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chh
发表于 2021-3-6 07:59:11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9 15:15 编辑
春天真好 发表于 2021-3-6 06:38
就仓蜂而言中蜂也了不起,为什么偏偏丢 下国蜂去谈意,蜂。我到常常想到怎样为中蜂模似仓蜂的居住环境( ...
仓蜂,我关注了很多年,也谈了很多看法,包括前面的几次回帖也有谈到。
多了解一些意蜂,会少走很多弯路,比如,就不会在平箱弱群坑里打转转上不来。也不会把一两百年前淘汰的意蜂技术,拿来申请中蜂专利。
仓蜂取蜜,如果用上自流蜜装置,我觉得非常好,特制的可贯通启闭房眼的塑料蜜脾,把手一拧,蜜就流出来了,取蜜就像打开自来水龙头一样简单。但这装置是老外发明养意蜂的,有些人认为中蜂不适用,但日本蜂用成功了,我不懂为何有此不同。也许,新技术刚出来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也许,仿制品质量不及原装的?
贴几张图给您了解一下,网上有很多视频。搜“自流蜜”,或“flow hive”即可。https://vimeo.com/486175083 这个视频好像是发明人之一的亲自讲解与示范。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6 15:27:09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7 22:12 编辑
湘之南 发表于 2021-3-6 01:00
我认为中意之争是被带政治意味的分类影响带偏。
如果把大蜜蜂拉进来按气候带分类做横线比较您与蔡 ...
:handshake:handshake
前辈们经验丰富,对的地方,值得我学习,错的地方,值得我反思。都会让我少走弯路。一些新手,思路开阔,没有思维定势,常给我不一样的启发,我都心怀感恩。我质疑多一些,未必是否定结论,更多的是想厘清问题的条件与环境。对蔡前辈的追问,不留余地,经常是激将,意在碰出智慧的火花,他经验老道,又有奇思妙想,还热心回复,十分难得的讨教对象。
气候带是蜜蜂种性形成与进化的最重要环境条件,所以蜂种原本有清晰的地域分布,自然杂交形成的优胜劣汰和分布变化,是缓慢的,种性很稳定。但人类活动带来的跨区域引种杂交,后代分化明显,优劣并存,纯种越来越少,引起了种性的不稳定,人为干预,更让种性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很想听到您对这个问题的高见。
蔡国光
发表于 2021-3-6 16:08:31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6 07:59
仓蜂,我关注了很多年,也谈了很多看法,包括前面的几次回帖也有谈到。
多了解一些意蜂,会少走很多弯 ...
自流蜜蜂箱之不可取,其主要原因是:巢房错位挤出存贮的同时挤死钻在房眼内的蜂,次要原因是:没有离心力,只利用重力,一时半会流不尽,大量的残蜜和烦重的房壁修复,太伤蜂力。
湘之南
发表于 2021-3-6 16:55:12
本帖最后由 湘之南 于 2021-3-10 18:42 编辑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6 15:27
:handshake:handshake
前辈们经验丰富,对的地方,值得我学习,错的地方,值得我反思。都会让我少走 ...
并不是说你们争论有问题,而是被带偏了焦点,各自主张的气候带不同,怎么论也论不出结果。
湘之南
发表于 2021-3-6 17:00:42
按气候带分类也能很好的解释黑蜂意蜂相隔万里却没有生殖隔离。
family313583
发表于 2021-3-6 18:15:55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5 23:49
高手姓李,郑州附近,网上未见他的养蜂视频,也没见他发帖。他的方法,模拟原生态野蜂强群,树洞,土洞 ...
真实太震撼了,如果意蜂解决了蜂螨问题,比中蜂好养多了,好想加您微信,向您学习学习,不知方便吗
family313583
发表于 2021-3-6 18:25:19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1 09:13
请前辈鉴别
这几个图片就是您说的郑州的那位养蜂高人的吗?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6 20:55:50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7 00:10 编辑
湘之南 发表于 2021-3-6 16:55
(热带)大排蜂、(亚热带)中蜂、(温带)意蜂+东北黑蜂,按这个分类野生情况下在各自所属气候带都能 ...
