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10-17 20:24 编辑 ' q$ y' {1 G8 @* a* D4 K
张努克 发表于 2020-10-17 07:50$ l3 l6 b/ i9 i6 @# Z& L
哦,谢谢指教!7 X9 ~% @- ^2 J' d
你说的可能正确,但从有关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来看,多数说法的是成熟后蜂就无 ...
- ]# M5 I# N6 x* a& Q( {/ [( D1 h R3 w' E* R! e1 W
实验方法、条件和能力的差别,导致不同的研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研究者之间也常有不同意见。我觉得,不同的季节、地域、气候与蜜源,封盖后继续酿制2—7周,是最为适宜的取出时间,这个说法,相对比较可信。绍兴最佳的封盖蜜取蜜时间,我不知道多少,个人猜测可能在封盖后4—6周内。
. t3 p- s4 m- v) Z; O, j
1 s2 J# D: m( b, L- s3 {: x. e封盖后的酶活性,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与温度有关,与时间有关,也与波美度有关。最终下降的趋势是无疑的。封盖时蜜中的蔗糖含量远在10%以上,随着蔗糖酶的继续转化分解,几周后就降到5%以下(少数蜜种除外),淀粉酶也在继续分解多糖。这个过程中,酶的活性是降低的,浓度则是提高的。这是一个正常的催化反应过程,无法避免,即使封盖时取出,也是同样的趋势,只是效率更低。除非冷冻,如果是冷藏,30天后依然能检测到酶活性明显降低。涨瓶的蜜,酶活性其实已所剩无几。封盖时取出后,因环境条件变化,酶活性降低,转化效率降低,不能尽到接近最大程度的转化,就是质量上的损失。9 I6 T7 ?5 ]; C6 \# T' \/ `2 \
5 e, b/ I. |* y, d5 N, w7 h! |
封盖时取出的蜜,即使当时酶活性高,但肯定会下降更快,而酶浓度低,蔗糖和多糖含量高,波美度也低,哪一条都离优质蜜标准有很大差距,如果严格按国标检测,有可能是不合格蜜。如果按欧盟标准检测,更不乐观。当然,个人喜好,就另当别论,不在讨论范围内。营养上,个人最缺乏的,最需要的,就是最有价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