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拟自然群初繁 中蜂自然群初繁特点:育儿数量少,繁蜂效果好,不伤热,恢复进程稳定,度劣蜂损耗小。模拟自然群初繁,不仅能体现上述特点,而且管理用工少,可谓粗放见奇效。 1.检查、调整 以开始进粉,作为蜜蜂自觉抚育的标志。选择无风无雨日,快速开箱检查一次,以便根据蜂群状况,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适当调整蜂箱、蜂巢,为初繁、排湿、保温作准备。 针对中蜂具有:在低温期初繁育儿区便跨脾相邻分布,但一般又不超过3张巢脾的抚育习性,此时的蜂巢中部,宜放置2—3个上部贮蜜充足,中下部有缺口的巢脾,作为初繁育儿区。首先选用蜜蜂自然咬缺脾,没有此类巢脾,可选择上部贮蜜有茧衣巢脾,经人工掏割出较大缺口做成。育儿区框间距宜取8—10毫米。 使蜂箱略微前低后高或后低前高,以便有蜂汗产生时,凝结水容易淌出,又不影响进出蜂箱的蜜蜂。此前副盖上无保温物的,此时可加上一些。大盖上要覆盖保温物。 此前开启通气窗的,此时应关闭。此前出于冻蜂需要,蜂箱在离地不高的架上摆放的,此时若能原地放还地面,则更有利防寒。单箱摆放其蜂巢又布置在中蜂箱中部的蜂群,可将蜂巢移向箱内一侧,以便在需要时对该侧实施外部重包装保温。以两箱为一组摆放的,蜂巢应移向与另群蜜蜂巢相邻的箱内一侧,以备需要时在两箱相夹的缝隙内填充保温物。其他巢框间距与其他巢门开度,仍依照冻蜂时的。 注意:低温期若需要将蜂巢在箱内作较大位置变动时,应避免一次到位。否则,会使外出归来的蜜蜂顿失蜂巢原位,在徘徊中受冻损失。尤其是需要将蜂巢从蜂箱这一端移至另一端的,要经过2—3次移动才最终累加到位。有鉴于此,蜂箱排列与蜂巢布置,应在断子越冬前就基本确定。蜂箱朝向与巢门开启位置也应如此。 2.确定放王时间 囚王断子群的放王时间,因各地情况不同,很难统一划定。一般可循以下原则: (1)能迟则迟 越早气候越恶劣,在低温期抚育,不但消耗大,还容易发生应激性蜂病。因此,应尽可能推迟放王,以缩短在低温期抚育的时段。 (2)参照自然群 春季无大宗蜜源植物流蜜,也无其他蜂产品生产任务(如生产王浆、花粉),放王时间应以当地自然断子群已开始进粉,普遍恢复抚育时或略迟些放王。 (3)依照春蜜期定 春季即有生产任务的蜂群,如果气候条件没能基本满足蜂群的抚育需求,便可留出2个繁蜂周期的时间。若以20天为中蜂的一个繁蜂周期,那么,便可在春季大流蜜到来之前40天放王。 (4)强弱有别 强群放王时间灵活。所以,既可以略早些放王,也可以推迟放王。因为强群抗低温能力强,稍早放王也能在外界条件尚较差时实现正常抚育。又因为强群的后备蜂足,育出一批封盖子就可迎接流蜜。所以,平均蜂龄较为年轻的强群,恢复抚育时间虽显著迟于自然群的即较迟放王,仍能稳获高产。弱群因抗劣能力差,后备蜂缺乏,应以显著推迟放王的时间,来减少其在低温期抚育的时段,甚至避开气候恶劣期恢复抚育。我们将日平均气温低于5℃以下的时期,视为对中蜂抚育极为不利的恶劣期。 放王方法 如果不对蜂群作大的调整变动,可在快速检查结束时便放王。如需调整变动,应避开调整日在此前或此后放王。为确保蜂群能按时恢复抚育,可在放王后连续奖饲3—5天。奖饲也可以作为催醒手段,使仍处于自然断子状态的蜂群觉醒。但在模拟自然初繁期间,不宜长时间奖饲。一般在蜂群恢复抚育之后,即应暂停奖饲,以使蜂群在此时期的活动,更接近于自然初繁时的自我调控状态。 4.控制初繁蜂儿量 由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囚王断子,冬末春初的蜂群蕴藏着较为强烈的抚育冲动,放王后容易发生抚育冒进。