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ge 发表于 2023-2-23 15:37:15

接下来说说本人养中蜂的一些经历和心得。
1978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阳历2月21日,骑自行车跑到邻县的山区购回了4圆桶中蜂,路上自行车连骑带推,总算运回了家,其中3圆桶蜂群安然无恙,1群坠脾了,压死了不少蜂,还好蜂王在。
第2第3天,也就是45年前的阳历这几天,4圆桶中蜂全部过箱至意标蜂箱,最强的那群蜂七拼八凑绑了5张脾。
当时意蜂也养着。
到3月中旬,油菜花大开,当年野外满眼油菜花,一眼望不到头。
购买中蜂也正是由于当年野外油菜种植面积大。
最强的那群蜂,15天时间取了两次蜜,两次都过磅了,共22.5斤。
那群蜂,名义上的5脾,摇蜜时未能达到全部四方脾,蜂量也不厚,过箱后20多天取蜜,两次取蜜能有这收获,满心喜悦。
当然,意蜂和其他群中蜂收获都不错。
自那年以后,我地再也见不到成片的油菜了,连面积上亩的油菜都没有,都是零星种植。
说这些,是想以这5框中蜂为其中之一的素材,来进行一些自己的分析。

大峰小蜜 发表于 2023-2-23 22:07:25

您是老前辈,78年正月这世上还没有我,王老师请多指教。

wangge 发表于 2023-2-23 22:15:00

大峰小蜜 发表于 2023-2-23 22:07
您是老前辈,78年正月这世上还没有我,王老师请多指教。

一起共同探讨。

红河鲫 发表于 2023-2-24 15:04:39

wangge 发表于 2023-2-23 22:15
一起共同探讨。

期待版主讲更多的经历和心得,谢谢。

wangge 发表于 2023-2-24 15:10:10

红河鲫 发表于 2023-2-24 15:04
期待版主讲更多的经历和心得,谢谢。

谢谢,会继续的。

狂飚446934121 发表于 2023-2-24 15:18:48

wangge 发表于 2023-2-23 15:37
接下来说说本人养中蜂的一些经历和心得。
1978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阳历2月21日,骑自行车跑到邻县的山区购 ...

我在上一年级

wangge 发表于 2023-2-24 16:27:30

接46楼。
1978年,虽然已经养了有些年的意蜂,但对中蜂未有接触,只见过老一辈蜂农的圆桶中蜂,也看过他们烟熏赶蜂毁巢取蜜,隐约听说过中蜂也可方箱养。
当年油菜种植面积相当大,走出去到处是油菜地。
于是跟一蜂友起了中蜂方箱养的念头,将中蜂从圆桶过箱到意标箱,取蜜简单方便,大蜜期结束后将中蜂仍旧弄回圆桶,让其自生自灭,老一辈蜂农不就是这样养中蜂的么?
决心一下就行动,俩人结伴正月初几就去邻县山区寻找中蜂,第一趟爬山越岭翻过无数大山,方圆数十公里大山各村落找不到一群蜂,空蜂桶到处都有,当地蜂农说上年冬天全死光了。
扑空后选择另一条路线,在正月十五俩人从另一方向的邻县山区各买回了四群圆桶中蜂。
这里要分析的是同一个县,同样是圆桶传统养,一地蜂群冬天灭绝了,另一地却好好的,原因何在?
第一趟跑的地方是深山区,海拔高,跟当地蜂农及夜晚住宿旅店的老板等交流时得知,有的蜂农高峰时蜂群数量有数百群,1978年正月,却找不到活着的一群蜂,蜂农们说全是冻死的。
第二趟跑的地方同样是山区,但海拔低,到处可以找到养蜂的,冬天没死蜂,养得多的也是数百群。
两地作一对比,一地蜂群灭绝了,另一地却好好的。
我在想,第一地蜂农蜂是冻死的说法并不一定完全准确,应该是冻饿双重的,两地两重天,应是气候在起关键作用,高山高寒,上一年越冬蜜没采足,连饿带冻,蜂群没有能挺过来,假如,我是说假如,如果当时植入给蜂群补喂越冬蜜的方法,是不是会有很多蜂群挺过来?


