜂的性情比意蜂暴躁。中蜂的嗅觉灵敏,善于发现蜜源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9: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也带来了盗性强这一缺点。在蜜源末期,要特别注意防止( G5 I" G, I: L% j3 B/ i" z6 d1 Z
盗蜂,在保证巢内贮蜜充足的前提下,应尽量少开箱检查。7 Y" ?, e9 r( k7 L' o
(九)恋巢差,好飞逃
0 _8 \$ r: `0 @中蜂长期生活在野生状态下,经常受到敌害的侵袭。中蜂遇
4 u0 p$ U8 A0 j! m6 G* R3 Y到严重缺蜜和无法抵抗敌害的情况下只好弃巢飞逃,这就是形成! G8 q3 f7 ~  N& g+ J/ X
中蜂爱飞逃的主要原因。过箱以后,加强人工管理,及时饲喂和! k( m- ?0 W0 v9 R2 {5 x- z3 |# L
防除敌害,中蜂这一缺点是能够克服的。
5 K( J6 a, \5 l- M% X6 {(十)不采树胶
( J. v% R% ~. M. i( I中蜂有不采树胶的习性,它填塞蜂箱缝隙和粘固巢框都是用
; r) ]* h. V! k9 s% F蜂蜡,这给蜂群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中蜂的蜂蜡质纯洁白,
! _9 P$ [& U2 Z熔点66℃,较意蜂蜡高2℃。
7 w" W; A% n7 r, r第二节 野生中蜂的收捕: D- V: I# T8 j- g" k- M2 m
收捕野生中蜂是利用自然资源解决蜂种缺乏的既经济又有效
& q7 Y2 E; q' u! z3 M8 E$ D( y的方法。我国野生中蜂的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这份宝贵的蜂" u4 p2 F& O# P( f5 W
种资源对发展养蜂生产,尤其是发展贫困落后、偏僻山区的养蜂
) x4 r8 n2 x: f% I6 g0 l, s! H业,开辟致富道路有重要的作用。% }6 m, H9 Y/ k0 _0 n) l
  一、收捕前的准备/ I- D; S) B: G( `1 ^- L
蜜源流蜜盛期和分蜂季节是收捕野生中蜂的最好时期。此时' r, Q( _% d  T- a
不仅蜂群活动频繁,分蜂群多而易于收捕,而且收捕到的蜂群容6 u# e: x2 z- ~8 V& U
易驯养。因此,在此期到来之前就要做好场址选择、蜂箱蜂具添
4 D" t/ v6 r4 T置、收捕工具制作等必要的准备工作。
1 e) G) @% K. S+ C3 W收捕野生中蜂的蜂箱最好是以前养过蜂、干净、无缝隙、带- f4 z+ p: d4 o
有蜜蜡香味的蜂箱。没有蜂箱时用蜂桶、竹筐等器具也行。蜂场3 F0 [2 X6 v5 B* Y8 I
最好设在避风向阳干燥的场地。+ ~% P# p0 N, b
收捕前要准备好收捕工具,包括面网、喷烟器、防螫手套、9 J4 u3 G3 H0 H4 t! i
收蜂器和收捕箱等。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9: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收捕方法$ P8 z1 \2 f( b, o7 y
野生中蜂的收捕方法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猎捕和诱捕两大
! {2 I' H2 Q+ q" G6 {7 s类。两种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要因时、因地制宜,选择使用。
7 w. h/ r$ S8 Z(一)猎捕: x; K# s! Y2 ^0 M( r" I0 {
猎捕是指依据野生中蜂的营巢习性、采集飞行规律以及当地
, K! H' Z. H6 x$ Y的自然地理、生态条件,主动地去搜寻野生中蜂的蜂巢,从而达
1 v- N% X0 G" e# h3 W+ ]6 E到收捕的目的。猎捕时,首先要通过跟踪采集回巢的工蜂来寻找7 u4 M8 X2 K! l( z
野生中蜂的蜂巢。通常那些飞行缓慢而成直线,飞翔时发出的声
/ C2 n% j) E* J+ |音闷而浑浊,尾部略为下倾的大多为采集后回巢的工蜂;飞行迅8 \8 Z1 L7 M8 b4 s3 d) D% G
速、飞翔时发出尖声,身体摇摆呈 “之”字形飞行,飞向蜜源的
$ ]) d+ g! t7 D+ p7 j是出巢蜂,从山坡或野外飞向蜜源场地的是野生出巢蜂,可以循
; Q) ]9 c  n0 F! b2 H: z其飞来的方向去寻找蜂巢。另外,可以跟踪采水蜂,在有积水的4 e4 [& c- W& e' H6 S7 i9 v
田边和水溪边细心观察,发现采水蜂就证明蜂巢最远不超过1千& D/ k4 w& S' Q
米。采水蜂起飞和下降时表现为转圈飞行:飞来时逆时针方向转
* n, ]* m0 `# Y5 X& r# k* E7 I* m圈,回巢时是顺时针转圈,就表明蜂巢在山的左边;若转圈方向/ ?& ~0 X" T$ _$ H3 l
与上述情况相反,则表明蜂巢在山的右边。
; ?6 t* B4 \& n此外,还可以采用交叉定位的方法帮助寻找野生中蜂的蜂
2 T6 z0 C  B9 d8 t  _# `' t/ y巢。在地势高的地方选择上风处,用树枝叶蘸上蜂蜜,挂在离地( |% v/ c- B: l+ G' z8 C3 [" n1 N
面2米高的地方,并同时燃烧一张废旧巢脾,招引蜜蜂,在相距5 o) a" l* O) ~6 Q* O4 s# Q7 ?
