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8-3 11: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9 r% x$ q: n$ Q* T4 F谢谢。楼主大度,还给加分。6 x8 O* ]* p+ h7 l8 @
我曾经思考了你说的问题。( }) z* p0 v# Y% ?
方法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好的。
+ w7 M3 x4 J5 }: K时间、投入、效果这三项互相制约。某一个方面提高了就是以牺牲另外一方面为代价的。
/ A( m+ L6 k2 [+ R7 B个人所做保种的可行性比较小,还是机构的实力强。
4 \* W+ }, L, z& u; ^: A8 k作为个人保种,我觉得首先是保护本地种,然后才考虑保护外来蜂王。5 d' u, ~( c0 E2 S% s( i: B
因为这个问题特别重要。很多人不知道重视这个问题。以至于浪费了自己的资源,回过头才发现错误太多。
! T! ], B3 E5 V
. u3 `4 V0 S0 y* q杂交出优势,如果你买了一个王同化了本地种群,那么就意味着,没有下一次。
/ u T* {9 ?/ F" r4 `8 g/ h所以杂交始终用于生产,本地种群不能被影响了。当你生产结束最重要的就是本地仍然是原来的局面,如果不然没有第二次杂交优势了。
. m; D; s) e3 T9 p- N( `9 |
" Z! O! Q, u" o" g- E3 H& U所以利用种用王实际上,在本地是要同时双向保护。就是说即要保护自身的种王绝对纯净,还要保护引进王尽量使用的时间久一些。/ d0 v9 s! W {3 I$ W
% u) M$ |0 s7 [7 ~在没有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引进杂交就使得今后几年出现更难搞的复杂局面。也许已经有朋友发现附近的蜜蜂群体出现了优劣势差异明显的问题,说不定还有体征差异。
3 P$ L8 B" F. O6 N$ R9 f. E这些细节种引人未必都能观察到,但是很可能引领附近种群走向分离的路,最终出现功能异常。
6 I9 c( j8 l, ^5 f我所谈的主要是中蜂,意蜂方面同理,但是有个优势就是欧洲蜂非本土蜂种,无本地种保护。
7 h$ Q P" I3 u* r9 _) u& I引进的蜂场没有过多保种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