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湘乡彭氏土蜂蜜 于 2013-3-1 19:00 编辑 ; ^# k9 Z( R2 p* W; t' g1 e
, n1 r' e+ k2 A, d+ g8 w' a
我的恋蜂情结
5 X: s- n5 j4 m( Z2 R& J( ^ 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曾经有一次玩一块木板的时候,爸爸无意中对我说那是爷爷养的一群蜜蜂的门,我注意到木板上面有五个窟窿,是十字排列的。爸爸说爷爷割蜜可能是太多了,后来蜂走了,而且现在这种蜂很少了,尽是洋蜂,洋蜂很大,但蜜没有小蜂的好,我时常玩的那片蜡就是爷爷熬蜜留下的。父亲述说的是他的童年时代的往事,其中充满了对蜜蜂的留恋之情,毕竟曾经带给过他甜蜜的回忆。那时是八十年代,而我还不到十岁,对于这些只是一闪而过,从未关注,因为正是玩的年代。可是,不知为什么这竟成为我喜爱蜜蜂的发端。3 \" x5 o# b$ J. ^4 K
后来,我对蜂开始喜爱起来了,只是在心中。我把时常光顾院子里花朵的一种蜂当成了蜜蜂,直到2002年,我真正近距离的接触到蜜蜂。那是一种略微圆圆的,胖胖的蜂,和蜜蜂一样条纹的身体而更灰白一些,至今我不知道应该叫什么蜂,也许是熊蜂的一种吧,但又与网上的不同,不过不要紧,名称虽不知,却还能时常见到。我曾经在那种蜂钻进指甲花里采蜜时用墨水瓶扣住花捕捉过几次,欣赏后再放掉。我一直以为它是蜜蜂,因为它也在采蜜。
6 Z3 ~; t; [# z
0 R: _, a, f. \ 时光过的很快,转眼之间我已经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因为中专毕业后工作分配的不好,我当了兵,一事无成,后来又到了远离县城的一个小镇粮站上班,工资微薄,前途渺茫。那是我最失意的年代,没有爱情,没有社交,我努力在自修大专和本科文凭,渴望有一天跳离那不如意的生活。在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当时考中专是最佳的选择,但四年毕业后一切都变了,没有关系,注定分配不了好工作,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我从来没有消沉过,也不容许自己消沉,我从小到大一直是别人嫉妒和羡慕的对象,因为我的成绩。现在,我的处境足以让很多人在心理上找到平衡。我并不在乎这些,我只是要实现自我,同时也为了不让父母再操心,于是,我几乎把自己封闭了起来,重新吸收知识,目的是渴望考取律师资格。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以不挂一门的方式完成了大专学历,还有一部分本科课程。6 J7 V/ n! F+ j- a
% r2 G" I3 o$ A 就是在这期间,2002年初的冬天,我所在粮站的邻居,一个和我父亲年龄相仿的人,常来粮站和我聊天,很快熟了起来。聊天中,他提到他家老院子有蜜蜂,土养的。为了能近距离看看蜜蜂,我让他和我一块去看蜂。那还是冬天,在一个晴天的下午,我们来到老院子,有两窝蜂,名符其实的土养,蜂窝是用土坯作的。虽然是冬天,但在晴天暖和时候居然有零星的蜂飞进飞出。这让我大为诧异,在北方的冬天,昆虫几乎是绝迹的。在后来,我问他要一群蜂,我们关系已经很好了,他爽快地答应了,等分蜂时一定给我。! H7 e$ U' D0 H6 `4 F% i
+ g% y! f6 @9 w4 [ 春天到了,夏天也快到了,虽然已立夏,但我老家在这时候一般还没有夏天的感觉。又过了一阵子,有一天晚上,邻居来了,告我分蜂了,蜂在院子旁边的一棵树上,让我第二天去收,并告我用蜂蜜或者白糖和水熬糖浆抹在篮子底上收蜂,又嘱托了一些其他的事。第二天一早,我去收蜂,看到蜂在一棵直直的榆树上时,我愁坏了,上树是我的弱项中的弱项,如果是一棵枝杈较多的树,我能勉强对付。总算天无绝人之路,邻居恐怕是不放心,没去干活,特地来看看我能不能收了蜂。于是,一切就由他代劳了,上树还真是他的拿手好戏。收蜂时,蜜蜂还飞下来落到我的额头上吃汗,让我顿生亲切之感。他收蜂的方法很特别,蜂是收在篮子外面底下的,蜂就倒掉着一大团,提在手里很沉,按他的话说蜂很壮。后来,在另一位邻居老大爷的帮助下,将篮子用木棍架住,放进大纸箱里,赶紧用窗纱蒙住捆好,但还是跑出几十只蜂,他们说会回老窝的。下午,我等车没等上,只好第二天回。晚上,自己用杯子化了一点稀糖水,用棍子挑在窗纱上喂了点,倒也是吃了。第二天坐车回到了家,我赶紧用木板模仿着土窝做窝,可是,我太笨了,居然没有做成。到了晚上,我怕蜂有什么问题,在它们安静下来的时候,我把篮子从纸箱中取了出来,挂在家里。第三天早上,蜜蜂早早起来在玻璃上乱撞,我赶快将玻璃打开,一些蜂出去了,但一些还是出不去。后来,我索性大胆了一下,将蜂挂到了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我觉得是带点阴的天,应该没事,这是我犯的一个大错。整个上午,父亲帮我做蜂窝,只可惜前一天他没在家。蜂窝父亲做的也不快,毕竟不是木匠,也没有见过,到中午时还差一点就完成了。突然,我感觉蜂群有点不对劲,本能地提着蜂往家里拿,可惜,只是非常短的时间,蜂团就散开了,到家门口时已是只剩下篮子了。蜂群越过房子一路向村外的山上飞走了,我和父亲追出去,但很快就不知所踪了,遗憾留在了我的心中。在后来,我回到了粮站,邻居对我说不要紧,等再分了再给我。我要给他钱,他执意只收一块钱,按他的规矩,蜂不白给,象征性的一定要收,这是习俗。后来,他的蜂没有再分,也许是分了也没有落到近处吧,总之,我没有再收到蜂。但从那里起,我却更加对蜜蜂痴迷了。在家里,我发现那里一只蜜蜂也没有,父亲说不稀奇,他年轻时就已不多见了,恐怕是绝了。我发现在离我家五里远的我姐姐家却能看到蜜蜂,也许那一片的环境更好一些吧。在田间地头,我也曾努力寻找蜜蜂的身影,但依然没有,那种时常光顾我家院子的蜂还是能够见到。于是,我得到一个结论,我家这一片早已没有蜜蜂存在。5 R0 T! V+ y. @: o* U
