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15 17: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型蜂在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 E& R' f" ]/ t7 o (l)蜂王 蜂王也叫母蜂,既是一群之王,也是全群的母亲,在蜂群中所处地位特殊,任务繁重,是蜂群的枢纽和核心成员,通常受到全群照顾和优待。一般每群只有1只蜂王,如果出现2只,就要决斗,即使同胞姐妹或母女关系也不例外,结果不是分蜂出走,就是死掉1只。养蜂者必须注意避免这种无谓的内乱和分裂,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9 U( B# Y8 A, M4 ~: |8 O (2)工蜂 工蜂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是蜂群的主体,也是蜂群生活的主宰者和蜂产品的生产者。所以工蜂是最辛苦的,那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里里外外都靠它”。
9 H4 _( b S% g3 D (3)雄蜂 雄蜂是由不受精卵孤雌生殖发育成的雄性蜂,一般出现于春夏,消失于晚秋,数量由数百只到上千只(最多不超过总蜂数的5%)。雄蜂专司交尾,别无他用。因此,在秋末以后,蜜源缺乏的非繁殖期,常被工蜂驱杀,冻饿而死。 ' x8 \: f& X q+ w7 s. d8 `
5 l4 h' r# T& {# t1 B* U/ G6 \12.蜂王是怎样产生的?
: o8 z8 n! d r# y (1)蜂王的产生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常可产生新的蜂王:
& m# n1 d% p/ a2 D( s 自然分蜂:当蜂群旺盛,蜂多于脾时,工蜂即筑造多个王台,培育新王,准备分蜂。
. G) k7 u$ m' J3 n& C 自然交替:当蜂王衰老或伤残时,工蜂常筑造1~3个王台,培育新王,进行交替,但不分蜂。; L% s5 }4 s7 e. w7 w1 j* C
急迫改造:当蜂群突然失王时,约过一天后,工蜂就紧急于改造工蜂房中3日龄以内的幼虫,扩大巢房,加喂王浆,培育新王。
9 ?2 o6 F; ?& F4 ~ (2)蜂王出台 新王出台前2~3天,工蜂先咬去蜡盖,然后蜂王自己咬开茧衣,爬出台外,称为出台。新王出台后十分活跃,巡行各脾,破坏其他王台,驱杀其他蜂王,以巩固其地位。但新王胆小怕光,当人提脾检查时,常潜入工峰堆中不易找到,所以应细心注意。
, H# z( I) A3 N# B: g. Z+ ?9 `
0 w- x7 ~0 s6 N* t; m, w13.蜂王是怎样交配的?4 i$ M/ @2 e; v) Q$ x7 p
出台后的蜂王称为处女王,5~6天后性成熟,这时腹部经常伸缩,并开始有工蜂追随。常在晴天中午20℃以上时飞出巢外交尾,称为“婚飞”。每次飞行15~50分钟,距离5~10千米。遇到雄蜂后,即被追逐、交配,交配后雄蜂生殖器拉断脱落,堵塞蜂王阴道口,阻止精液外流。第二只雄蜂交配时将其拔掉,以此类推。每次飞行可与数只雄蜂交尾,最后带着雄蜂黏液排出物形成的白色线状物,飞回巢中,这种线状物称为“交尾标志”。蜂王交尾后,工蜂追随,以示欢迎。并用上颚拉出线状物。在1~2天内,蜂王共和7~15只雄蜂交尾,把精子贮存在受精囊中(需有精子500万个以上),供其一生之用。每产1枚卵,要放出10~12个精子。蜂王的交尾期约1~2周,过期不再交配,如果误配,即行作废。" M7 f$ c! s2 ~
" _( Q; I5 S, T0 S$ G* U3 F
14.蜂王是怎样产卵的?
, U2 b f9 Q) r* l- F蜂王交尾成功后,腹部膨大,行动稳重,2~3天后开始产卵,专心致志,坚守岗位,除分蜂逃亡外,再也不出巢外交和交尾。正常情况下,蜂王凭借腹部的感觉,在工蜂房产受精卵,在雄蜂房产不受精卵。由中部向两侧依次产,每房产1粒卵,产到房底就是好王,否则是劣王。意蜂每天可产卵 1500~2 000粒,中蜂产卵 600~ 900粒,总重量相当于其体重的2~3倍。每分钟产卵3~5粒,连产15~20分钟,休息一次,20~25分钟。休息时有10~20个伺从工蜂喂饲和刷拭,鼓励其多产卵。一个强群好王,全年可产卵20万粒,按工蜂寿命算,采集期可拥有工蜂4万~6万只,中蜂比意蜂少一半。
! n" u$ h9 k7 e. C* L, G# ^6 A' C' p! \" e
15.雄蜂是如何产生的?" z0 U$ a% j+ @4 ?+ d
雄蜂一般出现于春夏,消失于晚秋,数量由数百只到上千只(最多不超过总数的5%)。雄蜂专司交尾,别无它用。
5 s: }& ]2 k' _7 C7 S* R) I雄蜂的产生是在分蜂时期,蜂王产少量不受精卵,发育成雄蜂,这种特性称为产雄性孤雌生殖。所以雄蜂只有母亲,没有父亲。其性别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染色体的倍数,二倍体发育成雌性,单倍体发育成雄性。
, f; h1 p4 x( I4 D/ l/ h5 I- J' Z' {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成熟过程中只进行二次假分裂,每分裂出少量细胞质,而细胞核和染色体都留在一起,结果形成一个有核单倍体精子。
7 Q8 o, z( h; B8 z( K/ J: i2 L/ p0 j" g4 g a4 I; t- N
16.雄蜂是怎样生活与交配的?