数十米远处用同样的方法设一招蜂点,如果引来了蜜蜂,同时在3 ]1 ~# l$ X+ u6 Z$ l
两个地点观察蜜蜂吸饱蜜汁后的飞行路线,这样观察到的两条飞
0 z1 E- Q$ J) F2 \$ O行路线的交点附近便可找到蜂巢的所在地。
+ P/ S: @- U* b9 p/ Z% _9 I" z1? 树洞蜂群的收捕 收捕树洞中的蜂群,可先用石块或木5 x# r, L$ d1 l. Y0 I" H1 X1 {
棍敲打树干,再用耳听蜂声,确定蜂团的位置。观察树干上蜜蜂* @& G$ Y% X7 m: g4 A, @
的出入口,如有多孔出入,除上、下各留一孔外,其他出入口全
/ E8 Y" I$ f; k- ^. y$ J8 }! m部用泥封死,在上孔绑一布袋或挂一蜂箱,使袋口或箱门紧接上+ ?# f& Y! T9 U. }
孔,然后往下孔内熏烟或吹进樟脑油,驱蜂离脾,蜂从上孔进入  i; L4 L, r6 \+ r* H8 V
布袋或蜂箱。另一种方法是用斧凿扩大洞口,露出蜂团,进行割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9: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脾收蜂,采用此方法时要向蜂团喷洒稀薄蜜水,使蜂安定,防止
& V) E* s1 i( P' b外逃。有些树木是受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或古树,所以,收捕营
( D) Z' K$ Y( u4 U巢在树洞中的蜂群时,要经过周密调查,不要随便开凿,否则会3 W4 x2 u& E1 n8 ^" f. ]* ^
造成意外的损失。
) p* X; t  O. o* r2.泥洞蜂群的收捕 先把有蜂洞穴四周的野草铲光,再检
% ^9 l( B' J& l& |# ^查洞穴有几个蜜蜂的出入口,除留下一个主要的出入口外,其余
5 D; U) C7 }# o1 R. o的洞口全部用泥堵死。在留下的出入口用喷烟器往洞内喷烟,迫" `0 y; N# u" s7 v# W# p
使蜂群离开巢脾在穴内集结成为蜂团,然后用铁锹把泥洞自外而8 [  S/ a1 ^' f$ F/ D3 I
内徐徐挖开,露出蜂巢,用刀把巢脾依次割下。当蜂群离脾结团) W' r# q6 e: @- P% ]' _! @  Z
时,要用蜂扫尽量一次将整个蜂团扫入收蜂器中。若蜂团过大一
3 ~6 w% {9 b# z次不能将整个蜂团扫入时,应先把有蜂王附着的那一部分扫入收
* B  l. _2 k# M* L蜂器,以防止蜂王飞逃。如蜂王在收捕过程中起飞,可暂停片  P4 M0 q4 v& C2 K: N
刻,待蜂王飞回蜂团后再行收捕。
3 x$ g" o# h) p: ]; E3.岩洞蜂群的收捕 筑巢于岩洞中的野生中蜂比较难收捕。. V5 H/ d( F# n! }$ S0 D
如果洞口比较大,伸手进洞能摸到蜂团,可以采取与树洞、泥洞
. {* R6 k) j  ]$ m8 N! B7 t: u& K相同的方法收捕;如果洞口很小,岩壁较厚,可保留一个主要的* @" I; r( R# q& x
进出口,其余的全部用泥土封闭,然后用脱脂棉蘸石碳酸后塞进
7 m. J  f* M6 e# u. t* C洞口,置于蜂巢下方,在洞口插入一根玻璃管,玻璃管的另一端8 W; T+ Z# H5 O. r4 g
插入蜂箱巢门,箱内预先放2~3张带蜜巢脾,洞内蜜蜂耐受不) b) B2 J: L; [1 k0 N
住石碳酸气体的熏蒸,便会纷纷离脾,经玻璃管爬入蜂箱。等到
4 ?! u$ W2 i5 R' s蜂王爬入蜂箱,而且洞内蜜蜂基本爬出来后,即可将蜂箱带蜂群
* B) ~9 U8 `8 d( z: B' U3 I. r搬回。% ?  g- ^# H7 l( z3 R
