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积分931
在线时间235 小时
居住地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岑巩县 思旸镇
银牌会员
![Rank: 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QQ
积分931
在线时间235 小时
居住地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岑巩县 思旸镇
银牌会员
![Rank: 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9-7-28 21: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其他时机近迁# d/ R! a, i- i$ \/ Y& ?8 Z4 J
1.迁飞群近迁 经历迁飞冲动的蜂群,能在新址重新定向认巢。所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蜂群发生迁飞的,收回后即可就近另换新址。例如收回分蜂群、飞逃群。5 e) `7 |) X/ W. o. [' c2 e
2.利用连续低温期近迁 利用蜜蜂在冬季经历一段连续低温,转入半休眠状态之后再恢复巢外活动时,会重新认巢的习性。如果绝大部分蜜蜂已停飞一段时间,偶有个别蜂飞出的,也可视为蜂群已处于停飞半休眠状态。在蜜蜂停飞后的某日夜晚,便可将蜂连箱搬放新址,实现近迁。采用此法时,蜂群应连续停飞10天以上的时间。冬季无严寒,蜂群仍处于活动状态的,应慎用或禁用此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 x) h& B0 [3.利用过箱近迁 过箱对蜜蜂的刺激已经达到“记新居,忘老巢”的程度。只要时机把握正确,便可实现过箱、近迁并举。其中,又分为两个时机。其一是已将蜜蜂收入集蜂器,蜜蜂正在集蜂器内度“相对安静期”时,就连集蜂器带蜂提到新址,以引导入箱法还蜂入箱。时机之二是,在原址以引导入箱法,将蜂还入已布置妥当的蜂箱,当绝大多数蜜蜂进入蜂箱后,蜂群在蜂箱内的“相对安静期”,便将蜂带箱搬至附近新址。2 p' K3 L; h, E$ ]' C2 c3 `
蜂群近迁是针对个别蜂群的必要搬迁。如果有较多蜂群需要近迁,应采取先远后近的方法来实现。例如先将蜂群移往10千米外饲养1个月以上,基本实现原有老蜂大多被新蜂更替后,再迁回原处的新址放置。/ T5 U. Y- v3 ~" Z' }2 H
还应注意,个别蜂群近迁,应在各蜂群均健康、生活秩序正常时进行。在外界蜜源缺乏,气候又适宜蜜蜂巢外活动时期,近迁群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固执近迁最容易导致盗蜂发生,蜂病流行,甚至诱发蜂群飞逃。 @& N" v* d5 J- ], M
% W7 `4 j1 y1 j% L" T m
贵州蜂大大点评:对作者论述的关于先远后近的近迁法,蜂友不能生搬硬套,因为并不是谁都能够顺利找到10千米以的另一处放蜂地方。我的经验是,我经常在相距4千米的两个蜂场互搬蜂群,而且我地是山区,4千米的距离可能直线距离会更短,第二天也只发现原址有少量蜂在徘徊,如果只有这样的条件,损失少量蜂也无所谓。再说,作者认为要放1个月以上,等新蜂大部分代替老蜂才搬回。关于这点也值得商榷,我认为,不管老蜂新蜂,只要重新认巢几天后,它们就会忘记老巢,记住新巢,没必要个把月,而是个把星期就行了。
9 {. H+ W. a" P2019/7/28
2 K" G$ ]" {4 c4 f'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