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31 13: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ujun 于 2017-7-31 13:56 编辑 3 z1 I. g3 ?8 j1 B- a4 ~# U
2 d' [2 k' ?/ }, K2017-07-31,多云,26~36℃
# I2 w: U* F2 O8 ]# P
! V. |; C8 d. }' k% P 过去几天天气大热,最高温度到了37℃(实际天台温度36℃左右),检查各群,发现群势稍大,蜂离脾情况就很严重,原因是明显的:太热了,而我用的大部分是标准蜂箱,即使有通风口,也很难有效降低箱内温度。
. y0 _2 p! O7 y+ v N 一年多前,我已经逐步转为FY组合框,梁长33cm,如图:
1 G3 i9 r. ?" A/ z# @8 R9 W# M
" f7 @ P r' ]4 C- Y 根据观察,这样繁蜂的确比标框快,但蜂量超过4脾(33短脾)后,子脾也不会超过4脾,且再往多就存在边脾巢虫、出雄蜂等问题,在夏季尤为严重,脾上蜂少,隔板外蜂多,思来想去,觉得问题可能出在目前的标箱横放短脾,导致箱内空间较矮-----目前的框高仅23cm,这样的内部空间,不利内部散热。那么,是否增加箱高、脾高,让箱内形成良好通风,会否改善这点?我另一群格子箱,用的小框,上下通风对流高度超过一米,整个夏天至今没断子,蜂量还在缓慢增加中,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 k% C' f( S( z) P 心动不如行动,立刻将一个箱子改成这样:
, [& A# e$ R! }! u7 g1 X
6 ~& x7 v; }' w, a+ |, y
0 E( E( O, E! h8 s( ?4 ^, p 解释一下:下面的白箱子是蜂箱,可放33cm框7框左右,每框高度33cm,无下梁,为方便饲喂,横梁上方、下方都各有70mm左右空间,箱子顶、底皆有4个通风孔(φ45mm,有钢砂网),上面的格子箱只是利用来起烟囱作用,提高通风效率。到目前,已经试用6天了,小蜜明显归脾!再接再厉,用指接板再做了一个木制的。8 Q8 F: m: c p: x% f* n; ]9 j
目前是渡夏的尾声,此时改善居住条件,增加饲喂,对入秋的准备应该是有利的------一个月后见效。. N& L8 }' _$ [( s# G
3 f5 q, P$ K. W" u
上周在一个群的上梁上加满的花粉,今天检查,仅小指尖大小没吃完,今天再补了一次花粉,量与上次差不多,估计下周(7~10天后)还要再追喂一次,等再吃完,就出夏天了。. L0 Y' }, D \: w, P: r/ K
' F2 ?1 ~" H* G" z 上周封盖的王台,周末已出了大半,组成了5个交尾群,等交尾开产后,再看如何
5 f4 z( M! L4 K6 W7 T- _
) u( P& {" F% s5 d8 C3 O 各群都普遍补了花粉,这个活框群,箱盖开了通风口,饲喂了两次糖水,花粉也吃完了,这个季节还造了新脾,立刻补了花粉:% A) }$ b/ m8 ^- _/ @
2 j/ q6 f9 E# L; q9 \1 P+ Q, b6 }$ }
度夏还有3周结束,既然蜂群有造新脾的响应,那就开始促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