(二)诱捕! }$ h) C* A3 C0 L% j9 C+ N! t7 D
诱捕是根据中蜂的生物学特性,选择中蜂乐于营巢其中的蜂
4 T( u: G. q4 l* h& P0 |* q箱、蜂蛹等,并放以蜜、糖等物诱使分蜂群或飞逃蜂群定居的方
0 W1 L6 V: U" l* O9 J0 a; s! a! A法。要使诱捕成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X6 E! r! M6 z( t5 D6 X1.选用合适的诱捕蜂箱和蜂具 诱捕用的蜂箱壁要严密、
- k" p: i5 A1 x9 s# b0 k不透光、干燥、清洁、无异味,最好是带有蜜蜡香味的旧蜂箱。  w: q! B% F7 X4 l3 ^, H3 e2 a
附有蜡基的蜂桶由于带有蜜蜡和蜂群的气味,对蜜蜂具有很强的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9: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吸引力,可用来诱捕野生蜂。/ Q7 w# X$ {8 O6 e3 m
2.选择适宜的诱捕地点 首先,诱捕蜂箱必须放在蜜粉源0 y+ g; k# G% U; v, j2 @
丰富的地区。其次,要选择向阳、背光、避风的地方设置诱捕蜂1 w( z: {; A; M8 T; z
箱,例如岩脚、岩缝、大树下、房檐前均是较好的诱捕地点。由
6 X. c# U* B" t5 W) ~于诱捕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分蜂群,所以诱捕的时间主要在分蜂季- G7 W4 ?7 c$ y+ U3 O1 ]
节。另外,也有少数因敌害被迫迁移的蜂群也是诱捕的对象,所
# X9 w6 j2 i- ]; G以也要根据当地蜂群敌害,如胡蜂、巢虫等危害猖獗期来确定诱  e4 f' a" l: P
蜂的适宜时机。
1 r3 O9 |9 Y/ F$ e) w! h3.检查和安置已诱捕到的蜂群 要定时检查设置的诱捕蜂* `& R7 Y# [' \7 w- p) }
箱,在分蜂季节一般每3天检查1次,久雨初晴时要及时检查。7 n5 E" q+ K' c: \" g+ ~  e/ l5 P
若发现野生中蜂已经进箱,等到傍晚蜜蜂归巢后,关闭巢门搬回) J6 W& W2 \! D
即可。若是旧式蜂桶最好搬回后及时过箱。
# S7 Z5 |  H+ E2 x6 R2 t2 n第三节 中蜂过箱技术8 D" D' z0 N9 f/ A
中蜂长期以来饲养在圆木桶、竹篾箩或竹笼里,巢脾固定其% u9 c" ?8 r$ n* A8 M; Z$ T* w
中,不能提脾检查,群内的变化情况无法了解,更谈不上用科学3 L4 T) ^5 E( `# E+ v
方法管理,只有采用新式的活框蜂箱,才能实现中蜂的科学饲
4 C; V% k& t) n; H5 f! i养。因此,第一步工作是要将旧式蜂巢固定巢脾的中蜂,改为活2 q. h1 m6 K. V4 o
动巢脾饲养,这一过程称为 “过箱”。中蜂过箱时,必须选择好) @/ X8 D* ^3 i1 n! k/ p
过箱时期,掌握好过箱的操作技术。
+ g5 k  e- w8 T2 [' y, y  一、中蜂过箱的最适时期
3 r0 k& e. L! `- _0 o( M6 p过箱是用人为的强制手段将蜂群拆巢迁移。过箱过程中势必
! X: Z" C. N# e3 y" |0 @- o8 |要损坏部分蜜粉脾和子脾,过箱后蜂群需要重建家园,所以,过
# A/ r, ^( j6 b( j, ]* C箱需要在外界蜜粉源充足、天气晴暖时节进行。这样,不仅在过; Z% ?7 }2 ]" w6 U( o7 _
箱操作过程中蜜蜂比较安静,不易发生盗蜂,子脾受伤少,而且0 X* a, G5 M; `1 L