考虑到越过冬的蜂群抚育能力较低,又是模拟自然初繁。所以,此时应谨慎使用抚育力。例如,在低温恢复期,4足框蜂量的蜂群,初繁形成约2框优良子脾的蜂儿量,就应视为已达到合理使用抚育力的上限。在这批蜂儿大多已封盖并度过前蛹期以后,就应该让现有蜜蜂休闲延寿。例如,暂停加脾加础,并杜绝有可能使蜂群产生抚育兴奋的其他因素。必要时,可再次囚王一段时间。待该批新蜂出房并能担当抚育工作时,才能主要依靠这些新蜂,加快抚育进度,筑造新脾。 5.把握保温尺度注意防湿防闷 初繁时,仍应基本保持断子冬蛰稳定期的状态,即未作保温状态或轻度保温状态,此时有利于增加中蜂的自我调控能力。过早保温容易使蜜蜂结团松散。重度保温后会使育儿区扩张,抚育进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生不合适宜的抚育冒进。处于低温恢复期之初的中蜂人工饲养群,尤应防止因不恰当的保温与饲喂而松团、猛繁。但初繁期的适时、适度保温,可以减轻恢复抚育群的蜜蜂产热负担,对保存蜂群实力有利、寒潮袭来时,还可以减轻中蜂的应激反应。所以,保温的时机与尺度的把握尤为关键。恢复抚育早的蜂群,人工保温时间应稍迟,一般可在首批幼蜂作认巢排泄飞行之后,才在前述未作保温或轻度保温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保温。初繁一段时间后又关王控产的,可不受此限。恢复抚育较迟的蜂群,保温起始日可在育成一批封盖子脾时,这一般是在放王10天以后。也可将蜂汗出现作为进一步保温的标志。因为育成一批封盖子脾时,蜂汗有骤然增加的趋势,箱内湿度也随之明显增加。保温时机难于掌握的,也可在已有较多幼蜂作认巢飞行时,才着手保温。 保温尺度在总体上应循:下实上虚原则。所谓“下实”,一般是指可在蜂箱外底与箱外侧,作重包装保温。 “上虚”上强调上部要能舒缓透气,避免蜂群受闷。 由于箱底暖和有利于子脾下延、登角,有利于蜜蜂护子。所以,在此时加强保温,要首先作好蜂箱外底保温。数日后,再作蜂箱有蜂端的外包装保温。群势较弱的蜂群出现封盖子后,还可将覆布直接搭盖在巢框上梁之上,使上蜂路暂时封闭,其上再覆盖些能舒缓透气的保温物,暂时取出副盖。蜂量已在4足框以上的蜂群,一般不封闭上蜂路。大盖表面要多加盖些保温物。巢门也要避免正对蜂巢,以免冷风直灌,这样的蜂巢便成为有利于子扩大育儿区的暖式蜂巢。 由于中蜂箱内潮湿,如果在箱内填充不具防潮性能的保温物,在其受潮后,保温性能必大打折扣。而且,在箱内填充保温物,必然挤压箱内自由空间,妨碍空气交流,使蜂巢冷暖区差异减小。这些都与中蜂怕闷习性和力求延长现有蜜蜂寿命的管理目标不相符合。因此,最好不要满填箱内空间,而是改为采用塑料泡沫这样体积小,绝热效率高的物品,制作保温隔板充当箱内保温物。确需要在箱内填充保温物者,仅在隔板外的箱内空间,填充不超过1/2高度的保温物,仍基本符合下实上虚原则。 中蜂本有密集结团,调控蜂巢温度、湿度的自觉性,又辅之以人工适时,适度包装保温,就能在低温抚育期避免蜂儿爱冻,温度升幅大时又不容易伤热。那些早早采取内外重保温的中蜂群,寒冷时节蜂团疏松,表面上看虚浮强壮,甚至有扇风、频繁外出的行为发生,但往往发生幼虫病,成蜂体质虚弱。到了春季流蜜期,远不如适时适度保温的蜂群群势和采集力。 6.提高抚育质量确保平稳恢复 在恢复阶段的前半期,外界条件仍较恶劣。此时,过早重包装保温,过早奖励饲喂,都极容易造成中蜂行为扩张抚育冒进,遭遇寒潮降温时,应激反应强烈。此期育儿量增加过快,必然导致抚育质量下降,这些都会埋下烂子隐患,应注意避免。要充分发挥蜜蜂“知时节”的特点,实现其最佳育儿量,确保新蜂体质强健。 在管理策略上,凡利于减少蜜蜂消耗,有利于保存抚育力,能延长现有蜜蜂寿命的措施,原则上都可采用。