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春天真好
收起左侧

请大家论论:养中蜂如何控制自然分群?

  [复制链接]
积分
2424
在线时间
4696 小时

7577

金钱

1761

回帖

242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1-3-6 07:59:1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9 15:15 编辑 $ p% I+ v4 v0 E# B& }* A
春天真好 发表于 2021-3-6 06:38
; ]+ e- t# G. W( i就仓蜂而言中蜂也了不起,为什么偏偏丢 下国蜂去谈意,蜂。我到常常想到怎样为中蜂模似仓蜂的居住环境( ...

9 @2 _* S) h2 f  |) u仓蜂,我关注了很多年,也谈了很多看法,包括前面的几次回帖也有谈到。, H2 E+ n  I$ O7 d' H: ], U
# b3 y# z8 c1 N+ W; x7 ~8 G
多了解一些意蜂,会少走很多弯路,比如,就不会在平箱弱群坑里打转转上不来。也不会把一两百年前淘汰的意蜂技术,拿来申请中蜂专利。
; z/ q! E! A4 N! G1 F1 p8 k  L3 f( G% {% c- z1 P
仓蜂取蜜,如果用上自流蜜装置,我觉得非常好,特制的可贯通启闭房眼的塑料蜜脾,把手一拧,蜜就流出来了,取蜜就像打开自来水龙头一样简单。但这装置是老外发明养意蜂的,有些人认为中蜂不适用,但日本蜂用成功了,我不懂为何有此不同。也许,新技术刚出来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也许,仿制品质量不及原装的?1 @7 r5 h# h" |6 X/ P5 B& m* {

" g8 @+ o3 B  R贴几张图给您了解一下,网上有很多视频。搜“自流蜜”,或“flow hive”即可。https://vimeo.com/486175083 这个视频好像是发明人之一的亲自讲解与示范。
IMG_2943.PNG
IMG_2942.JPG
IMG_2944.JPG
IMG_2947.JPG
IMG_2945.PNG
IMG_2948.PNG
IMG_2946.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24
在线时间
4696 小时

7577

金钱

1761

回帖

242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1-3-6 15:27:0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7 22:12 编辑
' V& z" t* q# `% _% n* e" U+ o
湘之南 发表于 2021-3-6 01:00' e7 n8 K& A- U; l6 C3 Y) i
我认为中意之争是被带政治意味的分类影响带偏。5 h# k2 `2 ~1 l7 u; t2 O$ u
    如果把大蜜蜂拉进来按气候带分类做横线比较您与蔡 ...

  U) R: l1 y1 a9 m" d1 O:handshake:handshake3 b6 H8 L! n" _+ N) \8 _3 I" S3 y& K+ [
' b+ q, y  u& V
前辈们经验丰富,对的地方,值得我学习,错的地方,值得我反思。都会让我少走弯路。一些新手,思路开阔,没有思维定势,常给我不一样的启发,我都心怀感恩。我质疑多一些,未必是否定结论,更多的是想厘清问题的条件与环境。对蔡前辈的追问,不留余地,经常是激将,意在碰出智慧的火花,他经验老道,又有奇思妙想,还热心回复,十分难得的讨教对象。
, W+ r; r7 T9 x2 G# g7 D  I' [5 E  o" V0 F8 r
气候带是蜜蜂种性形成与进化的最重要环境条件,所以蜂种原本有清晰的地域分布,自然杂交形成的优胜劣汰和分布变化,是缓慢的,种性很稳定。但人类活动带来的跨区域引种杂交,后代分化明显,优劣并存,纯种越来越少,引起了种性的不稳定,人为干预,更让种性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很想听到您对这个问题的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9461
在线时间
3679 小时
居住地
江苏省