过箱后,蜂巢修复迅速,蜂王很短时间内就能恢复产卵繁殖。, {! s; F5 H3 `" \! {. E- {! p+ }
过箱的具体时间:春季宜选择晴暖天气的午后时分;夏季宜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9: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黄昏时进行,此时气温适宜、蜜蜂出勤较少、秩序好;早春和2 X4 c/ p3 _* r8 V' ~
晚秋,可在夜晚将蜂群搬进室内过箱,过箱时可用红光照明。7 r' [+ e; Q9 C+ @% y. W: [
  二、过箱前的准备/ `. r( T  o! v2 [9 `
过箱前需准备的用具有:标准式蜂箱、上好铁丝的巢框、割4 L) Q: u/ D6 N
脾刀、剪刀、稻草、麻袋片、钉锤、蜂扫、熏烟器、面网、隔# j! N  x/ o$ v# L9 M8 z
板、脸盆、毛巾和木桶等。过箱时通常需要3人协作进行,一人
6 t9 @5 \" `- Z4 [3 `8 j9 g负责脱蜂、割脾;一人负责绑脾;一人负责收蜂入笼以及清理残
) v: @/ n+ K( c8 m5 t& V蜜等。9 H1 ~& G/ y* z  R
过箱前,如果蜂窝悬挂在高处,应以每天下降30厘米左右
5 h0 A3 T- d7 N/ o' e* C( `5 B的速度预先将蜂窝放下来。原来放在地面但距离很近的数个蜂
$ ~9 a3 H+ {3 L5 S1 S窝,也要预先采用逐渐移动的方法,将彼此间的距离拉开,以免
; s3 p% q6 ^! v; p# r2 u过箱时发生混乱。3 g% G, e9 E) _# C% @
  三、过箱方法% i0 D) q7 d" ]' o
旧式饲养的中蜂蜂窝多种多样,而且摆放的位置和形式也各( t5 w$ m- c/ i  f. a3 m
不相同。按摆放的位置,蜂窝通常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类;按摆放, h- q- S' j/ w* ^! h+ H: \
的形式,可分为可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立式蜂窝和卧式蜂窝过# c0 p% C& c+ r- h  U
箱操作上除了翻巢和不翻巢的区别外,其他操作大致相同。都要
5 X7 C$ U+ D7 \$ k0 F8 ?经过催蜂离脾、割脾装脾、抖蜂入箱、催蜂上脾、调整检查等几; C' M2 w; j/ x+ M1 U+ G
个步骤。
& _/ ~( `) O/ }* h$ X# q  A& A(一)可移动式蜂窝过箱方法0 Z- D4 w9 ^# T. s# M
将蜂窝搬离原地5米之外,原地放一预先备好的活框蜂箱。
( S6 ?: K& \/ q( Q. [: _) h/ j如旧蜂窝为立式蜂窝,则先除去蜂窝上下盖后,再倒转过
5 ^8 L& n9 [; a* r来,底朝上,上面盖一草帽或收蜂器,套一空蜂桶也可以,然后
7 u' _: x$ Q5 [- B1 l用熏烟器从蜂窝下往窝内喷烟,同时用木棍敲打蜂窝外壁,催蜂
& t% L! f9 }9 E" O' R+ g! X离脾。在熏烟和敲打声的刺激下,蜜蜂便会离脾向上爬至草帽、
/ B" j6 m& i& K1 o1 w收蜂器或空蜂桶中结成蜂团。待蜂结团后,将带有蜂团的草帽、; l* C( f  `' b
收蜂器或空蜂桶搬开,立即进行割脾上框,将上好巢脾的框依次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20: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入原址上的活框蜂箱内,再把蜂团轻轻抖入,盖好箱盖,打开, d: b, ]' k& m4 ^& v* u
