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盲目过箱! C4 K% Z. H, z- ^5 _
6 n" o- j. W8 N有许多中蜂土法饲养者养蜂热情很高,在看到活框饲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后,急于求成,在对中蜂饲养知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盲目将自己的饲养的蜜蜂改成活框饲养,结果因为方法不当,不懂管理而最终导致失败。
; R. V- S, |6 c. q6 W+ n. R! Z. ^* d* O8 h h- K' B& @! ]; s
2.饲养管理不到位& n# y( `. J8 z" o$ S; g
) P w- N2 H4 {2 s$ M. z Z' U饲养中蜂同饲养西蜂一样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土法饲养中蜂的大都是农民,对蜜蜂并不了解,只是偶然收到几群野生中蜂后,找几个木桶一装了事,任其自然发展。这种原始的饲养方法虽然落后,产品产量低,但是由于适应了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因而蜂群往往能够得以顺利发展。而改成活框饲养后,就需要对蜜蜂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诸如蜂箱的排列、蜂群的检查、分蜂、蜂蜜的采集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有的养蜂者为了扩大蜂场规模,盲目分群,他们不顾蜂群群势的强弱采取强行分群的方法,结果把强群分成弱群,到头来不但影响了产量,而且形成弱群以后,蜂群的抗逆性也相应减弱,易染病,死亡率也增高,结果先分后合,损失惨重。9 o O- l0 ~, l% d4 U1 H: Y
, n l3 L( A8 S, c! c4 C! G3.病、虫危害0 |' ], \- F, e
! W7 j; h6 c1 A, m( _6 Y+ B2 [# R中蜂的病虫害主要是巢虫,蚂蚁和幼虫病,由于是从土法饲养过渡到活框饲养,几乎所有的中蜂饲养者都没有防疫消毒的习惯,也没有防病治病的经验,因此蜂群发病以后常常是束手无策,有些人虽然想方设法防治,但往往由于方法不得当,或发现不及时而延误了治疗,而导致蜂群发展不起来,甚至跨场。 d/ }" q7 J. Q, x* n8 K
- T- e; _1 a( U2 Z% W4.受西蜂侵害
+ I+ Z6 h3 F6 @7 S& _1 M. _4 f; o- C" V& H5 E) ]
有些中蜂饲养区周围有西蜂存在,就会产生盗蜂,特别是在没有大棕蜜源的情况下,更易产生盗蜂。在中西蜂互盗时,西蜂能有效地进行防护,而中蜂却毫无办法,任西蜂长驱直入,直至盗光蜂巢。有的养蜂者不知道中西蜂不能混养的道理,在周围有西蜂饲养的情况下,还是饲养中蜂,或是放蜂季节周围有放养的西蜂也不知道回避,结果不知不觉中饲养的中蜂就没了,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样原因,其实就是身边有西蜂的原故。
' [4 f) ~3 G, K5 p+ a/ J
" ]$ ~; x. R* e j* a9 F2 E5.飞逃. O& u. O, P' z6 z
$ O" F% p& d1 V" j6 {/ {飞逃的成因其实也是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导致中蜂飞逃的因素很多:诸如外界蜜粉源缺乏;巢内饲料供应不足;群势过弱;在炎热的夏季,蜂箱在阳光下暴晒;春秋季节受寒风侵袭,烟雾、噪声干扰等。外界长期阴雨而引起巢内潮湿、新更换的蜂箱有异味或老旧的蜂箱有漏洞和缝隙,巢脾老旧、疾病、巢虫、蚂蚁、盗蜂等等,也有蜂种的遗传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尤其是蜂箱在阳光下暴晒最易让人忽略,有许多养蜂者蜂群频频发生飞逃常常找不到原因,其实就是不遮荫造成的。
' e h& U% b7 z( a$ h- S0 U% V8 b4 p0 r# m4 D2 G5 m- P
6.蜂群越冬方法不正确5 [# n: ]: Y" }8 j3 r, G
: K0 X1 i7 W3 c- D f; M* a许多中蜂饲养者秋末蜂群还挺好,但越冬之后,蜂群往往所剩无几,主要是由于方法不正确,土法饲养的中蜂秋季打蜜后,蜂群就毁掉了,不用饲喂。而在应用活框饲养后,有的养蜂者在饲喂越冬饲料时,掌握不好时间,饲喂过晚,增加了蜂群的负担,饲料也无法进行充分转化。也有的中蜂饲养者不管蜂群群势的大小就直接越冬,结果造成弱群被冻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