2万

金钱

9011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21-3-6 16: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6 07:59
" ?1 l9 t1 r) t6 h5 r) b0 Y仓蜂,我关注了很多年,也谈了很多看法,包括前面的几次回帖也有谈到。
* z5 ~, @6 d/ o3 `0 r. P' o8 I" B
, @" A, ^; {0 D7 O1 \9 L* Q3 r多了解一些意蜂,会少走很多弯 ...
! p7 U8 |3 _' y+ g7 C
自流蜜蜂箱之不可取,其主要原因是:巢房错位挤出存贮的同时挤死钻在房眼内的蜂,次要原因是:没有离心力,只利用重力,一时半会流不尽,大量的残蜜和烦重的房壁修复,太伤蜂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3441
在线时间
2217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3818

金钱

319

回帖

344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1-3-6 16:55:1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湘之南 于 2021-3-10 18:42 编辑
# [! b# E5 ]6 x- f1 V6 A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6 15:27
' v9 t2 `6 V; \. p3 k, m$ {:handshake:handshake& c2 x' g; i3 I5 k8 G) y+ I
0 T& A" _' f" P
前辈们经验丰富,对的地方,值得我学习,错的地方,值得我反思。都会让我少走 ...
( p( }: m0 b& E" M$ v

- `$ b: e$ F8 v2 K, L4 R1 W    并不是说你们争论有问题,而是被带偏了焦点,各自主张的气候带不同,怎么论也论不出结果。; w4 ~; p6 [, C; Z4 Z8 o, g$ B2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3441
在线时间
2217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3818

金钱

319

回帖

344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1-3-6 17:00:4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气候带分类也能很好的解释黑蜂意蜂相隔万里却没有生殖隔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519
在线时间
555 小时

1450

金钱

222

回帖

519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21-3-6 18:15:5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5 23:49$ q* [$ `  w0 F1 B# d
高手姓李,郑州附近,网上未见他的养蜂视频,也没见他发帖。他的方法,模拟原生态野蜂强群,树洞,土洞 ...
4 M' v! h4 H% w" V* ^
真实太震撼了,如果意蜂解决了蜂螨问题,比中蜂好养多了,好想加您微信,向您学习学习,不知方便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519
在线时间
555 小时

1450

金钱

222

回帖

519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21-3-6 18:25:1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1 09:135 b' \( {+ Y' A0 w
请前辈鉴别

; V, r. x8 H) x  z) w" G这几个图片就是您说的郑州的那位养蜂高人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24
在线时间
4696 小时

7577

金钱

1761

回帖

242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1-3-6 20:55:5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7 00:10 编辑
& U0 A1 t1 ?9 L1 y& D# d
湘之南 发表于 2021-3-6 16:55) w3 N& d9 [: o" i& [% W7 b# O- O
(热带)大排蜂、(亚热带)中蜂、(温带)意蜂+东北黑蜂,按这个分类野生情况下在各自所属气候带都能 ...
4 `: D7 H+ t% ^+ d: r

