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6-16 12: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 我说话的语气实是不太对!
# `0 _' c$ @3 N* o 但我真是不相信营养杂交!因为我更相信一个物种的基因是相对稳定的,是千万年进化的结果!不可能吃吃就能改变!而且刚刚好变成它所吃王浆的蜂种的样子!这也太巧了! 如是通过 ..." J+ N- Y6 g- m6 k: k- A
一层云 发表于 2011-6-15 23:27
6 Y3 K( J+ _# E: H8 g
6 n4 r5 `$ j" b& q- }; _你好。我觉得你说的话不无道理。但首先我要说的是你误解了营养杂交的意义。
( t2 A! b8 W) f: D* J ?9 R1 q9 {营养杂交只是在生物从外界获取能量等必需物质时做些小干预。不是基因杂交类的内容,区别很大。0 v0 S4 S! k$ e) }. G H
这种杂交理论上是不可遗传变异。但连续多代的变异可以导致生物个体形成少量微变化。) M9 Y! t" h2 u
例如:日本人二战前个体高度普遍在一米七一下。但60多年长期受美国影响,多食用牛奶等食品。日本人的身高普遍上升。当然牛奶不能使你长牛角,但你如果吃多牛肉、牛奶,你可以长的牛高马大。
0 C: P8 {( S8 x
1 A, j: k; U- k' @3 G7 k有一点你必须承认,大个体的蜜蜂培养出相对大的蜂王。这就是营养干预的意义,营养杂交是其中的一种手段而已。针对目标及论证的内容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3 S* s, O& @
0 F4 w1 j* j! D
那么多代营养杂交是否可以形成可遗传变异呢?我要说的是生物自身有两种机制,一种是潜在基因不表达,属于平时沉默状态。它存在但不显示功能,中华蜂也一样。用意蜂的王浆去唤醒它是其中最直接也是最不含技术量的方法,当然成果就不太具有科学性了、7 G8 J0 K+ o' j/ s ~
含金量高的是RNA 干扰技术。线粒体干扰可以形成可遗传变异,也是母性遗传的一种。5 k: w/ }1 Q! ~( S; i0 l' j
遗传工程中可以运用的手段很多,有些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有些则技术要求非常高。+ `, j" W; y6 s, Y) r
另一种机制就是细胞的自我修复机制,你让它变异,它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保护功能进行自我修复。5 h& \/ _, {/ P% j9 L O
所以你的干预可能会起作用,但它依然可以恢复原状。
9 T" G* o; u6 f' m; r' s我做的四倍体瓜种也是这样,四倍体种子当长大后结果下一代种子里还是会出现二倍化。它是不稳定的,只有多代稳定后才会被我们认可。所以搞科研不简单的。
! F7 T% e* A) a/ J8 M' G$ s我本身不是研究蜜蜂的,说些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不当之处还请专家多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