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人养蜂己经有18年了,对蜂群的认识各个时期不尽相同。/ |9 Q& E0 @9 a3 r
刚开始,手多多,一日看三回,强的成弱的,弱后为大自然作贡献。健康的看成有病的,有王的看成无王的。产量自然不必说了。
& u8 g, f) d$ o, y+ v 之后,觉得手瘾对蜂群的危害性极大,手多多的做法有所收敛,蜂群得到了发展,于是追求强群,蜂群有多强就养多强,以养满箱子为标准,养满了箱子后兴高采烈。一个蜂场里面强的己达极限,分蜂情绪强烈,采蜜的时节累得剩下半条人命;小的如蛋,寒冷季节不能保温,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并且爱王如命,有王就让他成一群。此时期的蜂群参差不齐,产量也不高。周围的人不论蜂龄多长都这样子养着,心想,蜜蜂就是这样子养的吧!' J, J' n8 k* y: I3 B9 ]
养了不久之后,购买了大量的养蜂书籍和杂志,看到书中的经验于是学会了折腾,经过几次实践后学会了人工育王,蜂王想换就换。书中看到的成功例子都要证实,有时候将个别原本兴旺的蜂群折腾得惨不忍睹,爱死不活,这个时期的产量在不断的折腾中也不理想。8 J3 F) ?+ o! R ]6 v" m
蜂书看多了,接触的养蜂人也多了,将别人的做法引申为自己的做法,学以致用,如:强群采蜜、关王采蜜、边繁蜂边采蜜、无虫化采蜜、双王繁殖单王采蜜、多王群繁殖囚王采蜜,继箱一限一自由采蜜、继箱纯蜜脾、栏式隔王板限王限产采蜜、介台采蜜、处女王采蜜、刚开产蜂王采蜜、平时储备巢脾大流蜜时加边上储蜜………各师各法尽为己用,产量仍然不理想。# ~& e7 i; x* G
随着蜂龄的增长,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上面所有的采蜜方法觉得都不妥当。特别是用强大无边的强群采蜜、大流蜜加空巢脾储蜜更加不靠谱。也不要在采蜜时期刻意去繁蜂,边生产边繁蜂是错误的,采集和育虫是成反比的。有个别蜂友习惯性在大流蜜时边上加入空巢脾,期望蜂群储存更多的蜜我觉得也不对,生产时刻是争分夺秒的,工蜂密集蜜脾储量适度封盖就快…………。知道了什么时候适合换王,知道了调控群势、平衡群势,知道什么是标准采集群,学会了防治巢虫,会设计繁蜂起点群势,尽量做到繁殖到大流蜜时达标而不超标,蜂群发展和养蜂人的劳动强度二者权衡取其轻,选择了既适合蜂群发展而又减轻劳动强度的框式,知道了蜂群富着养只取其盈的原则……,还有其他养蜂技巧日暂成熟,基本了解了蜂群生物学特性。这些认识的进步得益于实践、得益于《中华蜂论坛》的广大蜂友们的经验分享。
& V1 g: E$ n3 ?5 R
- O) a7 w& r1 Q# g8 L$ |8 p 关于对养蜂的认识过程,本人抛砖引玉,希望有经验的你们在此传经,让中蜂养殖一繁蜂顺。5 A- \5 x8 H- o4 m6 P% O6 [" }
# i6 m5 X1 Q0 B; C Y! ~5 L* \4 h
生产时期不养弱群,全部要达到采集标准群势,弱的要并。
, o# W0 U& R8 ]( k 寒冷季节不养弱群,弱的要合并" P5 Q- a0 X" d5 u" Y( y; L. C3 \4 `
生产时刻用强而无分蜂热的蜂群投产,并且温暖时期要蜂脾相称,采冬蜜时要蜂多于脾0 o4 v, m6 L, x" s
学会人工育王,用表现出色的蜂群做种, u4 m/ r* A6 a5 L
7 e1 c& n7 P; ~6 `3 r
. W/ j- k1 Y% G5 Z! @7 n! i, g6 i% n1 n, j' M
( B3 O, Z; c; ~. q, [& M
: y, k, X' l; s/ ?1 A& w5 V5 G% @- u. k0 z
: L# s1 A3 w! s7 n
8 y) }: J, K, s; ~、+ ^8 r. u& C! p3 `, h, h$ W1 J6 H, h
|
评分
-
参与人数 3 | 金钱 +140 |
收起
理由
|
张亮
| + 20 |
我基本是这样,不一样的是冬天不管,以前是. |
福之蜂
| + 100 |
但没有说透,所有的标准告诉蜂友吧! |
王老师
| + 20 |
实在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