巢门,过箱操作即告完成。. U% n0 t5 _8 c- e5 S; J7 _& r
如是卧式蜂桶,先将蜂桶搬离原位,原位上换置一活框蜂: b7 A/ I  i! e; c2 a
箱。把蜂桶翻转180°,使巢脾朝上,并将蜂桶尾端稍稍抬高,; `6 a6 {$ V) T) @
然后用熏烟和轻轻敲打桶壁的方法,驱蜂离脾到蜂桶的底端结
, S% T4 x  G# T9 b团,再进行割脾上框、抖蜂入箱等操作。
* q' f3 n* g( s( F. Z+ ^割脾上框的操作程序:将已脱去蜜蜂的蜂窝搬入室内或离蜂
- a: r0 ?. ~- u1 K; }1 g5 z& D场稍远处,把巢脾依次割下来,分别放好,注意不要损伤子脾。
+ I, f( m/ x) i. b& Y4 m然后把割下的巢脾平放在隔板上,比照着巢框的大小把脾裁好,- _2 r! o/ ^! A: h; s' _
顺着巢框上的铁丝,用利刀把脾划三道沟,把巢框上的铁丝镶嵌
- f' U2 i/ _5 y: _: V$ ~9 ~入沟内,上面再覆盖一块木隔板,用双手捏住上下两块木隔板,' |$ F* ^6 h+ t; t4 d
连脾一起翻转过来,撤去隔板,用薄竹片、稻草或包装绳将巢脾" h& y. d& R& U! s8 t' L  i1 l
绑牢,即可放入蜂箱内。
# O$ K" R: u  [0 R" g3 j0 x由于割取的巢脾,形状大小各异,需依照巢框的大小修理,# E6 W, i; w' C/ r( X+ x
一块不够大时,可用两块拼在一起。割脾上框时要尽量保留卵、
9 h1 @; f  n- h+ j& Q7 v- C8 A* S虫脾和粉脾,少留蜜脾,通常将雄蜂脾和空脾舍去。
* A8 @  _& y6 W' @(二)固定式蜂巢的过箱方法8 e  g1 h8 y6 J- k7 _6 V; h- B* t
有的蜂群营巢在墙洞、大柜等不能搬动的地方,不得不保持4 C/ w3 p0 {( z) c4 N$ o
其自然状态过箱。过箱时先轻轻启开墙、土窑洞蜂巢的前壁或土2 ?- d& K: F- W
坯门板,看是否与相邻空墙洞、土窑洞有小孔相通。如有小孔相
& y! k- H9 U' f* r& Y通,把前壁或土坯巢门板关上,从巢门口向蜂巢内喷烟,蜜蜂即
& z/ t. Q7 l6 L. c7 \) W  W离脾通过小孔到相邻的空蜂巢内结团,这时可打开土坯巢门板进
0 k. L8 S; I+ }# l2 O' f行割脾上框。
& o! y! S/ i9 s: \& {: @, ?- ?对于用双手能直接接触到蜂巢的蜂群,首先要找到便于操作
5 O' `3 c' G, \# l和扫蜂的地方,用手轻轻地振动巢脾,使蜜蜂慢慢离脾,诱导蜜
$ E. Q7 j6 B; T蜂到选定的便于扫蜂的平整部位集结成团,切勿乱喷烟、瞎敲4 R/ @% T0 H) u! B. d0 `
打,以防蜜蜂混乱,结不成蜂团,影响割脾和扫蜂,甚至蜂王惊7 |2 n0 Q7 Z: q0 o% ^
飞或受伤,造成意外的损失。待蜂离脾结团后,即可割脾上框。
# W7 o0 C/ d( {. A催蜂上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若不注意往往会使蜂群飞逃。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20: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抖蜂入箱后约30分钟,应开箱检查,如见蜜蜂已上脾,就可证/ q5 i$ X1 L6 U! a/ }2 S2 f
明蜜蜂过箱后接受新居,蜂王安然无恙,过箱基本成功。若见蜜/ ]8 p7 [' P3 ^0 |  S& z+ v) P7 X& P
蜂结团在箱盖或箱壁上,应立即设法催蜂上脾。若蜂团在箱盖+ _& |) t' o3 \2 j1 ?5 d' ?