例如,为了使育儿区蜂数更为密集,就不能在此时紧脾,框间距仍保持在冻蜂时的状态。如果此时紧脾,缩小框间距,虽然蜂巢体积缩小了,但巢内自由空间也因此减少,势必导致单位面积上的工蜂数量减少,其温度调节和抚育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使育成的首批新蜂体质较差,从而在下一轮抚育中又效率低下,蜂群生活从此进入恶性循环。一般在新蜂大量羽化出房时,才可以适当缩小框间距。例如,由15毫米缩至10毫米左右。只有哺育力强的新蜂已主导蜂巢内部,才能使越冬老蜂及时退出抚育序列,移居蜂巢外围,休闲延寿。食料充足,是确保中蜂平稳恢复,最为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贮蜜充足并适时适量给粉的蜂群,一旦恢复抚育,基本不受外界恶劣气候影响,抚育呈现平稳渐升状态。贮蜜不足与缺粉的蜂群,恢复育儿后抚育稳定性差,易受外界干扰而大起大落。连续暖日、有蜜粉采回,则抚育正常;若遇降温,抚育积极性骤降,应激反应强烈,成蜂早衰,容易发生幼虫病。因此,对此期食料不足的蜂群,要及时补足。 此期蜂群贮蜜足的标准是:温暖地区每足框蜂,要有1足框以上的封盖贮蜜,其他地区在此基础上加减。此期给粉的时间与分量标准为:已有用粉需求时才给;上口后,基本用完才补给;每次给粉不过多。给粉一次,2天内基本吃完为适量。所以,一般情况下,每二天应查补一次粉。 7.确保初繁子脾健康 确保初繁子脾健康十分重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杜绝巢虫危害 用于育儿的巢脾应无巢虫感染。初繁就遭受巢虫危害的蜂群,一旦发现裸虫、裸蛹出现,应立即调离抚育中心区,伺机予以整框淘汰,而不是仅掏去这些子脾。因为,此时巢虫大都已建立起延伸各处,直达上梁内部的若干隧道,并能在其中深藏或快速移动。仅掏割去子脾部分难将它们除净。 (2)酌情施药防烂子 在初繁蜂儿普遍进入幼虫期时,可对蜂数预防性给药一次。例如,每群用8万—10单位青霉素,作成药物糖浆饲喂一次。给药时间,大约在放王或重现采粉行为后的第5—6天。 (3)烂子群处置 烂子严重群可保留部分贮有食料的巢脾,淘汰烂子脾。即从粉环以下掏割去烂子严重的全部子脾。使蜂群立即摆脱非健康子脾,重新造脾育儿。这样做,还能使已经失调的抚育力和育儿量,重新恢复协调。烂子不严重的,可不掏去子脾,而改为囚王一段时间。 8.破除蜜盖扩大子圈法 该法适用于育儿区中心巢脾上,已有7厘米×7厘米(约半个巴掌大)及以上面积的封盖子脾时,经压破或割去封盖子脾上方的蜜房盖,使子圈稳步扩大。这样,暖区热量也更容易向上传导扩散。同时,位于下方的封盖子脾,也就成为稳定可靠的产热基地,对向上扩展的子区有利。初繁期的蜜蜂惜蜜,不轻易运用子脾上部的封盖蜜。人工破除部分蜜房盖后,工蜂会积极清理,转移这些蜜。同时,自身也得到滋养。所以,此时,适当破除蜜盖,对于预防惜蜜性烂子,延长工蜂寿命,增强蜂群活力,扩大育儿面积均较为有利。又不容易出现过早奖饲那种副作用。具体操作如下: 择气温不低于7℃日的傍晚,无盗蜂之虑的,可在该日任何时间,缓缓抽出育儿区中部的一个巢脾,在不脱蜂的状态下,轻缓压破或割开紧挨子圈上部的一些封盖蜜房,处理单面后立即放还蜂群。过几日再处理另一面。此后,视蜂蜜搬运、消耗破盖蜜的实际,逐渐扩大该框破割蜜盖的面积,以后,再增加破割的巢框数量,使育儿区逐渐由在少数面积上的扩大,转向在数张巢脾上作横向发展的体积扩大。 恢复期,子圈中心不在巢脾中部的蜂群,可以通过压破侧面巢房盖,将子圈逐渐引向巢脾中部或尚无子的另一端。由于子圈中心偏离巢脾中部的蜂群,抚育力不但吃紧,埋下烂子隐患。