+ u+ Z+ D$ J$ g2 H" S 很快地一年过去了,邻居家的蜜蜂好像也没有了,我和他看过。有一次,他来和我说里面生马蜂了,有他的半个小指头大,他已经清理了。在后来,他告诉我,又来蜂了,明年一定再给我蜂。我没有等到那时候就离开了那里,因为我考取了离老家三百里远的一个地级市郊区的公务员,年底还通过了司法考试。于是,喜爱蜜蜂的我至今也没有养过一窝蜂。在他乡,我结婚,生子,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一个市级单位作公务员,过着平凡、稳定、繁忙的幸福生活,蜜蜂也好长时间不曾在我的思绪中出现过,但随着岁月的流转,我已经知道中蜂、意蜂的一些情况,知道父亲所说的小蜂、洋蜂就是中蜂、意蜂。时常还能在路边看到养蜂的,那一箱箱的蜜蜂,我知道都是意蜂,但我对意蜂却没有兴趣,因为它们兴旺发达,没有灭绝危险,何需我这个行外人操心。同样作为蜜蜂,意蜂也是可爱的,我没有任何偏见,只是我在内心深处真的担心那处在灭绝边缘的中蜂。其实,在我收蜂失蜂的那些日子,无论是父亲还是粮站的那个邻居都说过蜂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这里的蜜蜂曾大规模减少,这也难怪我在我老家附近从没见到过蜜蜂了,而人们的解释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X% E& M5 M! E3 P; Z) n7 B9 z
1 G1 R2 l0 q! w. A1 v9 P 就在几个星期以前,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关于蜜蜂的消息,据说在中国的平原地带,特别是黄河以北,中蜂的野外种群已基本灭绝了,这再次勾起了我对中蜂的关注。在百度一番后,我找到了中华蜂论坛、中国养蜂论坛等许多交流、探讨蜜蜂,特别是中蜂的网站,进去了后连续几天沉溺其中,乐在其中。每当看到蜂群的图片,我就能闻到蜜蜂的味道,是那样的真切。看到有这么多人关心、喜爱中蜂,特别欣慰,却也发现这些论坛中的北方人特别的少,大多是南方的,看来,中蜂在北方的生存形势仍然极不乐观,它脆弱的真是叫人担心。论坛和网络中都说,中蜂的减少与西蜂的引进关系最大,我想,也许还有别的原因。在我所处的太行山区,过去的生物种类中有些熟悉的小动物现在正不知不觉地远离了人们的视线,难得一见了。小时候,在初冬和干河滩上,总能见到一群群的乌鸦、红嘴燕(土话,类似于乌鸦,通黑)等知名不知名的鸟,一片一片的,到我十几岁时还有,二十几岁时就再也没有看见过。还有一种小松鼠,土话叫各岭,不知道怎样写,用这两个字代替,最近几年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说起来还有好多好多。也许谁也说不清这到底是怎么了,只能笼统地说一些陈词滥调的原因,于现实没有任何帮助。
0 x5 Z4 f, i% F. j' \3 t( K4 Z# D8 Y" O
可喜的是,我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就在十几天前,在花丛中我发现有中蜂,还让我给捉住欣赏了几秒,看见它使劲想要蛰我的样子,我又赶紧放了它。我正好用指甲对着它的尾部,我不愿它白白送命。一个顽强生活了亿万年的物种,因为人为的因素被逼进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何其悲也。这让我联想起了美国的印第安人。养殖西蜂错了吗?谁也不能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来妄下定论,我亲眼所见那些养蜂人的辛苦,如果他们是官员,是煤老板,是公务员,他们还会那样辛苦地去赚钱吗?可是,假如一旦中蜂灭绝,不能在中国自然状态下生存的意蜂,是不是就成为了这片土地上人类的负担呢?且不说依靠中蜂授粉的植物会灭绝,就是不养意蜂也会使自然界的大部分依靠蜜蜂授粉的植物失去生存的依靠。如何保护中蜂对我来说是个难题,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做,我的职业决定了这不是我的专长。从那次收蜂到现在,我的中蜂情结在十年后再次强烈的萌生,也许热爱中蜂其中也包含着对我们脚下这片来自世世代代祖先的土地的热爱,以及其所赋予的一切。保护中蜂,需要行动起来。如果今生有幸再让我得到一群中蜂,我会尽我所能,用在论坛中学到的知识去繁衍它,壮大它,再任由它分蜂离去,回归自然,或野外筑巢,安置其中,不再打搅。
6 E9 a3 O: U4 B `8 B: k" J3 N+ _7 {' a( F, a! m
8 _0 P+ G. {# ]: V/ E
于2012年7月8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