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积分4933
在线时间1931 小时
居住地云南省 玉溪市 红塔区
金牌会员
 
QQ
积分4933
在线时间1931 小时
居住地云南省 玉溪市 红塔区
金牌会员
 
|
发表于 2012-5-25 15: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45# 蜂人蜂话
$ I; p* S8 M6 f
+ }5 \: w) d3 h
5 W1 o$ j$ T! U1 Z9 Y8 `% k黑大蜜蜂(喜玛拉雅蜜蜂、雪山蜜蜂、岩蜂)2006年12月21日 星期四 9:43黑大蜜蜂
: x* F# e) S9 p. Q5 q
: L: p# t! q; Q/ v; v+ Q 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 Smith,1871)是蜜蜂属中体黑且大的一种,而且是最大的一种(图)。由于主产区在喜马拉雅周围的雪山下,岩栖,故俗名又称为喜玛拉雅蜜蜂、雪山蜜蜂及岩蜂等。
7 u: g: b" F3 l2 |3 c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地区和怒江、澜沧江流域,包括中国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等地。( B; L, d0 Z5 G0 n( g. `" @' H
工蜂体长17~18mm,体黑色;腹部第2~5节背板基部各有一条明显的银白色绒毛带;胸部、小盾片及第一腹节披黄褐色毛。前翅烟褐色。 + [/ T8 A4 ?$ }4 W$ Y0 P
1 E* t2 V, l# t( Q/ \ ) ^" D+ i/ ~- Q5 f
图 黑大蜜蜂
' Z* t1 V2 E6 y9 C' S$ E3 E0 ~
5 b$ v! d; [& q$ Q1 @: `" H0 U* X 常栖息在海拔1,000~3,500m的悬崖下,具有随季节迁徙的习性,冬天迁至低海拔温暖地带,夏天迁至高山凉爽地带。黑大蜜蜂的蜂巢,通常为单一巢脾,仅由一片与地面垂直的巢脾构成,而且都是露天营巢附于悬岩下,离地十数米以上,敌害难以接近。常数群乃至十数群以上相邻结巢构成群落。这样,声势浩大,敌害不敢靠近。巢脾长0.8~1.5m,宽0.5~0.95m。新脾纯白, 旧脾黄褐发亮,基部为蜜粉区,厚可达100mm,中、下部为繁殖区,厚为35mm。 纯蜜区偏于基部上头,呈倒三角形。匡邦郁、和绍禹、李绍文报道,云南怒江峡谷傈僳族岩蜂村的山岩间有由20群黑大蜜蜂组成的群落;澜沧县竹塘区茨竹河乡拉祜族李扎米老汉几十年来拥有一处蜂岩,岩为石灰质,海拔2,000m,常年有20余群黑大蜜蜂营巢其间,极为壮观。
% s) H0 T+ q' E5 P+ | 黑大蜜蜂在高山地区显示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大约海拔4100m处的花朵上曾采集到此蜂,这样的高度只有熊蜂才常被发现。 黑大蜜蜂大概不能在极高海拔的地方营巢,但可以在营巢地点上下不同海拔高度的地方采集。黑大蜜蜂能在不适合其他蜜蜂飞行的气温下飞行。" v: }+ R6 W0 a
每年秋末冬初,每群可猎取蜂蜜20~40kg及一批蜂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大的野生蜜蜂资源。单张巢脾一次可取蜜40~60公斤。由于蜂巢多筑在离地面数十米高的悬崖上,所以取蜜困难,动作惊险,取蜜时往往从悬崖的顶部,利用粗壮的藤条绳而下到蜂巢处取蜜,人悬在空中,虽然取蜜人作了防护准备,也难免被蜂蜜蛰伤。在当地,这种黑大蜜蜂也往往属于当地某些人所有,不许外人随便取蜜。取蜜时,一般都要留下部分蜂巢和蜜,以供蜂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