大峰小蜜 发表于 2023-2-24 20:25:35

今年开春我的格子箱灭了4群,标箱无事,原因去年标箱喂有越冬糖,格子清不了底没喂,遇上今春持低温,还好只饿死了4群。

wangge 发表于 2023-2-24 20:39:05

大峰小蜜 发表于 2023-2-24 20:25
今年开春我的格子箱灭了4群,标箱无事,原因去年标箱喂有越冬糖,格子清不了底没喂,遇上今春持低温,还好 ...

冬天死蜂灭群主因是缺蜜。
表象是低温冻死蜂群,以前老一辈蜂农也都对冬季灭群说冻死,其实蜂群不缺蜜稍微弱一点的蜂群也能安全越冬,强群更不会冻死。

xs8888 发表于 2023-2-25 10:21:00

wangge 发表于 2023-2-24 20:39
冬天死蜂灭群主因是缺蜜。
表象是低温冻死蜂群,以前老一辈蜂农也都对冬季灭群说冻死,其实蜂群不缺蜜稍 ...

没有冻死的蜂,只有饿死的蜂,百分之九十都是饿死的,年前两脾却蜜的死了两箱,一脾蜜足的一箱没死...

wangge 发表于 2023-2-25 11:48:21

继续52楼的话题。
同一个县,同是山区且处同一山脉,A山区海拔高,属于深山区,B山区海拔稍低,在山脉临近边缘但不是边缘,由两地蜂农高峰时同样都有数百群蜂和当地蜂农都不少的情况去分析,蜜源的植物种类和多寡分布即使有差异,其差异也不会太大,正常年份两地几乎应该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区别,没有蜜源承载不了那么多蜂群,收不到蜜不会有那么多人养蜂。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A山区当年我等买蜂走过的方圆数十公里小区域范围内无一蜂群幸存(不是危言耸听,是真的没见到有一群活着的蜂群),而B山区却好好的,我买到的强一点的蜂群过箱时七拼八凑可以绑5个意标框。
究其原因,应是上年采集越冬蜜时的两地气候差异,A山区由于气温比低海拔地区要低那么1、2或2、3℃,或者同气温由于海拔不同B山区蜂群能出外采集,而A山区蜂群没有出勤,比如大晴天4℃就能见到有工蜂出勤,而阴天有时超过10℃也不见工蜂出勤,假设两地同是6℃,A山区高山高寒,不会有工蜂出勤,而B山区可能就会是正常出勤,更何况两地气温是有差异的,平时高海拔地区气温总比低海拔地区低,当两地气温同处于工蜂能出勤与否的临界点时,高海拔地区就不出勤或出勤极少,则上一年A山区蜂群没有越冬蜜,造成小区域蜂群灭绝。
虽然没有在当地亲身经历,大概也就是这样的了。
崇尚自然养蜂、不人为干预养蜂者,在蜂群极其困难的时候不施以援手,这就是最好的例子,是要承担后果、付出代价的。
说了那么多,为的就是突出最后一句话的意义。

