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357
在线时间286 小时
居住地山西省 长治市 城区 五马街道
银牌会员
积分357
在线时间286 小时
居住地山西省 长治市 城区 五马街道
银牌会员
|
楼主 |
发表于 2020-9-7 15: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饲养管理要点编辑- s6 a6 `. }/ c0 t& b( I- A
饲养管理简介$ p0 p) u. K+ w3 I4 c) o6 p$ ^: @
中华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虽然与西蜂饲养管理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中华蜜蜂有其特有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方法上,必须更适应中华蜜蜂的某些生活习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则会造成不应有的麻烦,甚至会造成损失。' _1 }: }4 i( j$ i9 d/ `
放蜂场地选择
7 X# S, K+ j5 v3 q# m [+ k中华蜜蜂放蜂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厂、矿山、公路等僻静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边沿、避开人畜骚扰或振动干扰,蜂场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洁的水源。中华蜜蜂对大宗蜜源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对蜜粉植物种类要求较多,蜜源花期连续,没有太长的断蜜期,由于中华蜜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外界零星蜜粉不断,避免引发盗蜂,便于管理。8 F1 ]- x- {: |* @4 s" v8 @. ?
蜂群摆放
+ q* t6 \6 I+ L7 p/ {+ k由于中华蜜蜂驯养时间短,野性较强,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因此摆放中华蜜蜂就不能象摆放西蜂那样成行、整齐而紧密、方向一致。摆放中华蜜蜂蜂群,群间距离要远些,前后交错,巢门方向不求一致,避免群间蜜蜂相互错投,造成相互斗杀。特别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间的距离,防止蜂王投错被杀。各箱体应用木桩垫起,防止蚂蚁对中华蜜蜂蜂群的侵扰,造成逃蜂。
- A% ]4 | D, K. e7 k# i3 j7 V9 N防止异味接触. A2 L! A2 w& X2 ]3 v
中华蜜蜂嗅觉灵敏,对异味反应很敏感。饲养中华蜜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过的蜂箱。或选择无异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涂上少量的蜂蜡,消除木质气味,利于中华蜜蜂接受,防止飞逃。不用味重的药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后,必须彻底消除异味后方可重新使用,蜂箱尽量采用灼烧方法进行消毒,防止异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2 b% w( O3 i3 i2 W; l7 x9 U
蜂群管理
# y8 f4 s4 K& t2 o中华蜜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华蜜蜂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最好在巢门闸板上分两排打6—8个小孔,孔径5—5.5mm。在饲养过程中,根据群势变化开放或堵塞小孔数。箱缝用塑料胶带封严。
. f/ G) Z2 }0 ?& C中华蜜蜂叩旧脾的习性是与其对巢虫(蜡螟)抵御能力差有关,饲养中华蜜蜂要勤造新脾更换旧脾,换出来的旧脾除保存少量采蜜期使用外,其余应及时淘汰化蜡,防止蜡螟卵虫带入蜂群,加高箱底与巢脾下梁间的距离,至少要有40毫米的间距。或者采用活底蜂箱,以便随时清除箱底上的蜡屑,以防蜡螟产卵。
$ T& e, }# K% a" H& n, }) k& D9 X+ s野生中蜂的蜂巢是:中心部位多为蛹脾,蛹脾外边是虫脾,虫脾外边是卵虫脾,卵虫脾外边是未造完整的新脾。整个蜂脾呈半球形各脾上部都有较大范围蜜粉圈,子圈均在各脾下部。因此管理中蜂不必过分强调调脾,繁殖期内尽量减少开箱次数,以免扰乱蜂群的正常生活秩序。