很有道理,故补充一点信息和个人浅见,供您参考。
意蜂原产地在亚平宁半岛,地中海气候,介于亚热带与温带气候之间。与欧洲黑蜂仅隔一座阿尔卑斯山,很近,但刚好是温热分界线。东北黑蜂是混有卡蜂血统的欧洲黑蜂后代,意蜂是混有塞浦路斯蜂的欧洲黑蜂后代,也很近。东西蜂之间有生殖间隔,东西蜂各自内部目前没发现生殖间隔。
中蜂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逼近寒带边缘,也包括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雨林气候和高山气候,从气候类型上来说,几乎覆盖了其它所有蜜蜂的地域。其对气候和地域的适应性极强。中蜂好养,因为适应性强,但象西蜂那样养好更难,原因也在于适应性太强?太会适应,太会变,让人没有意识到调节到最佳状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仓蜂群强,只因万变不离其宗?无意中接近了最佳状态?中蜂养好了,也许与西蜂没有太大差异?理解了这些,也许有助于理解中蜂的分蜂热?中蜂强群就不难了?
大蜜蜂有很强的采集能力,耗蜜量很大,也有很高的产热能力,弃巢迁飞时几乎没有剩蜜,露天单脾营巢可能还是为了散热需要。夏季生活在尼泊尔凉爽高山地区的大蜜蜂,仍振翅扇风散热。其季节性迁飞,可能有追逐适宜温湿度和蜜粉源的双重原因,就像山区中蜂的季节性迁飞一样。
黑蜂耐寒不耐热,意蜂耐热不耐寒,是原产地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个夏季不热,一个冬季不冷,以及由此造成的蜜源特点,进化中形成了各自的蜂种特性。意蜂原产地冬季温和多雨不缺蜜粉源,非常适合繁殖,自然就不会停子,群势强大,也进化出良好的调温能力。意蜂在亚热带的生存障碍,主要是有更强育子倾向而对巢穴容量、温湿度和蜜粉源要求更苛刻一些,不是病虫敌害。环境好的亚热带地区,意蜂有很多的。102楼图片巢穴所在地温度与广州相近,降水略少,当地有胡蜂和蜂螨。
意蜂在热带潮湿气候下适应不好,但与适于热带气候的东非蜂杂交后,就表现出极好的适应性,成为目前所向披靡的最强大的蜜蜂品种。目前发现有百万只蜂一群的群势,相当于400框蜂,足以让行家惊讶。随着杂交优化,我观察到养的人在增加,不知未来是否会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主流品种?
我懂了,我是借机表示一下对蔡前辈的歉意和感谢!不管观点如何,我都很感激,交流有不同观点的碰撞,才有最大价值。前辈们年纪大,打个字,不容易,说话又温和,大度,很多帖子是一生经验的总结,没道理不尊重。坦率质疑,不影响我内心的尊重。我常有说错的地方,非常欢迎您和各位的批评指正。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7 06:50:31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9 09:44 编辑
family313583 发表于 2021-3-6 18:25
这几个图片就是您说的郑州的那位养蜂高人的吗?
不是。
这些野蜂巢,在一个与两广气候很相近的美洲亚热带城市。该市有大河,高于地,湖泊、沼泽密布,夏季潮湿闷热,不利于喜欢夏季干燥的意蜂野外生存。可近些年来,当地清除这些野蜂的生意,越来越火爆。这种反常现象,令我非常困惑,感到很有研究价值,于是追踪关注了几年,终于寻找到其中的原因。
原来,当地十五年前有一场罕见飓风,毁了大量房屋,也毁了大量蜂箱。灾后十年间,人口外流,迁走过半,大量房屋闲置荒废。为免门窗破碎增加房屋损坏,就在闲置房屋门窗外钉大木板作为保护,其中的空间,正好被蜜蜂寻来筑巢。另外,如天花板、地板下、墙壁内、工具房等空间内,也有很多野巢,还有明巢。有的群势很强,有少量大蜂螨,不足为害。
一场天灾,意外地让意蜂做了一个大范围、大样本的野外生存试验。这个案例,似乎给我们一些启示?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7 06:54:56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9 09:47 编辑
family313583 发表于 2021-3-6 18:15
真实太震撼了,如果意蜂解决了蜂螨问题,比中蜂好养多了,好想加您微信,向您学习学习,不知方便吗
愧对您的信任与期望,实在抱歉。我理论水平低,实践经验少,对新技术的探索又不够成熟。
讨论交流,抛砖引玉,各抒己见,质疑纠错,各尽所知,各取所需,无需担责,没有顾虑,于人于己,偶有启发,就知足了。
分享信息,举手之劳,可能会帮到人,这个我最乐意。
如果说指导别人,这里的任何人都比我有资格,我有自知之明。
我的看法,您多跟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成熟技术,风险小,比较好。
王律师
发表于 2021-3-7 13:12:27
春天真好 发表于 2021-3-3 19:35
谢谢王律师的关心把多年前看到的知识搬出来为我排忧解难,你真是个热心肠人!这办法很有道理值得试试,再 ...