上,可将箱盖稍稍提起,将蜂团靠近巢脾,来回轻轻移动,使蜂/ H/ y0 w  D" c/ E5 Y5 e; {
团分散,蜜蜂爬上巢脾;若蜂团结在箱壁上,可用蜂扫轻轻将蜂
1 N1 j  n2 `& v6 `2 y1 R6 l团扫散,让蜜蜂爬升上脾。( O# ]0 c/ T! D/ U% d) s
过箱完毕,应及时清理过箱现场,将巢脾蜡渣及时化蜡,使6 H! U$ `- j8 Z8 @9 A' N
用的工具清洗干净,地面上滴落的蜂蜜、蜡屑、死蜂和幼虫等都
6 z6 N2 w0 h, R; ]" ~要清扫干净,以免引起盗蜂。
' c; D4 k% D  `8 m  o  四、中蜂过箱后的管理- ], _3 g* B4 p- c7 b+ b
长期生活在旧式蜂巢中的中蜂,一旦过箱,生活环境突然改/ J. H2 n8 _' r, [: a" J6 R
变,很不适应。而且过箱操作势必损坏部分巢脾,杀死少量蜜蜂9 q! j  }1 J/ }: N) \, H* Z2 A
和幼虫,扰乱了蜂群。所以,中蜂过箱后,需要加强饲养管理,
7 g: U3 c; Z  [以利于蜂群的恢复和发展。
8 |6 [! b4 g4 i(1)蜂群过完箱后,要及时地缩小巢门,避免盗蜂。并要根
5 L2 w) u4 x% ?: d. l3 T" V3 r据天气和蜜源情况,调节巢门大小。+ \* H' B9 N+ Z+ \3 B8 m
(2)及时判断蜂群是否有蜂王。过箱后,要注意观察工蜂的) e5 q1 f9 f, K' {
表现,如果巢外飞翔的工蜂很快进入蜂箱,说明蜂王在箱内。如
' D- K- k' E  o& a0 S" \果工蜂不上脾,从蜂箱内纷纷往外飞,在蜂箱周围徘徊飞翔或钻* A+ C" ~/ _6 E! |3 q
入邻近蜂箱,说明蜂王不在蜂箱里,这时就要赶紧揭开蜂箱盖,) S8 d$ p: K& ~1 R! F' n
使蜂团和巢框露出来,等待蜂王飞回来。同时,在附近寻找蜂+ a  ]3 Y$ d0 P" d3 T. h
王,找到后捉入箱内或放入王笼中再放入箱内,以招引蜜蜂1 c- C9 w/ F: n: n! b* J
回巢。       
4 J- Q/ b5 ~- p. C' Y% O6 D3 v5 f(3)适当紧脾,使蜂多于脾。在留足巢内饲料的前提下,尽1 @1 H( r& x3 M" J5 J# {
量少加脾。蜂多于脾,有利于巢脾的修复和幼虫的孵育。同时,
3 C6 T8 L% ~$ K) O! l/ `. g还要给予奖励饲养,以促进工蜂造脾和蜂王产卵。' G1 d  |8 [) p: ~" L: K
(4)过箱2~3天后,午后开箱快速检查一次,看工蜂是否4 C- Z/ s0 W, i, L7 \
护脾,巢脾上方和框梁的连接处是否已经粘牢。粘牢的巢脾可以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20: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掉捆绑物。对没有粘牢或下坠的巢脾进行矫正,不平整的巢脾- l/ v: r. i; O( r2 i9 U5 M* a
要齐框削平。如果发现巢脾上出现急造王台,说明蜂群失王,可
9 ?1 {2 ?( V; @8 n/ J选留一个最好的王台,将其他王台挖去,或采取诱入蜂王或合并
- O* z, X( J0 R% r2 f( K6 Z" _蜂群的措施。待工蜂将放入的巢脾修造成整张巢脾,而且绝大部
% w0 o' k) u2 x, K4 [( p: ~分巢房被蜜、粉、卵或幼虫占据时,就可以加入巢础造脾,使蜂+ J2 |9 q9 C% S! ~1 s8 D
群迅速壮大。4 o5 v; ^. P5 }/ d2 \3 M! ~9 f  V
第四节 中蜂饲养管理要点
8 [5 T8 M7 z& T# Q; A  一、选育优良蜂王
# ^& f0 ]+ k  G3 E* G' G1 H  C选育优良蜂王,对于蜂群的复壮和逐步改变蜂种的不良习性
# `) A5 W1 ?1 w% V8 H( F% m有很重要的意义。中蜂也同样需要重视选种工作,其原则和意蜂
# F+ j3 T) k5 A' [9 ?' @8 g相同,即选择蜂王产卵力强,繁殖快,能够维持强群,工蜂采蜜
3 j7 a" |5 g' i1 a) ^力强,性情温顺的蜂群为种蜂。经过长期选优去劣地培育优良蜂% W. ~, Q! D$ F) r  Q/ R7 n+ e
王,同样可以改变中蜂的某些不良习性,使其朝着对生产有利的8 `/ B! R1 @2 z" S( T
方向发展。) h) e* G2 W8 R  M) o: l6 L
中蜂人工育王的方法与意蜂基本相同,但要注意最好不用无4 M: \! _4 D! ~& L
王群养王。因为中蜂失王后,巢内秩序紊乱,容易发生工蜂产( u- B! _5 D5 B
卵,严重影响育王工作。
4 g5 x) g% b4 }( U% j; z  二、防止中蜂咬脾
( v7 a! z8 ?; F$ t咬脾是中蜂的一大缺点,秋末春初往往将巢内中间的巢脾咬3 y' |8 A6 n% S