, ]) B+ z% @, p- \ 多数雄蜂的生活是悲惨的,雄蜂不具备工作和自卫能力,食量也大,在非繁殖期,特别是缺蜜时期,工蜂常将其驱逐出巢,使其冻饿而死,人工管理中也是见雄必杀,认为其过寄生生活白费饲料。近年来一些试验表明,限制和不限制雄蜂,对蜂群生产无显著差异,原因是雄蜂能以某种作用促使蜂群工作更加积极。所以见雄就杀,也许是个“冤案”,需要“平反”。1 L2 `- ]9 b; t) l4 ~ W/ E
在繁殖季节,雄蜂可不分群界,进入其他蜂群,而不受阻拦,这种特性有利于避免近亲繁殖。雄蜂出房12天后性成熟,交配期约两周,所以人工育王时必须提前两周培养雄蜂。性成熟后,雄蜂常在午后2~4时出巢飞游。每次雄蜂在空中形成一个密集的“飞行圈”,以等待“处女王”到来,这种现象叫作出游。每次飞行25~27分钟,一天数次飞行,飞行范围2~5千米,高度20~30米。当遇到处女王时,立即追逐和交配,阳茎外翻,囊状角插入蜂王交配囊中,射精后拉断生殖器翻转掉落,很快死亡。所以雄蜂是“婚礼”和“葬礼”同时举行的。雄蜂如果出游未能遇到处女王或竞争落选时,只好回巢接受工蜂姐妹们的“安慰”,以待明天或明天的明天再出游。% {: J b) H2 D3 ~5 a* v
% W. J' d+ L! V( s0 m; C2 w |5 P
17.工蜂是怎样生活与工作的?
- l; ~& k; Y. u' q5 P1 J' ~" D工蜂一生从小到老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直到老死而后已。工蜂按发育、生理日龄,担任各种不同的工作。4 B0 K! g; Q/ R' l' A4 Y: y, V6 e/ Q
(1)幼龄蜂 即1~6日龄蜂,王浆腺等不发达,绒毛灰白色。3日龄内的幼蜂,由其他工蜂喂饲,这些工蜂还担任保温、孵化和清巢等工作。4~6日龄的工蜂,可调制蜂粮(蜂蜜和蜂花粉的混合物),喂养较大的幼虫。: s* u7 k: |) a$ s: H
(2)青年蜂 即7~18日龄的蜂,王浆腺等腺体发达,绒毛较多。主要担任内勤工作。7~12日龄的工蜂,喂养较小的幼虫。每只幼虫平均每天需喂1300次,每只越冬蜂可育虫1.1只,春季的新蜂可育虫3.9只。13~18日龄的工蜂蜡腺发达,担任酿蜜、调制蜂粮和泌蜡造脾等内勤工作,并逐渐出巢采集。
! S1 K7 }( m) @) a1 m 酿蜜:由外勤蜂采回花蜜,并从蜜囊中吐出,分给3~4个内勤蜂,经过它们反复吸入吐出调制20分钟,混入唾液和酶,存放于蜜房中。使水分由 50%~ 60%蒸发至20%~ 25%,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经4~6天后即成熟为蜂蜜,然后封盖贮存。每2千克花蜜可酿制1千克蜂蜜。蜂蜜是蜜蜂的能量饲料,育成1万只蜂,需蜂蜜1.14千克。
6 h3 E$ H$ ?% ~- y' t4 \2 v调制蜂粮:外勤蜂采回花粉,铲放于巢房,由内勤蜂咬碎混入蜂蜜、唾液和酶,再用头顶压实,经适当发酵,则成蜂粮。蜂粮是蜜蜂的蛋白质饲料,育成1万只蜂需1.5千克。
; ~& g' f, v9 o6 z6 \( X, m 泌蜡造脾:在流蜜期间,青年蜂饱食蜂蜜,经蜡腺细胞转化,分泌出蜡质。1只工蜂一生分泌蜡0.05克,约200片。由于气候、蜜源等限制,一个中等蜂群年产蜡1~2千克,每产1千克蜡需耗蜜6~7千克,产蜡就是热能转化过程。% ?7 F. }; O' w5 `
即3.04千克蜜转化成1千克蜡,加上泌蜡1千克,蜜蜂自身耗蜜量约3千克,所以每产1千克蜡,实际需消耗6~7千克蜜。究竟产蜜合算还是产蜡合算,要看市场动态。
/ T1 X0 D$ K* L* K6 \8 e另外,目前有些新的理论认为,产蜡、产蜜并不矛盾,因为即使不产蜡,也多产不了蜜。