wangge 发表于 2023-2-26 11:13:39

接下来聊聊中蜂蜂群的群体。

都说寒冷地区蜂群群体相对大,炎热地区蜂群群体相对较小,也就是说国内北方的中蜂蜂群群体比南方蜂群群体要大。
先估算一下中蜂蜂群的理论最大群体。
要估算就得设定相关的计算数值,如果按工蜂的一个生命周期来计算,这个工蜂的生命周期取多少?在蜂群活跃期(剔除越冬期),有的说工蜂的寿命是30天,有的说40天,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则我们分别以30天和40天来计算两组数据;那蜂王产卵按每天产多少卵计算呢?蜂王产卵的高峰和低谷是不一样的,我们来取一个值,在蜂群基本蜂能将蜂王所产的卵全部育成幼蜂的条件下,平均下来我们取蜂王每天产有效卵500颗~800颗应该差不多了,取值600颗来计算;用意标框来表示脾数,假设每脾按3000只工蜂计量及2500只工蜂的虚脾脾数。
这些都是假定数,计算得出的数据当然也是假定的,作参考。
1、取值工蜂寿命30天时:600*30/3000=6(脾)。虚脾=7.2(脾)。
2、取值工蜂寿命40天时:600*40/3000=8(脾)。虚脾=9.6(脾)。
这些估算的数值,跟近几年本人的实践是基本吻合的,有超过这个数值的个别蜂群,也有达不到这个数值的蜂群,如果基本群势稍差的,差距就拉大了,群势增长不仅仅取决于蜂王每天能产多少卵,是蜂群的基本群势和蜂王的产卵能力及蜂群充裕的食物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而且牵涉到蜂王的品种、当地的气候环境和蜜粉源多寡。
这里作一小结:蜂群的理论最大群势在蜂脾相称的情况下的参考蜂脾是7~10脾。当然,这是假设数值计算的,超过这数的肯定不少,本人就有超过的,但现实中不会太多。

wangge 发表于 2023-3-3 09:37:27

养蜂,养出大群强群易保持大群强群难。
在整个养蜂过程中需要大群强群的时候不多,只为大蜜期集中蜂力采集花蜜所用,其他时间养大群强群是自找烦恼。
在大流蜜前培育出大群强群非常简单:断子的蜂群在大蜜期初花前约二个月时间开繁,开繁的基础蜂群群势保证在三脾足蜂以上,到蜜期到来时就是一群相当不错的生产群了。不断子蜂群视蜂群内子脾情况适当缩短提前的日子,假设基础蜂群处于常态状况时提前40天左右就足够了。
这里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繁殖的时长,断子群是提前两个月左右,常态群是40天左右,这20天左右的差异刚好是从蜂卵到成蜂的一个生理周期;二是开繁的基础蜂群群势,基础蜂群群势可以有多种方法组织,越冬前组织基础蜂群则在春繁时直接开繁,开繁时组织基础蜂群则可以通过并群来达到目的。
满足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有一些辅助条件:蜂王的质量、蜜/粉的供给,低温时的保温措施,高温时的降温措施等等。
下面来计算一个例题(意标):
假设基础蜂群群势是4脾足蜂,则加二次脾得4+2=6(脾),进入流蜜期可以放7~8个脾。
x师蜂友的数百群蜂箱箱爆箱引起不少蜂友惊呼,按帖子中蜂箱图片尺寸估测,差不多就是意标框的6脾蜂,跟本例题的蜂量基本持平,爆那种规格的箱是不是很简单?
这就是简单养蜂,养蜂就变简单了。

wangge 发表于 2023-3-4 10:36:04

养蜂,张驰分明。
上面说了养大群强群很简单。
那是服务于大蜜期的措施,大群强群的产量大大大于两个蜂群相加跟大群强群同脾数的蜂群,在大蜜期争取收到更多的蜜。
大群强群不经意间就会产生分蜂热,要长期维持较难且没有必要。
除了蜜期,其余时间都是蜂群的过渡期。
过渡期的蜂群主要目的是保持基本群。
常态保持2~4脾间群势的蜂群是最为轻松的,投入的精力、物力也少,不必为蜂群群势过弱而操心,同时也不必担心群势过强而产生分蜂热。
平时养蜂,同样简单。
个别蜂群群势强了,向弱一点的蜂群抖一部分蜂以抑制再增强,个别蜂群群势弱了,借一部分稍强群的幼蜂就行。
向弱势蜂群补封盖子、调脾等等的目的就是补蜂,以抖蜂的方式替代,简单、快捷、见效快,而且可以精准操控所补的蜂量,要补多少就补多少,所补的就是幼蜂。

wangge 发表于 2023-3-5 09:27:32

养蜂,分蜂扩群是一种手段,合并蜂群同样是一种手段,该分时分,该合并时合并,按需实施。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简单养蜂,养蜂就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