成一个洞,重新换入整张的巢脾,还会咬毁。因此,秋后可把不
8 r& E( |3 u0 z' W  F& e$ u完整的蜜脾 (下边缺一块的)放在蜂群的中间,完整的蜜脾放在" m4 \0 x/ C8 L& s4 Z# y6 _/ @$ y
两边,这样既可适应蜂群越冬,又能避免巢脾被咬毁。$ ]- l) C3 t( A* ~: @
早春不要过早地加脾。待外界气温上升,蜜源逐渐增多,幼
! u+ m# D* D& m3 g- Q" H: d% m% x蜂陆续出房,蜂王将产卵圈扩大到旧脾上时,再给蜂群适时加脾
# J* n) \# V$ j* W: x6 f4 ?7 l- ^(旧巢脾)让蜂王产卵。加脾过早,不但不能促进蜂群繁殖,反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20: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会把完整的巢脾咬坏。加强选种,挑选不爱咬脾的蜂群作种
* q: [+ v6 Q  O: I. C* f  B4 R- [群,逐步改变这一不良习性,也是防止中蜂咬脾的有效措施。0 ~6 I% K0 K* |3 G) h* a
  三、清除巢虫. }0 X! v2 K) c( r; n7 ^2 d( c9 Q* @
巢虫是中蜂的一大敌害,不但毁坏巢脾,严重时甚至威胁蜂
/ N* x: K; Z$ B4 t; Y4 z' o群的生存,以致弱群和无王蜂群飞逃或死亡。中蜂虽对巢虫有一5 ?% V+ @, P% R$ @- `" A
定的抵抗能力,但不善于清扫箱底的污物 (蜡渣和雄蜂房盖)。
: ~; Q& ~$ C9 o6 j# L这些物质堆积箱底成了巢虫的孳生地,使巢虫有机会大量繁殖。
% u, h0 g) _+ }, I: \- y) f在蜂群失王、连续自然分蜂或受病害影响以致抵抗力减弱时,常9 r! R4 J9 ?" l% _% p( K
因受巢虫的危害使全群飞逃或死亡。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注( q) d" D" s, [+ e1 ^$ l
意经常扫箱底,及时清除巢虫,消除危害。同时,在早春和晚秋
6 e) O# a! ]2 G! I& }尽量做到 “蜂脾相称”,使蜂密集,以增强中蜂抵抗巢虫的能力。
  v% R- \% _3 Y. H# i$ ~7 P! X  四、防止中蜂飞逃( \3 x1 J- \/ ~. L
在巢内严重缺蜜和有盗蜂、天敌侵袭时,中蜂容易发生全5 T  r& s1 U( I+ M( ~
群飞逃,给养蜂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在蜜源缺乏的季节,
) L; O% O4 u0 l9 c要对蜂群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食料不足或被盗蜂抢劫时,
# Z. G$ `0 N( `, s7 `要及时补给蜜脾,如果没有蜜脾时,要及时饲喂,以防蜂群飞5 g4 h7 d' c8 ]7 v' P& C  |- m" R
逃。' l0 U1 g" Q- g) p) t" @, K
  五、预防盗蜂7 @" X' C$ ]7 c9 C1 s
中蜂嗅觉灵敏,善于发现蜜源,但也容易到别的蜂群里盗蜜9 L) B4 Z8 `+ e7 j
(特别是在蜜源末期)。中蜂之间的盗蜂,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防
- n" p) f8 ?* V/ u0 l8 M3 L# l8 O御。如果是意蜂或东北黑蜂和中蜂之间的盗蜂,因中蜂的抵抗力
4 F* m" J  x$ S/ G! R差,常常受到意蜂或东北黑蜂的威胁,严重时巢内的存蜜全被盗
0 e% J+ l- W+ l光,工蜂、蜂王被咬死,有时蜂群被迫飞逃。因此,预防盗蜂是
7 q: S) J6 x! g+ q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7 ~1 ~- @" K! f! g5 t预防盗蜂的办法:加强科学管理,在蜜源缺乏的季节少开箱  V9 j) U$ N. t) ]. }+ y* C
检查,也可以安装防盗巢门。中蜂场和意蜂场须相距2~3千米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20: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
+ L8 u1 |0 V: v$ m1 B  六、防止分蜂热! U( K0 Q5 [) R' e
中蜂的分蜂性比较强,在饲养管理中可采用意蜂解除分蜂热
4 |# a5 v3 `# g的办法。若这些办法难以见效时,可采用以下两种办法:- j; x# e( n, X3 W
(一)提前换王
5 N& C) s4 ~) u( W在自然分蜂季节到来之前,从种群里移虫养王。新蜂王开始5 z: `$ R) ^0 m