9 c$ Y7 i8 M( b很有道理,故补充一点信息和个人浅见,供您参考。
5 A6 w! [& F$ j& L$ ~) |8 R; @! {% ]& O0 b- X0 s
意蜂原产地在亚平宁半岛,地中海气候,介于亚热带与温带气候之间。与欧洲黑蜂仅隔一座阿尔卑斯山,很近,但刚好是温热分界线。东北黑蜂是混有卡蜂血统的欧洲黑蜂后代,意蜂是混有塞浦路斯蜂的欧洲黑蜂后代,也很近。东西蜂之间有生殖间隔,东西蜂各自内部目前没发现生殖间隔。
6 G6 V: F  ^; ]9 }) v
' I( t. k, d3 W7 s" W5 X中蜂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逼近寒带边缘,也包括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雨林气候和高山气候,从气候类型上来说,几乎覆盖了其它所有蜜蜂的地域。其对气候和地域的适应性极强。中蜂好养,因为适应性强,但象西蜂那样养好更难,原因也在于适应性太强?太会适应,太会变,让人没有意识到调节到最佳状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仓蜂群强,只因万变不离其宗?无意中接近了最佳状态?中蜂养好了,也许与西蜂没有太大差异?理解了这些,也许有助于理解中蜂的分蜂热?中蜂强群就不难了?3 ^$ q6 A  P6 t$ ^# O, B
5 T" l' T3 R8 P5 {
大蜜蜂有很强的采集能力,耗蜜量很大,也有很高的产热能力,弃巢迁飞时几乎没有剩蜜,露天单脾营巢可能还是为了散热需要。夏季生活在尼泊尔凉爽高山地区的大蜜蜂,仍振翅扇风散热。其季节性迁飞,可能有追逐适宜温湿度和蜜粉源的双重原因,就像山区中蜂的季节性迁飞一样。
! @! `, _! A- K9 Y9 u' V8 j' y! o0 C5 t. l
黑蜂耐寒不耐热,意蜂耐热不耐寒,是原产地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个夏季不热,一个冬季不冷,以及由此造成的蜜源特点,进化中形成了各自的蜂种特性。意蜂原产地冬季温和多雨不缺蜜粉源,非常适合繁殖,自然就不会停子,群势强大,也进化出良好的调温能力。意蜂在亚热带的生存障碍,主要是有更强育子倾向而对巢穴容量、温湿度和蜜粉源要求更苛刻一些,不是病虫敌害。环境好的亚热带地区,意蜂有很多的。102楼图片巢穴所在地温度与广州相近,降水略少,当地有胡蜂和蜂螨。
2 k7 M$ t9 Q5 u) e3 [" t7 E
. Z. c( o' [% w3 d' I意蜂在热带潮湿气候下适应不好,但与适于热带气候的东非蜂杂交后,就表现出极好的适应性,成为目前所向披靡的最强大的蜜蜂品种。目前发现有百万只蜂一群的群势,相当于400框蜂,足以让行家惊讶。随着杂交优化,我观察到养的人在增加,不知未来是否会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主流品种?4 N% y$ ^" \6 m; q

' i7 [7 s  X2 @% @, W我懂了,我是借机表示一下对蔡前辈的歉意和感谢!不管观点如何,我都很感激,交流有不同观点的碰撞,才有最大价值。前辈们年纪大,打个字,不容易,说话又温和,大度,很多帖子是一生经验的总结,没道理不尊重。坦率质疑,不影响我内心的尊重。我常有说错的地方,非常欢迎您和各位的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24
在线时间
4696 小时

7577

金钱

1761

回帖

242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1-3-7 06:50:3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9 09:44 编辑 : X% Z+ e3 `. P! b2 o% H
family313583 发表于 2021-3-6 18:25
9 c: e7 ^6 u+ H: d7 B这几个图片就是您说的郑州的那位养蜂高人的吗?

( [! {; S4 f, j' t  Q2 u. J: p0 B不是。
3 c: x# n$ ^9 O9 H0 J( Q
6 Z; A" r- z! c0 t这些野蜂巢,在一个与两广气候很相近的美洲亚热带城市。该市有大河,高于地,湖泊、沼泽密布,夏季潮湿闷热,不利于喜欢夏季干燥的意蜂野外生存。可近些年来,当地清除这些野蜂的生意,越来越火爆。这种反常现象,令我非常困惑,感到很有研究价值,于是追踪关注了几年,终于寻找到其中的原因。
7 A. h- M% u# a# D& |# R/ x4 z
8 z  }) t5 z# {% g- g原来,当地十五年前有一场罕见飓风,毁了大量房屋,也毁了大量蜂箱。灾后十年间,人口外流,迁走过半,大量房屋闲置荒废。为免门窗破碎增加房屋损坏,就在闲置房屋门窗外钉大木板作为保护,其中的空间,正好被蜜蜂寻来筑巢。另外,如天花板、地板下、墙壁内、工具房等空间内,也有很多野巢,还有明巢。有的群势很强,有少量大蜂螨,不足为害。
9 |5 Y3 R, l3 B* C/ W$ L! q
) K' r- k$ _$ _一场天灾,意外地让意蜂做了一个大范围、大样本的野外生存试验。这个案例,似乎给我们一些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24
在线时间
4696 小时

