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薇儿仆
收起左侧

中国蜜蜂习性

  [复制链接]
积分
8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933

金钱

323

回帖

81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19 08: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奇致 于 2018-6-19 08:39 编辑 , U# C; e- c4 u: o* M6 m
8 e9 w2 a3 \6 W4 n7 b
如何喂蜂不盗:初收时喂蜂,只一群盗也没感觉,现在收蜂时直接抽一脾给新群何须再喂!但喂蜂不盗可尝试用本法:6 {* b4 S( D' j2 l% o1 \/ i* ^
材料:巢框、Φ25mm PVC供水管若干、AB胶 。
0 r7 x" T) h9 E& N6 z% z加工方法:1.将巢框内铁丝拆除。2.将PVC供水管延平行中线破开形成槽。3.按巢框内长度将供水管切断。4.将裁切好槽形供水管平行潜入巢框(建议装5条,一次可饲喂300~500g),两头使用AB胶粘合,不漏液即可。
0 p; T' ?% k- b" b, ~  U2 R使用方法:将糖水逐条加入供水管(以放入巢箱不漏出为宜),再像加巢框将加注糖水的巢框加入次脾(由边脾数)。半天可饲喂一次。
$ w1 ]% @5 \" L0 D- r1 V, u原理:蜜蜂盗蜂是因为吸食到糖水后经历回巢过程导致。有了回巢过程,蜜蜂会寻找糖水源,在寻找过程中误入它群而发生盗蜂。如果饲喂中蜜蜂高频率出入则发生盗蜂可能极高。采用上述办法后将蜜蜂回巢过程省略,蜜蜂吸食后本打算回巢,但不管去左还是右都是巢房,蜜蜂条件反射认为这就是家,无需出巢箱。' B7 @- }8 R0 U' w
备注:饲喂尚未识巢的蜂群结果未知,建议蜂群识巢后饲喂。蜂群识巢需时按爽飞需求推论应当相隔一天。
9 _8 Y% U) C, x8 g" F, N2 w4 I  e4 G0 u5 Z# E' _6 a

" F0 s* W( X2 W, P/ K2 y
7 ^- }$ D! M0 C8 J
' M2 _) Y. X2 f, u3 r
! ]0 i$ O* W/ u. D& C8 x2 n) T- H! _0 O3 s0 S! t

% m, S- H. z; X! |6 u补充内容 (2018-6-19 09:17):4 q( h, x1 r# R6 L+ q
如果饲喂过程出现蜜蜂高频出入巢箱,暂停饲喂。需查找原因并解决后再行饲喂!
8 _, M0 v/ h' t; s1 ~7 U& g' K/ p+ p! Z7 Z/ U/ Q/ A4 b2 Z! y
补充内容 (2018-6-20 19:03):% Q  x. w9 b; @$ n) v* o" }# N
盗蜂行为发起应当由老蜂发起,老蜂聪明对老脾敏感。9 L$ V* i& k% Z+ E5 h
% L0 @3 X/ [8 i' E
补充内容 (2018-6-20 19:05):& y  _) j6 X" S0 x
新脾气味没有老脾重,按推理脾老的蜂群易招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933

金钱

323

回帖

81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19 11: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蜂友提供病群照片均有以下共同特征:蜂少、脾旧、箱腐。
" p# q( M1 C: j8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933

金钱

323

回帖

81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16: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群强为何蜜蜂会在框顶纱盖上泌蜡并且违建比较多:发生这中现象原因大概两种,第一种是蜜源高发期,蜜蜂大量进食;为了蒸发密中水分,蜜蜂会增加群内活动量提高温度;其导致的结果箱内温度和湿度双高,外勤蜂离脾。我们已知蜜蜂进食就会泌蜡,并且泌蜡量和蜂龄有关。蜂箱中凉快位置次序是:巢门、底脾、边脾、框顶、纱盖。巢门对蜜蜂来说是危险位置,蜜蜂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聚集巢门;为了不降低蜜蜂的镂空能力,底脾聚蜂不会触底(含造脾),一旦触底蜜蜂将无法有效调整镂空形状使得保温保湿散热能力大大降低;在边脾蜜蜂不能双层叠加,叠加后是无法长期镂空的(蜜蜂镂空原理是利用地心引力蜜蜂调节向心力形成),除巢门外其它位置蜂量均饱和情况下蜜蜂只能去框顶,框顶更不能叠加蜂群,最后它们就上纱盖!因为它们发现纱盖比框顶还凉快!我们知道蜜蜂饱食后就会泌蜡(见蜜蜂蜡腺部分),那么框上、纱盖、边脾长耳脾等现象就属正常。另蜜蜂连续去相同位置纳停歇,会对该位置进行加固,这是其蜜蜂本能对巢房巩固行为。它们并不知道纱盖泌蜡后会堵塞空气流通,更不可能知道乱建后对于养蜂人带来的后果。% L4 ]" D$ c7 Y+ s0 x) N: w
第二种是酷夏,夏季酷热也与上述原理相似,区别在泌蜡量上。如果冬季温度不高湿度也适宜,出现上纱盖泌蜡才属于奇怪现象,需要好好研究!
; ]' f" J( x" X: L) {% N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744
在线时间
2018 小时
居住地
四川省 泸州市 泸县 得胜镇

