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宇 发表于 2016-11-30 16:58:51

巢框底梁与箱底的距离

现在很多人用意标箱养中蜂,但是在两广地区中蜂六脾左右,甚至是三脾就会闹分蜂。
意标箱巢框下梁与箱底的距离为1.5CM
本人我假设,如果把这个距离拉大,加大巢脾底下的空间,能不能降低分蜂热?对两广中蜂上强群能否有帮助?
请大家共同讨论,这个距离多少更合适?加大距离后会有什么后果?
请有这方面经验的大师分享更好的经验

态度恶劣耶 发表于 2016-11-30 17:29:19

意标箱高度是265毫米,框总高度232毫米,梁面到箱面距离5毫米,底下间距为25毫米。

赣好家 发表于 2016-11-30 17:32:35

太高了蜂就在下梁往下做巢脾

ken 发表于 2016-11-30 17:42:01

我是用意标箱养中蜂,全是养中蜂双王群,40几箱

fiesk36 发表于 2016-11-30 18:02:02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航宇 发表于 2016-11-30 18:28:56

态度恶劣耶 发表于 2016-11-30 17:29
意标箱高度是265毫米,框总高度232毫米,梁面到箱面距离5毫米,底下间距为25毫米。

意标箱高度是260毫米,框总高度235毫米,梁面到箱面距离10毫米,底下间距为15毫米

航宇 发表于 2016-11-30 18:31:13

ken 发表于 2016-11-30 17:42
我是用意标箱养中蜂,全是养中蜂双王群,40几箱

全年双王?还是某段时间双王?
深圳哪里?方便的话去参观参观

航宇 发表于 2016-11-30 18:33:09

赣好家 发表于 2016-11-30 17:32
太高了蜂就在下梁往下做巢脾

很少有满箱的蜂,上面还有空间的一般不会在框底造脾的

花田半亩 发表于 2016-11-30 19:00:04

这个距离也叫“”下蜂路“”反正我的蜂箱 下梁底到蜂箱底板 不低于2.5厘米 广东夏天热 还是做2.5以上为好 空气流通好

hds 发表于 2016-11-30 19:06:39

没有什么变化,我用从化箱,框底离箱底距离很小照样有6脾的群,加高到31的,距离大了,也是4脾上下。

无业游民 发表于 2016-11-30 19:42:39

航宇 发表于 2016-11-30 18:28
意标箱高度是260毫米,框总高度235毫米,梁面到箱面距离10毫米,底下间距为15毫米

梁面到箱面距离5毫米,底下间距为20毫米。

城市蜂民 发表于 2016-11-30 20:13:47

粉蜜源、地域、王种和气候等因素影响才是最重要的,下梁与箱的距离加大只是增大空间,通风调节好了。我今年自制的箱就比原来买的从化式高出有5厘米,但一年过来未发现有大的改变。

花开有蜜摇 发表于 2016-11-30 20:14:03

我的自己'做的都留有3厘米多的下蜂路空间,感觉做脾容易整齐

原野牧蜂 发表于 2016-11-30 21:02:33

   我曾用过的所谓标箱的平箱纯高为26 , 框整高23.5, 上框梁到箱沿有0.5的上蜂路,下梁到底板2.0的下蜂路。 2.5的梁宽,2.5*10+12=37箱子纯宽,标箱改造横养我使用的是2.75的框梁,47的宽度正好是12框的双王箱哦,数据为 2.75*12+14=47,下蜂路同样是2.0的哦~
    下蜂路安排到3.0cm左右比较好,能有效防止箱底的巢础直接上脾,下蜂路过小,再加上不经常清理箱底的话,巢虫危害更明显哦~
   我两箱叠加上下框组合玩蜂,上蜂路预留0.5,想增大蜂路可以用副盖纱窗面朝上来调整,下蜂路都安排到3.5的呢,单箱高度有26和32.5两种款式,对应的框整高23.5和30.0两种,箱26+26-1(上下箱体牙槽对接耗掉)=51,框23.5+23.5=47 余下的4.0就是上蜂路0.5+下蜂路3.5的啦;同理另一款: 箱32.5+32.5-1=64   框30.0+30.0=60,同样余下4.0的上0.5下3.5的蜂路。多年实战体验3.5的下蜂路表现不赖,加之设计合理的3*4cm的杉木方条制作的支架框子,就能随时随地清理箱底,结合“要想中蜂兴一年三换新”的不二法则,想在养箱里找条巢虫去做钓饵钓鱼都难的哦~
   至于分蜂嘛,那是物种延续的需要,要因势利导哦。爱分蜂更多的和蜂种 蜜粉源条件等有关,与下蜂路的联系不大哦,下蜂路的高矮更多的是考虑到巢虫的因素,意蜂清理巢虫的能力较强,2.0下蜂路就能满足需要,中蜂的话还是3.0左右比较理想的啦~

周生 发表于 2016-11-30 21:05:49

下蜂路如果超过3.5厘米.蜂就会在箱底吐蜡结成一个个小团.方便从箱底爬上脾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巢框底梁与箱底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