8 Y: E) i% F" ]3 a2 o* e* h分蜂季节适当增加检查次数。中蜂分蜂群出飞时间早,蜂王在王台里产卵后不等王台封盖,随时都有可能出飞。发现蜂群怠工等分蜂预兆时,采取人工分蜂加于消除。蜜源开花前,多次毁台维持强群群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为提高采蜜量,流蜜初期可以合并蜂群或者调动外勤蜂组织强群采蜜。在采蜜期多造新脾。- b$ k1 s% c# w; a. R, J
中蜂群的四季管理0 K8 w2 u& U1 m3 [( p
一、春季管理
* t4 S6 G6 J# s2 |1、适时扩大蜂巢,加速蜂群群势增长。6 v. G& k' N1 R: ?9 Z
2、蜂场设置喂水器,并定期进行消毒。
4 ~# w5 e$ [: p- ?" y3、定期检查蜂群(晴天温14℃以上时),清除箱底死蜂、蜡渣、霉变等污物,保持箱底清洁。: a: W% b x# V
4、保持官密集群势,保持强群繁殖,确保春繁扩群快速。8 M* [; g; ^) [
5、防治螨虫。用杀螨剂连续杀螨2~3次,隔2天一次。
0 ^( t+ L1 Y( I% z$ F" u1 J0 J6、箱内外保温。地面上放置20~30厘米厚地干草,蜂箱放在干草上,顶盖小草帘,外盖箱盖,后壁和两侧用草帘包裹,保持箱内空气流畅。白天掀起草帘等覆盖物,便于蜜蜂飞翔。
" w4 b( \2 _, v7、奖励饲喂。调整蜂群当天晚即可进行奖励饲喂,喂稀糖浆。每日每群喂粮浆100~200g,有蜜源时少喂或停喂。奖励饲喂的饲料必须消毒过或确认无带病毒饲料。
) T6 a- h, \0 a4 Y: ^* Y- U8、箱内保温物随巢群扩大摘除,箱外保温物蜂发展满箱、气温稳定时撤除(先撤除上面,再撤除周围,最后撤除箱底)。
! Z' a) Q: B' }8 v4 G9 |9、低温阴雨天要给蜂群巢门每天喂水,补加粉脾于蜂巢外侧。4 i) H' x! J: ~, e/ J$ E! k0 l/ H5 s
二、夏季的管理8 e: P) S# J: t1 [- z7 {& V
7 \! e' Y" o" j* S' L$ I2 }* `
1、更换蜂王。在4~6月期间,把全场的蜂群更换成当年的蜂王。0 X) e w5 t a* w) p* ^$ z
2、定期全面检查,毁净自然王台,加强通风,防止自然分蜂。
" r9 a- u; H! ]4 e3、采用遮阴、洒水等措施为蜂群生产和繁殖创造适宜温度和温度。) g8 F$ C, a4 g4 G
4、巢上喂水。晴热天气在午时用清水打温布在箱顶覆盖。" @9 I7 K5 T- u3 t( }2 h& d
5、防止盗蜂,防除胡蜂、多蟾蜍,预防卷尾病。! f- [9 D; }( f2 g( A
三、秋季管理
! p9 p/ ?) ]4 n% k1 a养蜂者把一年作为养蜂的开始,秋季管理的重点是为蜂群越冬及来年早春系列作准备。要防止出现7月强、8月弱,9月螨严重的现象。
0 X- n) X1 E$ o$ e+ D0 E( [1、适时培养和更换蜂王,更换前,必须对全场蜂王进行一次鉴定,分批更换。采取适当措施促进蜂群繁殖,培养适龄越冬蜂,保持巢内饲料的充足仍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措施,同时结全换王和分巢治螨等措施,在继箱群哺育力过剩的基础组织多王群繁殖越冬蜂。
1 ^0 @; z6 P$ [2 Z j5 F* X2、适时断子,防治蜂螨,第一步,在8~9月,结合秋季育王,在组织交尾群时提出封盖子脾,使原群无封盖子脾,并先对原群用药,待新群(交尾群)子脾出房,蜂王交尾成功,所产的卵孵成幼虫以后,对新群进行治疗;第二步,在蜂群进入越冬并自然断子初期(各地断子始期不一)在9~11月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务求彻底,注意的是,用药前,先喂蜂,同时在人为断子时,蜂群中至少留卵脾一框以上。6 o7 G5 G% ]* q2 D
3、通贮备越冬饲料,越冬饮料中不得含有甘露蜜。- r8 `" L/ n- h7 T" p- Z+ ?1 o9 O6 W
4、注意防止农药中毒。
1 a; x) \ @8 O- ]5 G( K四、冬季管理
) X2 W1 u; [2 A4 h" Z1、越冬前要选择好室友外越冬场所,要求清洁卫生、背风向阳,干燥安静。备好越冬保温材料,以20~30群为一组,或以2群、5~6群为一组不等,用草帘把蜂箱左右和后面围住,箱底垫15厘米左右的干草。
2 f! h; c( a, a) a2、越冬前期应调整蜂群群势,适当缩群、紧脾,留足越冬饲料,布置越冬蜂巢。5 }3 [& T- F3 P1 v# E
3、越冬期间不宜开箱检查,加强箱外观察,调节蜂巢巢门,加强蜂巢保温,加强强群及双王群的管理,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 E9 z9 _9 m# }4、越冬后期就注意补充饲料和预防蜂群下痢病,选择晴暖的天气进行蜜蜂排泄飞行。/ P# s4 S" H; }: E1 b
5、越冬期补充饲料时,应使用消毒过后饮料或确认无带菌病的饲料。 |
|