1万

金钱

2125

回帖

7744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8-6-20 19: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参考价值,取其精华,因地因时因群势制宜,为我所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933

金钱

323

回帖

81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20: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蜂交流:通过观察蜂与蜂的交流已知的有振翅频率及产生的声音、体征、朝向、气味。某些文献中指出蜜蜂出巢以某种飞行姿态告知其它蜂蜜源方位,个人认为尚待验证。蜜蜂出巢飞行姿态表达某种信息因个体偏小加上速度及蜜蜂视力判断其对蜜蜂的帮助不大。很多信息传递在箱内就已经完成,蜜蜂的信息交流尚有其它方式。在巢箱内移脾时轻压蜜蜂,蜜蜂会发出约6~7kz振翅声,旁边蜜蜂会集中朝该方向爬行。另蜂王想破坏王台被工蜂围困时也会发出上述频率的声音,但声音温和些,这些频率用耳是无法准确知道其频率与振动方式,只能靠仪器测量。蜜蜂寻找到蜂王后会发出约1~2kz振翅声进行呼唤。另外通过体征行为判断,不光蜂王能散发气味,工蜂同样能发出气味。而发出这些信号同种蜂群间是通用的,只由传递距离来决定传递范围。因此在蜂群之间距离过近出现大量相同信息时会导致共鸣。如分蜂、逃群等信息集中发出时极易引起它群产生相同行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没人模仿蜜蜂的行为发出有利于管理目的信号呢?这也许就是我国才开始重视科研的原因吧!
, }- @. T5 M; ^7 C- f; H
3 V4 }+ C) `1 e& k; \0 c, t
: X4 m3 j* V* C1 y( v8 t% a补充内容 (2018-8-11 15:42):; b5 C3 U9 [5 K
本段有心人阅读后可能有其它收获。
# c' g( u; x5 i" |' d' [1 D3 U( A5 h5 Y* n: z5 B0 _4 ~
补充内容 (2018-8-12 18:13):% T' b5 ]9 E6 k# h. b$ ]5 U" ^
可延伸开发,贴主自用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933

金钱

323

回帖

81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22: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奇致 于 2018-6-20 22:37 编辑
/ d# o, |, i2 {7 P. r* i' q2 P
" O, ?1 D; x2 O3 H$ ^蜜蜂不造脾:蜜蜂不造脾与蜜粉源、适龄蜂有关,蜜蜂不傻,外勤蜂得知外界蜜源稀少时会减少没必要的出勤量,同时内部活动也降到最低以此减少食粮的消耗。泌蜡需饱食,蜜蜂都在节食减少活动量的时候是不会造脾的,只有少量蜂偷食或外勤蜂打到少量密会泌蜡。蜜蜂的节食减少活动量同样也会对蜂王造成影响,产卵也会降到只维持蜂群适宜的数量,群势一般存粮差时还可能断卵。当然也可以人为改变这些条件,比如饲喂!但我相信没有更大利益是没人饲喂的。目前测试群单层群和双层群对比,单层群(有风扇)与单层群(无风扇)对比,外界蜜源较少,造脾能力结果是双层群≈双层群>单层群(有风扇)>单层群(无风扇),最后一群甚至不造脾,只在纱盖中柱上稀疏泌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933

金钱

323

回帖

81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22: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季蜜蜂只在上午有较多带粉:粉团需一定湿度才能粘合附着在花粉腿,早晨植物经一夜分泌湿度较高,蜜蜂采集容易带回。经历日照高温后水分蜜蒸发,所以带粉和蜜都少,只有那些未经日照阴处有可能采集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182
在线时间
723 小时

1609

金钱

397

回帖

1182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8-6-21 08:36:4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3634
在线时间
606 小时
居住地
云南省

3649

金钱

998

回帖

363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8-6-21 11:31:1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中蜂 发表于 2018-6-10 00:56! h* i* V( o) }& j/ j5 m% X0 v
这段又是在哪里转载的?如果是期刊文献,明显剽窃了我的帖子《隔板就是最大的错误》,现在的砖家、教 ...

