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蜜 发表于 2020-7-19 08:37:54

关于中蜂土养的群势

中蜂土养的群势,有大有小,这个没什么太大的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总是给予太多的期望,总是希望扔一个蛋群土养后短期内就能发展成仓蜂。
虽然看起来很好笑,如果不这样把问题理出来,可能大多是人还不自知。
所以中蜂土养的群势需要这样理解:
1、中蜂土养利于蜂群的繁殖和发展;
2、中蜂土养依然需要分为繁殖群和生产群;
3、只要蜂群健康,小一点没关系,让它们自己慢慢成长,不要着急;
4、小群用小箱,大群用大箱(直接用大箱根据蜂群发展进度进行适度隔断也行);
5、如果因为起繁群势太弱,当年达不到取蜜条件的就让它们继续发展吧,今年不取明年取又何妨;
6、土养群与标箱活框一样,外界没有蜜粉源,蜂群是不会造脾发展的,那就让蜂群适当修整吧;
7、保持蜂群安静、清洁、做好遮阴,其实养蜂人可以多看看风景,种种花,别总是去打扰它们。

中蜂戰士 发表于 2020-7-19 09:21:18

非常感谢如蜜兄,赞美的说话心里说了便不多说了。我想群势尤如人种,例如非州人黑,亚洲人黄,一眼便看出,山东人高大,南方人矮小(但现在因为营养足,年青一代也很高大),所以群势和当地蜜源有密切关系,这是不变的客观环境。第二点,如果不切底折腾,你不会发现技术在那处出现转向,那是常理,是规律,是总结,操控在养蜂人手上。

如蜜 发表于 2020-7-19 10:37:39

中蜂戰士 发表于 2020-7-19 09:21
非常感谢如蜜兄,赞美的说话心里说了便不多说了。我想群势尤如人种,例如非州人黑,亚洲人黄,一眼便看出, ...

你说得非常对。
对于蜂群的群势大小,特别是养蜂新手。就像我刚开始养蜂,心态不稳定,总是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其实到后来才发现,应该慢一点,再慢一点。
我所说都是我的所思所学所经历,只希望分享出来,新手有所收获,少走弯路;前辈们看了可以补充、斧正,让我自己也能更快的进步。

如蜜 发表于 2020-7-19 10:37:46

中蜂戰士 发表于 2020-7-19 09:21
非常感谢如蜜兄,赞美的说话心里说了便不多说了。我想群势尤如人种,例如非州人黑,亚洲人黄,一眼便看出, ...

你说得非常对。
对于蜂群的群势大小,特别是养蜂新手。就像我刚开始养蜂,心态不稳定,总是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其实到后来才发现,应该慢一点,再慢一点。
我所说都是我的所思所学所经历,只希望分享出来,新手有所收获,少走弯路;前辈们看了可以补充、斧正,让我自己也能更快的进步。

陈冬明 发表于 2020-7-19 12:43:21

感谢楼主分享

陈冬明 发表于 2020-7-19 12:43:50

感谢楼主分享

如蜜 发表于 2020-7-19 14:18:37

今天网站很卡吧~打开很困难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7-19 14:20:13

本帖最后由 蔡国光 于 2020-7-19 14:52 编辑

巨大的仓蜂绝对不是一年能筑造成功的,但也不能数年不败的。每年至少1次交尾不可能次次成功。我们见到长久不败的巢穴,其实早已是几朝兴衰了。
仓蜂群势向往己久,但由于种种原因,从没实施,深表遗憾。
楼主说从蛋群逐步发展壮大跨入仓蜂境界,时间可以忽略,但箱型必然跟上。
我想:是否有动手能力极强的蜂友,为蜂制造超级仓房。
仓房应该是一个倒金字塔,一个正金字塔合起来,也就是说,一个6边正立方体斜剖两半,大小就控制在1立方米吧?
如此的型态,既适宜蛋群时偶居顶上一角,又适宜庞大前快速扩充。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超越经典成:畸型。
我们蜂箱设计制作何尝不是呢?
可谁能完成呢?
期待!