相比之下,采用压破蜜盖诱导子圈中心转移的方式,更为安全稳妥。 越冬后的强群抚育力充足,而恢复期短,甚至无明显的恢复期。这些蜂群在育成一批封盖子后,如果压破蜜盖的时间不当,蜜蜂容易受压破蜜盖饱食蜂蜜的刺激,短时间内产生分蜂热,进而在子脾下缘尚可造脾的空间内,筑造雄蜂房。中蜂巢脾上部,少有雄蜂房。所以,此类蜂群压破巢脾上部蜜盖的时机,应选择在子脾已基本登角,巢脾往往接造已接近下框梁时。这样,在已清理除去贮蜜的上部巢房中,便会被蜂群用来抚育一批工蜂儿。 9.新脾扩巢育儿 针对中蜂自然群:恢复期之初的育儿行为,一般发生在咬脾残基上修造的新脾内;低温恢复期的造脾活动,有提升巢温的作用;新造巢脾的散热性好,其上处于敏感期的蜂儿不易受到热伤害;在春季,蜂王喜好上新脾产卵。受此启发,可在首批封盖子脾出现后,及时加入1/3巢础框,就能将蜂群的育儿活动,较早引到新筑造的整框巢脾上,形成大面积子脾。操作方法为:在育儿区紧挨现有子脾的外侧,加入一个1/3巢础框。待新筑巢脾已普遍过第二铁线,新脾上已普遍有幼虫出现时,可将该脾调中,使其被别的子脾相夹,原位又加入一个1/3巢础框替补。当然,在低温期与温度较低时期,采用新脾扩巢法仍要注意控制育儿总量,不可冒进。即便是强群,子脾总量一般不宜超过4框。所以,在低温恢复期,以此方式逐渐加入的础框总量,一般不超过两框。在卧式箱与平箱内,运用新脾扩巢育儿成功的蜂群,抚育效率高,既能较快育出一批新蜂,又不容易伤热。 此期造新脾的快慢,除了决定于蜂量的多少而外,还与工蜂腹内贮蜜多少密切相关。所以,自加入1/3巢础框开始,如能在其外侧的相邻位置,搁置一个满贮蜜框或以适当方式饲喂数次,但能激发工蜂的造脾热情。新造脾扩巢育儿的方式,可持续至有筑造雄蜂房迹象为止。此后,便只能以加入优质空巢脾的方式,来扩巢育儿。 根据我们的实践,在冬末春初的春繁期间,GN箱群如果处于未加继箱的平箱状态下饲养,运用上述方法,一般可筑造得两框无雄蜂房的新造优质巢脾。此后,若再造便容易出现雄蜂房了。 10.回复冬蛰群处置 冬末春初的气候,通常表现为乍寒乍暖。此时的暖日,有利于蜜蜂的采集活动,蜂团疏松、子圈扩张。此时的寒日,对蜂群的扩张不利。模拟自然群初繁的蜂群,若遇到持续低温天气,中蜂自我调节的习性显现,容易呈现回返冬蛰的趋势。蜂团收敛,子圈随之收缩。缺蜜群、中等群、中等偏弱群的表现犹为明显。这些表现不仅可从蜂箱湿度变化观察到,而且,可能过手背触摸蜂巢所在处上方副盖表面温度判知。凡热度已明显下降的蜂群,回返冬蛰的可能性大。若热度稳中渐增,表明抚育正常,蜂儿量仍在逐渐增加。受安全度劣需断子的本能驱使,回缓冬蛰群常伴有应激性断子行为,有时会由此埋下烂子隐患。 春季大宗蜜源植物开花,需要繁蜂投入生产的,就不能让蜂群此时重新“瞌睡”。而应采取一些措施,诱导它们自“苏醒”开始,就较为积极的生活,不间断的恢复发展。为此,可从两方面着手:对蜂群实施奖励饲喂和补粉;正确适时的包装保温。 对春季无生产任务的蜂群,可顺应蜜蜂自行调控,而暂不作人工引导。但再次恢复抚育活动时,尤其要放烂子。 贵州蜂大大点评:本节重点:低温期恢复抚育,切忌冒进。根据我历年来低温期布巢经验,蜂群两边放蜜脾,视蜂群强弱,中间放二到三个削去老脾,只留下上部蜜粉区的巢基框。对于低温期蜂群的恢复操作,作者叙述详尽,可操作性强。但是,这样的操作比较烦琐,如果群数少还做得到,群数多,这样的精耕细作根本是做不到的。更何况情况也不允许,早春气温低,盗蜂也严重,开盖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还有这些细致的操作了。 2019/10/29 / w" u3 T$ ],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