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1-2-28 19:57 编辑
' l) O' Y& {3 ~9 J! I/ U蔡国光 发表于 2021-2-28 18:392 r$ @" S3 {: U9 ~9 _* }5 T
我说的是中蜂。 K# j9 u1 O0 ^, T. V1 L$ l
仓蜂在春季也必然解体,最多可分出6群以上。/ h8 H% T; X( i8 b" I8 ?! W! @( p
意蜂在驯化中己经基本消失了物候慨念。但 ... 8 E( k5 ^1 _- | A1 M
) N* i6 K- Z7 Y1 k; r
意蜂,从未被驯化吧?原产地人工养殖的意蜂,和长期野外生存的意蜂,没有什么区别。早年被引种到海外的意蜂,与原产地的意蜂,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澳大利亚袋鼠岛保护区的意蜂,200多年来只有肘脉指数有细微变化,美国意蜂的体色略有变化,都是适应环境与人工选择的结果。与驯化没有任何关系。浆蜂,貌似与驯化有关,其实还是选择偏好的结果。
: L. k8 i1 i3 _ j# A( T. T
" [# A* B+ R; b% G/ t) p到目前为止,人工养殖对中蜂、意蜂生物学特性都没有什么改变。杂交对种性有改变,但自然界一直就存在。比如,意大利蜂就是欧洲黑蜂与塞浦路斯蜂自然杂交形成的。未来基因改造可能会改变蜂种特性,但这与目前的驯养也无关系。
o" L, X; _/ Q1 _! Y# N* z
3 D( I& C9 c, N& u+ w, e蜜蜂对环境有适应性变化,比如,南方五脾就分的中蜂,引种到北方,可能十脾才分。同理,北方十脾才分的中蜂,引种到南方,五脾就分了。不是蜂种有变化,是环境变化了,蜂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也不是北方的中蜂种就大群,是环境造就的。如果在南方模拟出北方的巢内凉爽小环境,毫无疑问,无论是北方的种,还是南方的种,都能养到十脾群。如果在北方过度保温,无论什么蜂种,都养不了大群。同理,秋季过度保温会分蜂,春季适度降温会养大群。
+ f' Q5 x/ R: Z" J) g5 m* }
' w$ n- N( |4 H% d7 \7 V“仓蜂在春季也必然解体”,这个与事实不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