/ R8 G2 d8 |* D. K& u! [) d中蜂泌蜡论是国光大师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933

金钱

323

回帖

81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1 12: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蜂(含笼蜂)收回处理:蜂要傍晚抓,运回来的蜂不用给什么,当夜只要喂足浓糖水,最好稍加纯蜜调和。第2天早上它们己吃饱到是本身体重的3倍,飞不动的体重,只能留在箱内等待蜡腺发育造脾,蜂的情绪就安定了。记住:切不可提供空巢脾。空房眼能储存蜂子肚内过多的蜜糖,蜂群会吐卸到容易飞逃的体重。(摘自本网蔡国光先生回复网友)
% n7 H. a5 ~" {! D; C6 {& C补充:可用两指宽耳脾焊接于巢框,并滴糖于框脾,用于引导蜜蜂造脾。如自然分蜂结团安静达30m以上收取的蜂不忌讳使用巢脾。9 b# @5 z- |7 I  Y# P+ R
- V+ v' D. Y& a* u7 \% ~8 i( v5 ^

$ |0 j% v2 {: C补充内容 (2018-6-21 16:46):& @- K. P* @4 `% E# O
自然分蜂结团后用脾引诱通过巢门入箱,搬运过程未惊吓到蜜蜂的,放置好即可开门,早的话可能会出现当日进粉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933

金钱

323

回帖

81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1 17: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奇致 于 2018-6-21 18:03 编辑
# u! v3 V# ?% x# H- Z; i4 f' \' A0 Y
光照、温度和湿度
  ]4 D1 R1 Y: N' x  E9 x0 w; S养蜂与气候关系密切。如冬季和早春的气候对于蜜蜂的繁殖和出勤安全起着不利的作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风力的强度和频度是蜜蜂活动的控制因素;秋高气爽的季节,湿度对于蜜蜂的卵、蛹的正常发育有着密切的影响;气候也左右蜜粉源植物的生长、开花、泌蜜和散粉,间接地影响蜜蜂对于食料的采集。8 _; J. K6 @0 E' ?2 C
% ~8 ^: O! S" B# V, z1 ?, D
1、光照。光照能刺激蜜蜂出勤,采集季节为争取长日照,蜂场坐落和巢门朝向以朝南为宜。晨间低温,巢门不可朝东,以免受光的引诱外出冻死。夜晚蜜蜂也有趋光性,为避免损失,蜂场夜晚应处在黑暗环境,更不可面对光源。蜜蜂只能区别黄、绿、蓝、紫四种光色。大多数白色花都能吸收紫外光线,因此,人类视觉中的许多白花在蜜蜂视觉中则为近紫色。为了避免蜜蜂可能因迷巢所引起的伤亡,应利用蜜蜂对于光色的区别能力,在蜂箱上漆上不同的颜色,以便区别,这在大规模养蜂场的交尾箱上特别重要。4 [. I- a; {; |8 ~: M. S