十分赞赏楼主这种虚心,开明,科学的态度。我虽缺乏实践经验,但是十分相信我所提到的这位高人的做法。原因是我记得这位高人不仅仅理论功底深厚,还是多家蜂场的技术指导。相信他不仅摸索到了这一经验,并且已经有相当多的实践,而且是成功的实践。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详细地介绍这种做法。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相当多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自己摸索才能达到效果。在摸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有人就会因为遇到挫折而否定这种做法的有效性。比方说针刺的时机,如果新王的信息素已经产生,就有可能已经太迟。如果尚未化蛹,则有可能太早。再比如,针刺的部位和手法,也有可能影响到是否被工蜂察觉。粗脚大手,也有可能达不到目的。总之,不断地摸索,试验,才是科学的态度,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7 15:55:46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8 01:58 编辑
死王、死台,信息素消失很快,对解除分蜂热没有帮助。
人工萃取蜂王信息素,或人工合成蜂王信息素,对解除分蜂热也没有什么帮助。否则,分蜂热分群问题,早就解决了。
信息素只是影响分蜂热的因素之一,且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否则,多囚几只王或多移王台到箱内就能解决。
如果针刺王台能解决分蜂热,那往王台内注入医用酒精,效果会更好。但这会成功吗?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7 17:23:30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10 07:50 编辑
蔡国光 发表于 2021-3-6 16:08
自流蜜蜂箱之不可取,其主要原因是:巢房错位挤出存贮的同时挤死钻在房眼内的蜂,次要原因是:没有离心力 ...
取成熟蜜,有封盖,房眼内无蜂,有防挤压设计,不会挤死蜂,也不会夹着蜂。
依靠重力下流,相同波美度时,继箱蜜比平箱边脾蜜好流动,因为温度更高,但特别浓稠的蜜,需要三小时,快的在15分钟。残蜜和封盖蜡,蜂处理,房眼不用修复,简单复位就行。不用开箱。
目前已有7万多个用户,遍及130多个国家。
湘之南
发表于 2021-3-8 14:02:11
本帖最后由 湘之南 于 2021-3-9 23:40 编辑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7 15:55
死王、死台,信息素消失很快,对解除分蜂热没有帮助。
人工萃取蜂王信息素,或人工合成蜂王信息素,对解 ...
先生凌晨两点还没睡令后学佩服!!
本人有个小小的建议,希望对您的思路能有所助益。
西方人做了大量基础研究也解不开分蜂之谜,如果我们跟随他们的思路走,同样要做大量研究,同样会走进死胡同,这个论点照您引用的论据就免不了要做实验验证。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8 19:39:12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8 22:58 编辑
湘之南 发表于 2021-3-8 14:02
先生凌晨两点还没睡令后学佩服!!
本人有个小小的建议,希望对您的思路能有所助益。
西方人 ...
分析很到位,愿闻其详。
“先有分意而后起台”,非常赞成,我的理解是,先热后台,无热无台,故无热不分;热存台毁仍然分,热去台留蜂自毁。缺蜜无热,取浆无热,降温无热,故去蜜、取浆、降温,是解除分蜂热法宝之三,但这些都是做的减法。解除分蜂热其实还有加法。从效果与影响考虑,加减优劣不难选择。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