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饲养中蜂的人都多多少少受巢虫的困扰,少则出现白头蛹,多则整群飞逃,而这种因巢虫所害飞逃的蜂群大小皆有,特别是在夏天尤为严重。而用传统的泥巴糊竹笼做的土法蜂箱或者石材蜂箱少有巢虫甚至无巢虫,在大空间里生存的天然蜂群鲜有巢虫所害,为什么呢?根据对多种蜂巢的蜂群观察,我得出以下结论:
6 ?, S- f" ]3 W1 }0 I3 F 一、中蜂受巢虫所害跟群势大小无关,强群照样容易得巢虫。
( k' l1 `, E3 C& W Z2 Q) v& P5 i3 Y 二、密封性好,巢门小的蜂箱少得巢虫。
! j; m) p0 L1 `4 |- H3 M 三、蜂巢环境湿度大的蜂群少得巢虫。
! |: h% T" v3 P1 j& W 四、巢脾底部与箱底距离大的蜂群少得巢虫。
8 a, x, v( v7 u. o 五、巢内新脾多的蜂群比老脾多的蜂群少得巢虫。
5 E$ N: [( R0 s) } 六、巢内常年存蜜足的蜂群少得巢虫。
2 k/ Z' ]9 |1 Z$ b9 ?! v T2 A2 Z 七、夏季或者干燥的季节更容易得巢虫。
& U5 Z* b( ~& b! @% ^! k' [7 ]! B& ~2 D$ I- x) M7 C: I
是什么原因造成上述的结果呢?那要从巢虫的生物性特征来分析,巢虫是蜡螟的幼虫,依靠成年蜡螟在蜂箱夹缝或者巢脾上产卵而育出巢虫危害蜂群,巢虫喜欢干燥,喜欢采食旧脾的茧衣和蜂蜡。1 I8 S0 @7 F' f2 m7 ?
在夏季,巢虫生长发育快,蜂群因需要散热造成脾上蜜蜂密集度低,所以不管是强群还是弱群,只要成年蜡螟在巢内或者蜂箱的夹缝中产卵,都会受到巢虫的危害。巢脾底部与箱底距离大的蜂群虽然巢虫可以依靠蜂箱底下的蜂蜡残渣发育成虫,但是因为距离大,增加了巢虫上脾的难度,危害相对来说减小。存蜜足的蜂群,因蜜的浓度大,直接影响了巢虫在脾上活动的能力,危害也会减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