1 y; p5 y0 U  f4 d+ b2、温度。蜜蜂为变温动物,单一蜜蜂在静止状态时,具有和周围环境极相近的温度。14℃是蜜蜂个体安全的临界温度。蜜蜂的脂肪体发育不佳,所以它们在冬天必需取食蜂蜜,产生热量来维持生存。冬天,一只蜜蜂在它的小身体里不能氧化多少食物,它所产生的热也不能抵偿它所损失的热。但是,群体的蜜蜂却彼此挤在一起,形成一个球形的蜂团,这样所损失的热量也就少。由于蜜蜂的体壳和周身的绒毛不易导热,这个蜂团外壳就形成为一种可靠的保温层,蜜蜂只有依靠积极的防御――食物、集体和运动,才能战胜寒冷。在蜂群处于生命活动积极状态时,也就是培养蜂子、泌蜡和酿蜜的时候,虽昼夜温差很大,而在生机勃勃的育虫箱内,每只蜜蜂的作用好比一只小型恒温器,它们能使巢内温度经常保持35℃左右。如果温度偏低,蜂子发育的日期就要延长;如果温度偏高,它们发育的日期就会稍有缩短。然而,如果巢温达37℃,那么,虽然能缩短工蜂3天的发育期,但却招来不妙的后果,大量蛹和幼虫死亡,以及出现发育不全的蜜蜂。在气温达45℃以上,而蜂群依靠采水蒸发、风降温,而尚能保持蜂子正常发育成长。气温达40℃以上,蜜蜂几乎停止田野采集工作,有的仅到附近水源采水。当气温降到14℃以下时,蜜蜂逐渐停止飞翔。温度继续下降,蜜蜂便结成蜂团。温度愈低,蜂团结得愈紧密,消耗蜜蜂产生热量便也愈多。蜂群越冬室内最适宜的温度是保持0-2℃之间,最高不超过4℃,以免引起蜂群骚动不安,爬出蜂箱,发生下痢和大批死亡。了解上情,对检查蜂群、移虫育王、蜂群过箱、四季选择场址、改造蜂场环境、及时做好蜜蜂保温遮荫工作,以及室内越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d: l5 T0 {8 W2 L$ s
3、湿度。据测定,育虫箱内相对湿度稳定在35%-45%之间,蜜蜂扇风有助排湿。蜜蜂在冬季靠打开蜜房盖,让蜜蜂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来解渴的。因此,室内空气太干燥,蜜蜂就要感到口渴。此外,室内空气太干燥也会促使巢内贮蜜因失水而结晶,以致蜜蜂无法取食而招致越冬失败。这就是冬季十分干燥地区,越冬蜜蜂必须经常于巢内供应水分的原因。越冬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5%-80%。夜晚室内蜂群过箱,或低温下移虫育王,常一边加温,一边烧开水提高空气湿度,成效都很显著。不同蜂种不同扇风习性与巢内湿度状况也有关系。如意蜂(意大利蜂种)扇风,头向内翅向外,把箱内水汽由巢门口扇出,如抽气机一样。而中蜂(中国蜂种)相反,扇风是头向外翅向内,把风打进巢内,如鼓风机一样。因此夜间气温低时,意蜂巢门口上有水点,巢内不潮湿;而中蜂巢内水汽散发,碰到内盖或后壁上方温度低的地方,便凝成水点使箱内淋湿,流蜜期更显突出,故中蜂巢壁呈现水湿是好现象,是进蜜多,蜂群有生气。温度和湿度两个因素并存,且密切相关,蒸发水分提高了湿度,又降低温度,温度愈高蒸发也愈快。湿度还影响植物的泌蜜量和蜜汁蒸发、花粉粘性,间接地对蜂蜜和花粉采集也起决定性的作用。6 J) V$ Y; w  z  c8 g
  蜜蜂生活要有流动新鲜的空气,如空气不流通,蜂群不安,在闷热时更加危险,特别在蜂群幽闭转运更应注意,阵雨或暴雨对蜜蜂出勤安全影响很大。因此掌握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对管好蜂群至关重要。沿海地区风大,蜜蜂采集被迫贴近地面飞行,蜂场应在蜜粉源下风地点,使其空腹逆风去,满载顺风归。风对水的蒸发和散热都有影响,选场址对风力、风向和天然及人造屏障必须加以注意。 (摘自网络文献)
) Z9 j% b/ \6 k1 m  R, T6 G, \# X1 ~) `# d
补充:湿度35%~75%范围为良好。冬季空气水分冷凝以致干燥,需加湿保湿!夏季反而不需加湿,不同地区空气湿度有差异,可买一湿度计测量空气值用于参考。$ \! p4 `! r3 ^. e- ]% M

! N8 Z2 o2 h: @1 y+ @0 X
0 e* w" |: M; F. b8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933

金钱

323

回帖

81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2 08: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蜂易受惊:中蜂在饲养过程中对脾进行震动其表现为:易受惊,受惊后离脾结团,部分蜜蜂会紧急吸食蜂蜜备逃现象,这现象说明中蜂有易逃特征。这就要求在提脾查看时需温柔,以提出脾查完放回蜂未知最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933

金钱

323

回帖

81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4 22: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奇致 于 2018-6-24 22:47 编辑
' G9 M2 g5 s4 i) ]' ^
9 Y5 _) L6 H6 |" o/ u, j- a咬巢现象:打开前巢门板见箱内许多巢屑,清理后隔两天又有,如果巢屑颜色深黄,说明脾太旧,蜜蜂已不需要。如果巢屑白新,说明蜂群子有病或巢虫泛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933

金钱

323

回帖

813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5 18: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奇致 于 2018-6-25 18:32 编辑
( v1 R/ {/ p2 [! P
& w4 d. u) m9 S. @% l( n蜜蜂聚集于巢门却不扇风:潮湿加适当的温度形成湿闷导致。见下图:
WLLWNO%`M{_41(HZQG`UQLF.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9461
在线时间
3679 小时
居住地
江苏省

2万

金钱

9011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8-6-25 19: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蜂的探索孜孜不倦!难得的人才。虽然有的观点不敢苟同,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循入轨道。
0 w+ o: k* i9 g2 f奇致君:新人中,您对中蜂的求索将前途无量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24 19:47 , Processed in 0.187559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