产卵后,淘汰分蜂性强的蜂群里的蜂王,诱入新蜂王。新蜂王的
/ t, I. y0 ]7 u( M. a蜂群,一般情况下当年很少发生分蜂热。2 @- e; ?' C. X
(二)新老蜂王的蜂群互换位置
1 Y% Q. R' u( o7 y( l- G- ?在蜜粉源植物开花期,上午8~9时,趁外勤蜂大部分出巢
7 L% K  ^- B  J" g* ]  o" Z& \采集的时候,把新王弱群搬到有分蜂热的老王强群的位置,用诱
7 l/ z$ Z- l6 V" \7 A入器把新蜂王带10~20只工蜂扣在巢脾上保护起来,防止老王5 L: M" B7 r1 H/ @: i
蜂的工蜂围王。经过这样处理以后,强群变成弱群,分蜂热就自
7 e! y/ ?+ Z% H动解除了。新王群变成生产群,增强了采蜜力量。6 c7 G( I+ N) U* E$ B
  七、工蜂产卵群的处理% ~# ]4 ~% n) u3 ^$ @' F4 d0 A
中蜂失王后,很容易发生工蜂产卵。平时检查蜂群时要经常9 a: E0 J) c( D5 J! f
注意蜂群是否失王,如果失王,要及时诱入蜂王或成熟王台,也+ R& @6 P4 w$ |% b* Y4 H( ^
可以从其他蜂群调入卵虫脾,供其改造王台。$ F+ y2 |) n$ [/ ]" s/ _. V
但工蜂产卵后诱入蜂王或与有王群合并往往不容易成功。这! q! }8 D+ `; T) n- [4 a/ ^/ R
时,可采用铁纱盖合并的办法。在有王群的巢箱上加一个空继
# }8 D3 l* [* n' G5 L+ s箱,巢、继箱之间用铁纱盖隔开,继箱开一个巢门。合并前把继
0 P# K: f4 V9 i# ?箱巢门堵严,傍晚工蜂全部回巢后,把工蜂产卵群连脾带蜂提到
% @9 @" ~: y0 P5 c$ s+ w. e4 j" f9 J) K准备好的继箱内 (脾上要有够4~5天吃的蜜)。过1~2天,当7 c& p) N0 H2 h( f1 K6 u$ J
巢箱的工蜂大部分出巢采集时,把继箱的巢门打开,等继箱里的& `0 x; v: U0 y( G& F$ t: z. J
工蜂大部分进入巢箱后,把工蜂产卵的封盖蛹用刀割掉,巢脾分7 J( T$ q  g" ~: h
别加到强群里去清扫,剩下的少数蜂很快会进入巢箱,这样就可% s: G+ A' C/ N& @
以成功地将工蜂产卵群合并。
积分
2754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4155

金钱

1037

回帖

27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20: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难点提示+ d/ x  A* n0 X0 a  N
  中蜂是原产我国的优良蜂种,中蜂有很多西方蜜蜂不可
* M; c' d  Q. n3 _比拟的优良特性,如采集勤奋、个体耐寒能力强、善于利用
$ c1 G% h% @3 u$ B7 U; ?零星蜜源和冬季蜜源、节约饲料、飞行灵活、躲避胡蜂等敌
4 _' G  G* C9 L( a* w害和抗螨能力强等。但中蜂也有弱点,如分蜂性强、蜂王产, j# Y8 M2 u: B: z
卵量低、不易维持强群、易飞逃、采蜜量较低等。应根据中
. m2 d& o1 A/ f6 [3 G& [8 W+ b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饲养。重点做好选育优良蜂王、
6 }! i; Q+ F) n+ V0 c4 m防止中蜂咬脾、清除巢虫、防止中蜂飞逃、预防盗蜂、防止! C1 `0 y' `0 j
分蜂热等环节,并及时对工蜂产卵群进行处理。
9 U. |6 U5 f% y# a收捕野生中蜂是利用自然资源解决蜂种缺乏的既经济又+ E$ `, r% Z& D
有效的方法。对传统方法饲养的蜜蜂要进行 “过箱”处理,
1 A3 W: p' j4 O. _# H才能实现中蜂的科学饲养。中蜂过箱时,必须选择好过箱时. P0 i. N5 _* p+ F- n/ O+ `
期,掌握好过箱的操作技术。
6 d& ~0 n( F. d4 j7 W% L- |----------好了 完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489
在线时间
1774 小时

1万

金钱

4786

回帖

7489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2-2-17 20: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这份热心,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26 12:56 , Processed in 0.179321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