p1 z7 \+ O6 t0 f2 y- X (3)壮年蜂 即18~30日龄的蜂。特点是腹部黑黄两色环带明显,体格健壮,主要从事外勤采集工作。据北京香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观察,外勤蜂58%采蜜,25%采花粉,17%二者兼采或采水。9 n' G4 P) A$ m5 o4 n3 ]6 b' C
采蜜:蜜蜂用“吻”吸取花蜜后,用来酿制蜂蜜,每次采集需“访问”成百上千朵蜜,蜜蜂最适宜的采集气温是20~25℃,意蜂在12℃以下,32℃以上时停止采集;中蜂在10℃以下,40℃以上时停止采集。最适宜的采集范围半径为1千米,有效半径为2~3千米。工蜂飞行山川需耗蜜11毫克,所以再远就不经济了。在采蜜期,每天出勤8~10次,每次27~45分钟,间隔4~16分钟。1只工蜂一次可采蜜35~40毫克,一生出勤80~120次。一个中等蜂群,平均全年自身耗蜜90~100千克,可提供商品蜜25~50千克。
, ^; g' H* ?! w% k2 L 采花粉:蜜蜂落到花上,以绒毛粘附花粉,并收集于后足花粉筐中带回蜂巢,用其调制蜂粮或直接食用。每次飞行6~10分钟,采花粉12~29毫克。育成1万只蜂需花粉0.9千克,一个中等蜂群年需花粉15~20千克。花粉是蜜蜂蛋白质饲料,平均含蛋白质20%、糖28%、脂肪20%、矿物质5%、水分10%~20%,外界缺乏粉源时,可参照上述成分配制人工花粉补饲,一般用豆面粉、奶粉来代替。( c4 t1 F+ U- O5 v) K4 O
(4)老龄蜂 30日龄以上的工蜂称老龄蜂,特点是绒毛磨光,体表光秃油黑。它们担任采水和部分采蜜工作。育虫期每群蜂日需200~500克水,通常酿蜜蒸发的水分即可满足需要,春季或干旱时则需采水。在蜂场中设置饮水器(水盆中加个木条浮子),可减轻蜜蜂劳动或死亡。, w. v9 h1 c o+ P- u
此外,工蜂还担任采胶、调节温度和湿度、清理和保卫巢箱等工作。工蜂多说明群势壮,外勤蜂多说明采集力强,采集期或外勤蜂应占50%左右。所以,有计划地使壮年蜂出现的高潮和主要流蜜期相吻合,是奠定丰产的基础。即主要流蜜期前40天,进行奖励饲养,扩大产卵繁殖,大量繁殖新蜂,到时投入采集。如果突然失王、巢内又无培养新王条件时,个别工蜂也能产卵,但只产不受精卵。这种现象犹如母鸡啼鸣,是不祥之兆,应予防止。 & A) H( K. Q0 ^3 Z; F! U h# X
8 @$ {8 l4 m$ R3 G: U# E! l
18.什么叫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蜜蜂的群体活动,当气候温暖、蜜源丰富、群势旺盛时,群内就培育新王出台,而老王和近半数工蜂离巢出走另成一群,称为自然分蜂。
W# [# u7 R: E: M3 y1 F. y Y% l% r1 b/ D
19.自然分蜂的因素是什么?5 e% L, [8 u# G4 k' l3 w
闷热的气候,充足的蜜源,过度拥挤,通风不良,群强王老等都能引起分蜂。
. ] H- s0 f3 W; p& R9 J$ e, M
- p+ a! s0 |, V* a& W8 W20.自然分蜂的征兆是什么?
& u; b7 B% Y' F. K$ B 初期征兆:分蜂前8~15天,群内建造雄蜂房和王台,培养雄蜂和新蜂王。
7 d+ B- J+ {/ i# } 中期征兆:分蜂前2~7天,王台封盖后,工蜂逐渐停喂蜂王,使其腹部缩小,产卵减少,以利分蜂飞行。
2 i% M0 n5 Z) j' V) H! D% C; `$ M: A3 S, \& C
近期征兆:分蜂前1~2天,工蜂怠工,饱食蜂蜜,箱内骚动不安,部分工蜂散到箱外挂串结团,振翅发声,即分蜂迫在眼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