7577

金钱

1761

回帖

242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1-3-7 06:54:56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9 09:47 编辑
- d9 z$ s0 {$ a3 w! E4 Y
family313583 发表于 2021-3-6 18:15
5 Z# r1 Q7 Y$ o5 P5 z4 X真实太震撼了,如果意蜂解决了蜂螨问题,比中蜂好养多了,好想加您微信,向您学习学习,不知方便吗
( E% r, r  r; ~9 _7 l) q
愧对您的信任与期望,实在抱歉。我理论水平低,实践经验少,对新技术的探索又不够成熟。( |0 U+ Q7 o0 U8 L' |

" c0 i  e$ _: n6 L; ?讨论交流,抛砖引玉,各抒己见,质疑纠错,各尽所知,各取所需,无需担责,没有顾虑,于人于己,偶有启发,就知足了。' M; w- O6 n4 {, x
; d& `4 Q4 w, @; p( S9 z! D1 v
分享信息,举手之劳,可能会帮到人,这个我最乐意。! ]3 t; ^3 c5 b4 R" Q" s

+ K& H4 F" i. J, E, _. b3 x如果说指导别人,这里的任何人都比我有资格,我有自知之明。# o, h9 g. U2 ^. u
5 W4 g) }1 a; B. {$ [
我的看法,您多跟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成熟技术,风险小,比较好。
$ J3 A& {. M/ A+ r  `
6 w3 T5 k6 n8 X
' h5 l. ^7 V  P) Z* r5 Z0 S/ A7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2
在线时间
33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区 灵隐街道

86

金钱

10

回帖

12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21-3-7 13: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真好 发表于 2021-3-3 19:35
* o% _' u4 f/ o2 }" X谢谢王律师的关心把多年前看到的知识搬出来为我排忧解难,你真是个热心肠人!这办法很有道理值得试试,再 ...
! u& }; D# R) y. u! ]5 S
十分赞赏楼主这种虚心,开明,科学的态度。我虽缺乏实践经验,但是十分相信我所提到的这位高人的做法。原因是我记得这位高人不仅仅理论功底深厚,还是多家蜂场的技术指导。相信他不仅摸索到了这一经验,并且已经有相当多的实践,而且是成功的实践。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详细地介绍这种做法。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相当多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自己摸索才能达到效果。在摸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有人就会因为遇到挫折而否定这种做法的有效性。比方说针刺的时机,如果新王的信息素已经产生,就有可能已经太迟。如果尚未化蛹,则有可能太早。再比如,针刺的部位和手法,也有可能影响到是否被工蜂察觉。粗脚大手,也有可能达不到目的。总之,不断地摸索,试验,才是科学的态度,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点评

谢谢你王律师,说这些我能理解,在实践中经多次摸索才有真正的知识。  发表于 2021-3-7 1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24
在线时间
4696 小时

7577

金钱

1761

回帖

242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1-3-7 15: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8 01:58 编辑 ! ^9 {. O" U3 W2 T4 r! c
# Y. t$ L& e( H4 M
死王、死台,信息素消失很快,对解除分蜂热没有帮助。
* p7 @# h3 q% m' f' c
9 I- i2 `5 X4 i$ P人工萃取蜂王信息素,或人工合成蜂王信息素,对解除分蜂热也没有什么帮助。否则,分蜂热分群问题,早就解决了。3 [4 }: J' D" K8 Y
4 S1 H2 f) E: V4 ]
信息素只是影响分蜂热的因素之一,且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否则,多囚几只王或多移王台到箱内就能解决。* N9 ~. d: C1 L+ G6 x9 v
, X* }) e% R! c9 @6 v
如果针刺王台能解决分蜂热,那往王台内注入医用酒精,效果会更好。但这会成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24
在线时间
4696 小时