如蜜 发表于 2020-7-19 15:37:39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7-19 14:20
巨大的仓蜂绝对不是一年能筑造成功的,但也不能数年不败的。每年至少1次交尾不可能次次成功。我们见到长久 ...

仓蜂的真实状态是山峰型,准确的说是乳房形状。即顶部宽大,下部渐小,最下部就是仔区。因为仓蜂是没有竹签这类东西防止坠脾,所以必须确保上部的宽大以增强吸附力。我们看到纯土养圆通横放的,其蜂巢则形成月牙形状,也是为了避免坠脾,增强顶部吸附力的原因。

如蜜 发表于 2020-7-19 15:48:35

本帖最后由 如蜜 于 2020-7-19 15:51 编辑

我们看到,自然蜂巢的扩展,首先不是考虑往下做,而是向左右两边做,然后再往下做,所以在足够空间的情况下,蜂巢的顶部面积与高是有一定的比例的。这个比例我倒是没有测量过,但蜂群会自知。我们说蜂群一直向下做巢脾只是蜂巢形成的初始阶段。在一定时期后,就会优先扩展顶部面积,然后再向下进行扩展。这就形成了顶部体积远超底部面积,即蜜区远超仔区,这就是仓蜂取蜜非常惊人的直接原因。

fxq78266010 发表于 2020-7-19 16:07:14

学习了

大山里的汉子 发表于 2020-7-19 19:47:36

学习了。

xwjtxdy 发表于 2020-7-19 21:03:43

赞一个!!!!

jiangchh 发表于 2020-7-21 01:23:34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8-1 15:56 编辑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7-19 14:20
巨大的仓蜂绝对不是一年能筑造成功的,但也不能数年不败的。每年至少1次交尾不可能次次成功。我们见到长久 ...
类似于金字塔形状的锥形蜂箱,欧洲以前有过,与欧洲来往密切的福建省,也引进过,上岁数的老养蜂人,可能有用过、见过或听说过。对养小群和冬春季节保温保湿确实有好处,但现在可能都已淘汰,没听说过谁还在用。如果把方箱子适当倾斜,让热量流向一角汇集,就基本够小群保温,没有锥形蜂箱养大群的一些不利,如不便巢内空气环流。

附图二是270年前的画图,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MNHN),当时照相术还没被发明,活框也没被发明,地道的土养,设计有观察窗。草(或藤、竹、木)编锥形蜂箱,则更为多见。

大方箱一分为二,正金字塔形做育子巢箱,倒金字塔形做储蜜仓箱,取得特别好效果的概率不大,反倒增加分蜂的不确定性,不容易把控,无法实现高产稳产。国外有类似设计的蜂箱在售,两个或多个矩形横向组合箱,如附图一,不是正反两个金字塔形组合,但原理是类似的,面向崇尚自然养蜂的爱好者,反响不大,可见优势不多。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清糖底,取蜜对蜂群扰动小。也有很多方面,不如上下重叠的多箱体,特别是在分蜂热的控制上,还有优质蜜的酿造上。总体而言,我认为没有实质性提高和改善。这是就目前现状来说的。如有深度特殊改造则另说。不管效果如何,我都为前辈的这个创意点赞!绝不认为是抄袭造假。

如蜜 发表于 2020-7-21 09:03:14

中蜂土养群势,在于养。古人养蜂其实只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提供一个安居之所,一个是等待。古人养蜂也是养心养性,并不存在饲喂。蜜源决定规模(区域内的蜂群数量),蜂种决定群势,这是古人养蜂的两个自然常识,也是养蜂的基本认知。所以中蜂蜂群的群势最重要的原因是蜂种,但是是否真正能否达到蜂种的最大群势,则需要养蜂人对蜂群有足够的认知,对本地蜜粉源节奏有足够的了解。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中蜂土养的群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