7577

金钱

1761

回帖

242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1-3-7 17: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10 07:50 编辑
2 Q6 K: M0 n' o. H! x" |* w- O
蔡国光 发表于 2021-3-6 16:08+ p1 p  E7 W& @) d6 S; x+ `
自流蜜蜂箱之不可取,其主要原因是:巢房错位挤出存贮的同时挤死钻在房眼内的蜂,次要原因是:没有离心力 ...

6 f# J- k$ R, b' m( N" M$ j取成熟蜜,有封盖,房眼内无蜂,有防挤压设计,不会挤死蜂,也不会夹着蜂。
! N) K# V8 d/ G* h5 F! j7 e1 m
6 y# C* e( {  D. w- m依靠重力下流,相同波美度时,继箱蜜比平箱边脾蜜好流动,因为温度更高,但特别浓稠的蜜,需要三小时,快的在15分钟。残蜜和封盖蜡,蜂处理,房眼不用修复,简单复位就行。不用开箱。
" P4 B7 o$ j' X0 J' m6 f$ z7 r( ^# U4 j# @8 K4 H% ~# Q% U7 M
目前已有7万多个用户,遍及130多个国家。
2 _- ^/ \1 @3 r" u
( p4 h3 u4 q; u  @2 G7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3441
在线时间
2217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3818

金钱

319

回帖

344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1-3-8 14:02:1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湘之南 于 2021-3-9 23:40 编辑
) ?( Q! M( a  P/ d# P; R
jiangchh 发表于 2021-3-7 15:55" i9 e1 e& z. C
死王、死台,信息素消失很快,对解除分蜂热没有帮助。
0 S1 y1 R  H  x7 `4 n
5 y# S3 H' s1 M0 ~# i  O" M7 C4 v( H人工萃取蜂王信息素,或人工合成蜂王信息素,对解 ...
; N1 V3 _- O- `# h7 j3 O( ]
- n* _1 b: f' t: G+ I2 r7 s; }2 R( o
先生凌晨两点还没睡令后学佩服!!+ l. }! A4 g0 s+ x6 u  _
   本人有个小小的建议,希望对您的思路能有所助益。
/ q. X$ _' T) u: K: @6 }0 P    西方人做了大量基础研究也解不开分蜂之谜,如果我们跟随他们的思路走,同样要做大量研究,同样会走进死胡同,这个论点照您引用的论据就免不了要做实验验证。4 j1 i) Z' l2 ~/ p+ o; T; o# w

$ F+ s! T. j; X% V'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24
在线时间
4696 小时

7577

金钱

1761

回帖

242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1-3-8 19:39:1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3-8 22:58 编辑
* P( h( P) V4 A
湘之南 发表于 2021-3-8 14:02
- \  z( P+ |; N' j7 W) m: S先生凌晨两点还没睡令后学佩服!!
) F) e; ]- m& M' F   本人有个小小的建议,希望对您的思路能有所助益。$ Z: Y# [0 S6 g5 c
    西方人 ...
' e! Y. B- `# s1 c* i! t
! i* ^( Y' m! t: @. b6 R. L
分析很到位,愿闻其详。) A$ I( B4 V8 H, m

9 K' U! g! n5 {, ?4 ]8 U“先有分意而后起台”,非常赞成,我的理解是,先热后台,无热无台,故无热不分;热存台毁仍然分,热去台留蜂自毁。缺蜜无热,取浆无热,降温无热,故去蜜、取浆、降温,是解除分蜂热法宝之三,但这些都是做的减法。解除分蜂热其实还有加法。从效果与影响考虑,加减优劣不难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2-12 15:46 , Processed in 0.178448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